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a停擺

nba停擺

“NBA停擺”是NBA的特有名詞,就是指因為各種原因造成體育聯賽暫停的局面。NBA歷史上因為各種原因發生過5次聯賽“停擺”的情況。1998-1999賽季,當時的NBA資方要求限制大牌球員收入過高的情況,在商談無果的情況下,聯賽最終“停擺”,喬丹也隨之退役。2011年7月1日12時01分,舊勞資協定正式到期。在經歷長達近三個小時的終極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就新的勞資協定談判達成一致。2011年11月26日,勞資雙方在經過了長達15小時的談判後終於宣布達成協定,結束了持續時間達149天的漫長停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nba停擺
  • 簡介:“NBA停擺”是NBA的特有名詞
  • 名詞介紹NBA向來有兩個戰場
  • 停擺歷史:1964年 第一次停擺
名詞介紹,停擺歷史,原因分析,老闆,球員,聯盟,停擺影響,最終出路,

名詞介紹

NBA向來有兩個戰場:一個是賽場上球隊之間的明戰,另一個是球員和老闆之間的“勞資”暗戰。每當勞資協定要重新談判之時,整個NBA多少有些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NBA的勞資協定在2011到期,30支球隊的老闆們現已開始商討新的勞資協定內容,而傳出的訊息對球員們大為不利:老闆們正在商議著大幅降薪。在達拉斯全明星賽期間,聯盟主席斯特恩將和球員工會代表攤牌。
三巨頭或引發的NBA停擺三巨頭或引發的NBA停擺
紐約尼克斯隊的球星斯塔德邁爾契約將於下賽季到期。他2010年的收入是1600多萬美元,下賽季的收入將達到1700多萬美元。“小霸王”的工資排在NBA的第14位,按勞資協定,他的新契約或許可以達到6年過億美元的契約。不過,如果按照老闆們商量的勞資協定,斯塔德邁爾的年收入將大幅縮水。
NBA老闆們認為,斯塔德邁爾在下一個勞資協定里,連5年6000萬美元的契約都別想拿到。一位球隊老闆出言更狠:“老闆們確實準備大幅降低球員的工資,我認為在下一個勞資協定里,斯塔德邁爾一年的工資也許就是600萬美元。”5屆全明星球員的工資一年才600萬美元,這無疑是在NBA投下一顆核子彈。另一支球隊的總經理認為,這也有些太過了,“600萬美元對小斯這種級別的球員來說是少了一點,但球員工資肯定要降。”
喬丹喬丹
各種原因,不難辨別。
首先,美國遭遇百年未遇的經濟危機,經濟衰退嚴重,這直接導致很多球迷囊中羞澀。這樣,對於每一支球隊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的賽季套票、豪華包廂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影響。其次,NBA雖然多年來一直高度擴張,但在此過程中很多小城市的球隊生存和發展環境並不理想,有些甚至到了惡化的程度。金融風暴讓每個行業的生存都很艱難,而NBA球員的薪水在此就顯得有點格格不入了,所以各支球隊在自己的艱難生存環境面前,不得不選擇控制球員們那過高的年薪。NBA資方正在考慮在新的勞資條款談判中,增加特殊條例,限制球員的薪金以及契約的年限。
多數老闆表示,球員的薪水肯定將比原來少很多,不然,球隊將無法繼續運轉下去。因為沒有人會賠本賺吆喝,所以,球員工資作為球隊最大的開支,應該是重點清理對象。
新的勞資協定不僅僅減薪那么簡單,球隊老闆們還希望將球員的最長契約時間變短,由原來的6年變為5年,而且只有前兩年是有保障的契約,剩下的時間要看球員表現,如果他們在球場上的表現達不到應有的水準,球隊可以隨時中止契約。大幅減薪,契約保障期減短,這種變化肯定讓球員們大為不滿。“如果停擺的話,有些NBA球隊將就此消失,他們將不再是這個聯盟的一分子。”洪特表示。
NBA上一次休賽是在1998至1999賽季,當時也是因為勞資協定沒有達成。直到協定達成,1999年2月NBA才重新開賽,賽季最後縮水成只有50場常規賽。
2011-2012賽季,也是因為勞資協定沒有達成,而於2011年7月1日正式進行停擺。

