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v1985c(iciA)基因調控結核分枝桿菌潛伏生存的機制研究

《rv1985c(iciA)基因調控結核分枝桿菌潛伏生存的機制研究》是依託復旦大學,由陳嘉臻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rv1985c(iciA)基因調控結核分枝桿菌潛伏生存的機制研究
  • 依託單位:復旦大學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陳嘉臻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本研究擬對前期發現的結核桿菌轉錄調控蛋白Rv1985c進行深入研究,以明確其參與調控結核潛伏生存的分子機制。前期研究發現結核潛伏感染者對Rv1985c蛋白有較強細胞和體液免疫應答,說明它在結核潛伏時有較高表達,可能參與潛伏感染。序列比對和晶體結構顯示它與大腸桿菌IciA同源,為LysR家族轉錄調控蛋白。. 本項目提出該蛋白通過轉錄調控一系列下游基因來抑制細菌的代謝和複製從而參與調控細菌潛伏生存的假設。計畫通過構建結核桿菌rv1985c缺失突變株,在體外休眠模型和巨噬細胞感染模型中比較與野生株的存活率和轉錄組差異,尋找受Rv1985c調控的下游基因及通路。然後使用兩種不同的DNA-蛋白質相互作用實驗進行驗證,明確其直接轉錄調控的下游基因,以闡明其調控結核潛伏生存的分子機制。

結題摘要

通過對結核桿菌rv1985c基因的研究,明確了Rv1985c的表達能夠增強了細菌在抗生素的壓力的生存能力,提示該基因在分枝桿菌持留菌的形成中發揮一定作用。進而通過對Rv1985c蛋白的免疫學研究,篩選到了該蛋白的表位多肽,揭示了該基因的部分表位多肽可以用於診斷結核感染。另外,在結核菌體外抗生素壓力試驗中意外發現該條件可以自發產生吡嗪醯胺的耐藥基因,通過篩選和全基因組測序比對,首次發現了結核桿菌重要一線藥物吡嗪醯胺的第三個耐藥基因panD。進而通過蛋白表達、酶活實驗和競爭性抑制實驗明確了PanD的下游代謝產物β-丙氨酸和泛酸能夠抑制吡嗪醯胺的藥物活性,提示PanD可能是吡嗪酸/吡嗪醯胺的又一個新的藥物靶標。該研究的臨床意義在於首次揭示了服用泛酸(維生素B5)可能產生對PZA藥物的拮抗作用,降低PZA的療效,在臨床治療中需加以避免。截至到2015年元月,共發表SCI論文8篇,其中第一作者或並列第一作者5篇,中文期刊2篇,申請專利5項,2項已經獲得授權。獲得中華醫學科學獎三等獎一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