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放文檔格式
簡介
開放文檔格式提供一個取代私有專利檔案格式的一個方案,使得組織或個人不會因為檔案格式而被廠商套牢(外文名:Vendor lock-in)。
本質
odf文檔是基於xml語言的
純文本文檔。odf格式的
文本文檔的擴展名常見為*.odt。一個odt文檔實質上是一個打包的檔案,並且通常都經過了zip格式的壓縮。我們完全可以用現有的任意一款壓縮軟體將odt檔案解壓,查看其裡面的內容就會發現其本質。一個odt檔案解壓後會得到一個與原檔案名稱相同的資料夾,該資料夾裡面一般會含有以下子資料夾與檔案:
擴展名
遇到的最普遍的擴展名包括:
.odt用於字處理檔案
.ods 用於電子數據表格
.odp 用於陳述檔案
.odg 用於圖形檔案
.odf 用於公式或其他的數學方程式
優勢
這與傳統的二進制格式不同。odf格式最大的優勢在於其
開放性和
可繼承性,具有跨平台跨時間性,基於ODF格式的文檔在許多年以後仍然可以為最新版的任意平台任意一款
辦公軟體打開使用,而傳統的基於二進制的封閉格式的文檔在多年以後可能面臨的問題是:不同作業系統間不兼容問題以及由於辦公軟體的升級或者原先的辦公軟體公司的倒閉導致老的文檔不能夠再使用,顯然這對於用戶而言將面臨可怕的數據損失,這是用戶所不能容忍的,而開放的ODF格式將很好的解決這一問題。此外使用ODF文檔用戶不必長期支付高額的費用。OpenDocument作為標準文檔格式,由OASIS負責制定,向所有用戶免費開放,它的目的是改變目前
辦公軟體相互封閉、文檔格式互不兼容的糟糕情況。ODF格式可以讓不同程式、平台之間都自由的交換檔案而不需要理會是何種應用程式所產生的檔案,其主要的支持廠商是
Corel、IBM、
Opera、甲骨文、
紅帽以及國內軟體廠商中文2000公司等。制定OpenDocument標準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為用戶衝破法律上或者技術上的貿易壁壘提供保證,呵護他們對數據長久的訪問權。這對於檔案的安全性有很高要求的各國政府機構來說正合心意,因此很多國家的政府機構也越來越清楚地意識到,開放格式作為國家政策檔案
電子版存放方式的重要性。而
ISO標準的通過對於讓政府組織採用ODF是非常重要的一步。
OpenDocument格式在2006年上半年已經通過ISO批准,正式成為
國際標準,版本為1.1標準號為: ISO/IEC 26300。
兼容軟體
LibreOffice,OpenOffice,
staroffice, KDE環境下的Koffice, Corel WordPerfect, IBM Lotus Notes, 以及國內紅旗的Redoffice5.2,中標軟體的
中標普華office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