停擺歷史

1964年 第一次停擺
NBA在1964年首次面對停擺難,由於球員利益未能得到保護,球員工會的地位也沒有得到承認,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海印索恩號召球員以罷賽作為手段向NBA官方施壓。在全明星賽開始前一個小時,多位球星宣布退出比賽,並且拒絕參加接下來的賽事。球員的罷賽行為令時任NBA總裁的沃爾頓·甘迺迪驚慌失措,他同意在全明星賽後與球員工會進行談判,這才令全明星賽順利舉行。勞資雙方隨後進行了談判,NBA官方認可球員工會的地位,球員們爭取到了利益保障。
1976年 第二次停擺
NBA在1976年完成與ABA(美國籃球協會)的合併,當時聯盟規定大學未畢業的球員不能進入NBA。ABA球員斯賓塞·海伍德由於棄學,被NBA官方認為不具備打NBA的資格,海伍德的契約無效。這個訊息傳出之後,時任球員工會主席的保羅·西拉斯認為這是一種歧視行為,球員工會一方面號召球員遊行示威,另一方面將NBA告上法庭。法庭判定海伍德有權利在NBA打球,勞資雙方最後達成協定,允許家庭條件不佳的球員提早進入NBA。
1994年 第三次停擺
1994年的勞資談判中,資方要求採用硬性工資帽,並對新秀契約進行限制。為了避免賽季縮水,勞資雙方暫時妥協,進而讓1994—1995賽季順利進行。在該賽季結束後,NBA宣布封館停擺,勞資雙方在又一番唇槍舌劍後,達成了新的勞資協定。雙方各退一步,硬性工資帽沒有被採用,球員契約被加以限制。
1998年 第四次停擺
1998年3月,NBA勞資雙方就勞資協定進行新的談判,老闆們希望就聯盟的工資帽體系以及球員的薪資上限進行調整,然而球員工會對於老闆們的計畫堅決反對,他們希望可以增加那些底薪球員的薪金水平。雙方最終談判破裂,聯盟開始停擺。停擺從1998年7月1日持續到1999年1月20日,這也導致1998—1999賽季每支球隊只打了50場比賽。
2011年 第五次停擺
2011年7月1日12時01分,舊勞資協定正式到期。在經歷長達近三個小時的終極談判之後,球員工會和資方代表仍然沒有就新的勞資協定談判達成一致。2011年11月26日,勞資雙方在經過了長達15小時的談判後終於宣布達成協定,結束了持續時間達149天的漫長停擺。該賽季每支球隊僅完成66場比賽,緊縮的賽程增加了傷病和變數,最終更為年輕的球隊占據了優勢並打出一個縮水但出色的賽季。

原因分析

老闆

在球隊無法賺錢的前提下,老闆們儘量希望是少虧錢,或者說將支出和收入拉平。 老闆們為了減少虧損,只能壓低成本。工資占據了總收入的57%,在這一塊動刀,顯然是最有效的。首先,在新的勞資談判中,57%的工資降低到45%,而這也意味著球員們的平均工資將下降21%左右;其次,制定硬性工資帽,這將代表著聯盟持續了近30年的運作方式將要發生巨大改變。NBA實行的是“軟工資帽”,意味著存在花費的限制,但是球隊被允許在個別情況下利用一些“特例”來超過規定的限額。這些特例其中之一就是“伯德條款”,球隊可以在續簽本隊球員的時候超出工資帽。Stern曾經表示:“那(伯德條款)遵從了我們的信念──它對於一名被給予了職業生涯的主隊所認可的球員保有延續性是一件好事。”,實施硬性工資帽將意味著所有我們耳熟能詳的中產特例、老將特例都將壽終正寢。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聯盟的中層球員將大面積失業。

