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石鐵隕石
- 別名:隕鐵石
- 定義:隕石的一種
- 分類:橄欖隕石與中鐵隕石
- 密度:約5.5~6克/厘米^3
- 含鎳量:多為12%~14%
隕石簡介,分類,最大石鐵隕石,
隕石簡介
大多數石鐵隕石的密度約5.5~6克/厘米^3。在金屬鐵鎳合金中,含鎳量多為12%~14%,故出現維德曼構造。
分類
石鐵隕石大致分為兩類:橄欖石鐵隕石(橄欖石+金屬)和中石鐵隕石(橄欖石+古銅輝石+金屬),不過各種石鐵隕石之共同點很少,所以很難歸納成類。
根據矽酸鹽礦物成分特徵分類
①橄欖隕鐵(類型符號P),主要由橄欖石和組成基質的鐵鎳金屬構成。
②中鐵隕石(M),主要由斜長石、輝石和鐵鎳組成。
③古銅-鱗英鐵隕石(S),主要由鐵鎳、古銅輝石和鱗石英組成。
④橄欖-古銅鐵隕石(Lo),主要由鐵鎳、橄欖石和古銅輝石構成。橄欖隕鐵和中鐵隕石較多,其餘兩種類型較少。橄欖隕鐵中鐵鎳金屬的Ni含量約為8~15%,其成分與八面體鐵隕石相似。橄欖石的成分為Fa12-22(橄欖石中的鐵橄欖石分子的百分數),橄欖隕鐵的冷卻速率比八面體鐵隕石低,認為它可能是來自隕石母體或小行星內部更深處。中鐵隕石含有等量的矽酸鹽和鐵鎳,鐵鎳中Ni的含量小於8.9%。
根據由礦物分類
根據礦物組成將其劃分為橄欖石石鐵隕石、古銅輝石鱗石英石鐵隕石、古銅輝石橄欖石石鐵隕石和輝石斜長石石鐵隕石四類。
最大石鐵隕石
坪上鎮是山東沂蒙山區莒南縣的一個小鎮,就在距該鎮東北方向的3公里處,有個名叫大鐵牛廟的村子,該村因有個貌似黑牛的大鐵塊而得名。這個大鐵塊究竟是什麼?它從哪裡來?千百年來一直是人們心目中一團解不開的謎。1985年,經南京大學和南京地礦所的教授專家們鑑定,該鐵塊系“天外來客”,而且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石鐵類隕石,被命名為“莒南鐵牛石鐵隕石”。我們知道在發現的眾多隕石中,按化學組成的不同,可以把隕石分成三類,一類為石隕石,主要成分為矽酸鹽;一類為鐵隕石,主要成分為鐵鎳金屬;另外一類為石鐵隕石,成分介於前兩者之間。在所有的隕石中,石隕石最多,約占92%,石鐵隕石較為稀少,僅占全部隕石的2%,因此“莒南鐵牛石鐵隕石”尤為珍貴,科研價值極高,它的研究對於探索天體的起源和演化,研究行星內部的物質組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鐵牛隕石坐落在大鐵牛廟村的原鐵牛廟遺址上,也就是該村村南孫鏗紀念堂院內。隕石呈深褐色帶鐵青,半隱半露,南北而臥,北端翹起較高,似昂起的牛頭,露出地面約65厘米,中間部位略拗陷,地面上部分約30厘米,象牛背,南端又比中間部位略高,大約高出地面45厘米,為牛尾,遠遠望去,恰似一頭黑牛臥在那裡,昂首眺望。經專家測定,該隕石包括地下部分總長140厘米,最大寬度80厘米,上下厚度一般為40厘米左右,最大厚度80厘米,體積約為0.6立方米,重量為4噸,堪稱世界上石鐵隕石之王。該隕石表面結構較粗糙,普遍存在氣孔,氣孔密度也不均勻,氣孔大小一般為1一2厘米,最大可達10厘米。隕石主要成分為鐵質,鐵質組分約在7000/以上。其次為矽、鋁、鎳等,還含有少量的鉻、磷、硫和碳質組分等。經專家認定,該隕石主要礦.物成分為鎳紋石、斜頑輝石和石英等,其次要礦物成分為隕硫鐵礦、隕磷鐵鎳礦、鉻鐵礦、石墨和磁鐵礦等。綜合物質成分和結構看,該隕石屬典型的石鐵類隕石。據專家推測,該隕石隕落約在唐代,至少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鐵牛隕石自隕落至今,一直未有人搬動過,上個世紀50年代大煉鋼鐵時,曾有人試圖融化,但因鋸不開砸不碎而作罷。1985年,南京大學的專家來鑑定的時候,曾經從隕石上鋸下一塊,作為研究的標本帶往南京,僅僅為了這一塊標本,六名研究人員整整鋸了一個星期,鋸壞了無數條鋼鋸,足以證明該隕石結構極為緻密。
鐵牛隕石的隕落時代,本地史書均無記載。據村民傳說,鐵牛所在處原有一鐵牛廟,此廟現已不存在。據廟中碑文記載,該廟建於唐代,明代又重修建過,毀於戰亂。據說,唐代建廟是因鐵牛而建。過去,當地人一直把鐵牛叫“神牛”,因為來自於天上,於是人們建廟祈求“神牛”保佑。至今當地老百姓還流傳這樣的習俗,每逢過年過節,都要到這裡祭拜上香,祈求“神牛”保佑平安。1997年,山東作家趙德發曾經發表長篇小說《縫給與決絕》,該小說以“鐵牛”—石鐵隕石和鐵牛廟為背景物和生活舞台,描述了中國農民與土地的關係,該小說獲得第三屆人民文學獎。這是天文學所關注的隕石首次進入中國作家的視野,並成為小說中重要的象徵。由此可看出,自天而降的隕石對人們的生活、思想觀念的影響,坐落於莒南老鐵牛村的隕石如今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