spinodal,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譯為“旋節線,拐點”,作形容詞時譯為“旋節線的”。
基本介紹
- 外文名:spinodal
- 詞性:名詞、形容詞
- 英式發音:[ˈspaɪnoʊdəl]
- 釋義:旋節線,拐點|旋節線的
spinodal,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譯為“旋節線,拐點”,作形容詞時譯為“旋節線的”。
spinodal分解譯為亞穩分域、調幅分解、隱晶分解、亞穩相分解。在一定合金系統中,固溶體經適當熱處理之後,分解為成分不同的微小區域相間分布的組織。定義 Spinodal分解是指固溶體在其Spinodal線以下,無窮小的成分漲落長大擴展,最後導致...
以鉑為基添加金所組成的鉑合金。鉑金合金 在固相線以下高溫區為連續固溶體,在1250℃以下的廣泛區域記憶體在固相分解α=α1+α2;在固溶度曲線範圍內900℃以下存在調幅(Spinodal)分解,形成調幅結構。金與鉑分別是鉑與金的強化元素,添加...
斯皮諾達分解,材料科學術語,是指一類非形核長大型、連續型不穩態相變。固溶體成分位於斯皮諾達(spinodal)線(自由能曲線的拐點連線)之內,其無窮小的成分漲落即引起系統自由能的下降,使這種成分偏離會自發進行下去,無須任何臨界形核即可...
Gibbs)稱為亞穩限(the limit of metastability)後來被描述為spinodal,即有兩弧相交的尖點的曲線,因而這種轉變被稱為spinodal分解。有各種譯名,也可以稱為亞穩分域。玻璃態及介晶態固體的轉變──晶化 (crystalli- zation of amorphous...
旋節線 旋節線是一個物理學名詞。旋節線 在旋節線內,體系處於非穩區,對無限小振幅的長波長的濃度漲落失穩,發生Spinodal相分離,其初期行為由Cahn-Hilliard線性理論描述,後期由標度理論描述。
亞穩態相分離(spinodal decomposition)是2016年公布的化學名詞。定義 亞穩單相二元混合物在一定組成和溫度區間內,由位置限制的濃度漲落引發,導致長程和擴散控制的相分離而形成不穩定單相混合物的過程。其相圖呈旋節線狀。出處 《化學...
不穩分解spinodal decomposition又稱旋節分解一些氣組分以上的玻漓在一定的組成和溫度區域內(即,在不穩分解曲線所包圍的蘭域內)基於濃度起伏,自發分解成一相_這類分相的特點是:(1)新相的形成無需克服任何勢壘;(2)新相的主要組分是...
2.5 失穩分解—Spinodal分解熱力學 2.5.1 二元Spinodal分解的熱力學條件 2.5.2 Cahn—Hilliard方程及其求解 2.5.3 Spinodal分解的實驗研究 2.6 脫溶分解熱力學 2.6.1 脫溶時成分起伏和沉澱相形核 2.6.2 脫溶驅動力計算 2...
2. 3 Spinodal 分解的驅動力 18 2. 4 馬氏體相變的驅動力 20 2. 5 二級相變的驅動力 22 2. 5. 1 二級相變中的自由能變化 22 2. 5. 2 Landau 理論 23 參考文獻 25 第3 章 金屬與合金中的擴散 3. 1 固體...
第二節 Spinodal(調幅)分解 一、Spinodal分解熱力學 (一)Spinodal分解的理論邊界條件――化學拐點界線 (二)Spinodal分解的修正邊界條件――共格拐點界線 二、Spinodal分解機制與動力學 (一)Spinodal分解機制 (二)Spinodal分解動力學...
首次在均聚物/共取物三元共混物中發現spinodalloop行為,再次證實了我們的觀點“競爭性相互作用可使無元相容組分在三元條件下相分離”,這對改變傳統的觀念,開發新的材料有重要意義.(3)用改進的現代狀態方程理論導出了相應的三元體系...
第8章Spinodal分解淺介(171)第9章相變研究的重要性(184)第10章Spinodal分解始發形成調幅組織的強化機制(198)第11章應力作用下的相變(212)第12章納米材料的相變(242)第13章金屬納米晶的相穩定(262)第14章材料的相變研究及其...
結構相變分為兩個基本類型,重構型和位移型,這樣的分類是基於形成周期性格線的化學鍵經相變後受到破壞與否。結構相變的類型很多,如元素的同素異構轉變,合金的共析分解,馬氏體相變,有序無序轉變,鐵磁相變,spinodal分解,沉澱反應等。儘管...
24. J.M.Liu,R.Busch,F.Gartner,P.Haasen,Z.G.Liu and Z.C.Wu: Spinodal decomposition of CuCo alloys: a computer simulation and some FIM experiments, Phys. Stat. Sofr (a),138, 157-174 (1993)25. J.M. Liu,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