球員

在球員眼中,工資是他們的生命線。至於虧損,他們認為是老闆的滿口謊言。球員工會執行官比利·亨特對於“福布斯”的虧損報表對此抱有爭議:很多被報導的損失都是來自於貶值、折舊和債務的利息,而這不應該納入聯盟的賬目表。亨特表示:“也許根本就沒有損失,它完全取決於採用何種會計程式。如果不把利息和貶值計算在內,那3.7億的虧損立刻就劃掉了2.5億。”亨特的要點在於:球隊轉手的花費跟球隊運營的花費應該是獨立而截然不同的兩個概念。就像球員們沒有得到授權分享出售球隊所帶來的利潤一樣,他們也不應該受到球隊轉手花費的拖累。 至於一些勞資協定的細節討論,也是球員必須堅守的:比如,契約年限減少,對於經常有受傷之虞,且很可能會導致職業生涯報銷的球員而言,年限短就意味著自己缺乏保障。而取消伯德條款、老將特別條款等,從道德上而言,也有點說不過去。很多人會認為球星收入很大依靠廣告和贊助,但事實並非如此,除了奧尼爾、科比、詹姆斯數人外,剩下的球員主要收入還是依靠打球的工資。這也是他們絕不退讓的重要原因。

聯盟

球隊斯特恩代表了NBA,而聯盟在這場停擺中最關注的就是利益。斯特恩是NBA的主席,服務於30支球隊的老闆。有一點會影響到各位老闆利益的事兒,斯特恩都要考慮得面面俱到。NBA入不敷出,球隊和聯盟都在虧損,斯特恩的海外計畫屢屢受挫。在斯特恩暫時沒有好的收入方式時,只能選擇和老闆們站在一起,減少收入最行之有效。 此外,斯特恩還宣布了裁軍的想法。球隊減少,球員打球的機會也會少很多,傷害到的又是球員利益。

停擺影響

對NBA聯盟的影響
美國,所謂的4大聯盟均都停擺過,但命運迥異:四大聯盟的老大NFL在1987年發生過一次球員大罷工,多支球隊的球星都不打比賽後,老闆們只能叫來業餘球員來充數。結果,從未染指過超級碗華盛頓紅皮隊憑藉一群看門人、火車工人、扛大包、英國業餘聯賽足球運動員等雜牌軍,竟為球隊捧起了冠軍獎盃。那些球星們一看,沒資本和老闆扯皮了,乖乖的就全回來打球。1994年,MLB的停擺也以相似結果告終,只不過當時頂上來的是MLB下屬小聯盟的球員。第三大聯盟NBA在1999年停了半賽季,喬丹時代為聯盟賺取的人氣一夜間消失殆盡,斯特恩眼見在美國國內再無挑戰兩位老大哥NFL和MLB的希望,於是開始了他的國際路線。NHL在04-05季停擺一年,從此這個聯盟基本上已經從四大中除名了。
這就是NBA的現實,在美國四大聯盟中,他們是最年輕的,從這個角度來看,他們的人才培養體制也是最單薄的。NFL和MLB都可以依靠二線隊員來勉強撐起大旗,NBA做不到。儘管最近幾年,聯盟有意識的成立了NBDL,加大了小聯盟機制,但缺乏對球迷的影響力。沒根基,就玩不起停擺。
對NBA球員的影響
球員利益並不統一,中低層球員根本停不起,老闆們為了共同的利益,可以死守底線。對於那些大球隊的老闆們而言,停擺受到的球票等損失不值一提,小球隊老闆也許會心疼些,可一想到新勞資協定所能帶來的好處,也就先忍口氣了。資方最大的王牌就是:他們團結!
可球員工會那邊,卻並非鐵板一塊。不僅是NBA,其實其他聯盟也都是如此。1987年NFL停擺事件,華盛頓紅皮隊依靠一群業餘分子奪了冠,但當時有數支球隊的正牌球員並沒有遵照工會意見,而是讓步為球隊打球了。那個賽季,NFL等於是“大鍋粥”:職業的、業餘的,什麼都有。想想,如此意見不統一,球員怎么可以和老闆斗?
時至今日,球員們有了更多的鬥爭經驗,也明白團結的重要性。說不打就一起不打,這點還是能做到的。可如果真停了一個賽季,那些普通球員難道能捱得住?新的勞資協定,要讓一個原本一年能掙150萬美元的球員只能掙到120萬美元。可如果停擺起來,一年就沒收入了,那一家老少喝西北風去?關鍵這個階層的球員占據了聯盟中至少50%的人數,即使人微言輕,民眾的聲音還是有震撼力的。

最終出路

考慮到NBA的確在虧損,也考慮到球員工會的不安定因素,最終新的勞資協定談判,勝利者無疑還是資方。其實對於所有人而言,懸念不過是資方提出的新條件,能夠有多少得到實現。而實現硬工資帽和削減工資總額,無疑是兩大最關鍵的要素。平心而論,兩者同時實現,對於球員的確過於嚴苛了點。就而言,實現硬工資帽是當務之急。
工資帽對老闆而言,有兩大壓力:首先,按照2005年勞資協定,在一個契約內,球員的工資可以隨每年而有10.5%的遞增,遞增的部分,在未來是不計入工資帽的限制。就這點而言,對於球員實在太有利了。而球隊的收入,根本不可能每年有10.5%的增幅,而在未來時間裡,多出的部分不計入工資帽限額。如果新的勞資協定規定了硬工資帽,那么球員每年的收入固定,而且不會有那么多的隱性升幅,資方在支出方面顯然要輕鬆很多。
此外,的勞資協定實在複雜太過,各式條款琳琅滿目。說到底,條款基本都是例外。一個例外,也許對球隊的工資架構影響不大,但7、8個例外一疊加,原本打算控制在5000萬美元的工資總額,就莫名其妙的變成了6000萬美元。一旦實現硬工資帽,老闆手中工資總額只有5000萬美元,球員也只能老老實實的接受這份薪水。
球員工資從聯盟總收入的57%降低到45%,降幅太大球員肯定不能接受:從提出的條件來看,球員個人薪水降幅達到驚人的21%。去年夏天,NBA和裁判進行的勞資談判中,裁判的收入比原來降低了10%,這也被視為聯盟和球員談判的一個試水。如果以這個標準看,新勞資談判,最終工資的占幅會從57%降到51%或52%,這應該是雙方都能接受的一個事實。而倘若以上的條件都能談妥,那么在契約最長年限上,資方恐怕會作出讓步,甚至保持的6年。畢竟作為高危職業的球員,他們未來的人生也需要一份保障。
而且一次談判,50名球員穿著印有“堅持”的T恤赴會,但老闆們都很淡定,削減球員工資是他們實現盈利的最便捷的途徑,與花精力培育市場、吸引球迷相比,他們更願在談判桌上再耗上幾個月。“大嘴”巴克利就預測:“老闆們會贏得勝利。” 球員們確實耗不起,如果新勞資契約遲遲不簽,對球員收入的影響是巨大的。有一年能掙3000萬美元的科比,也有掙著500萬美元“中產年薪”的球員,還有一大批年薪僅為幾十萬美元的“低保球員”。比賽少打一個月,科比的稅前工資就將損失500萬美元。與那些有長約在身的大牌球星相比,很多中低收入的球員會更坐不住。在停擺期間,球員們沒有工資,商業代言也會減少,在這種壓力下,越來越多的球員會沉不住氣,可能會考慮妥協,雖然他們期待資方做出更多讓步,但最終很可能仍會接受硬工資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