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車魨(mola mola)

翻車魨

mola mola一般指本詞條

翻車魨是魨形目翻車魨科翻車魨屬魚類,別名翻車魚、蜇魴、蜇魚。體短而極側扁,呈卵圓形;體高約為體長的2/3;頭部稍短小,極側扁,近半圓形;吻部鈍圓,吻端稍突出;眼很小,稍高;尾部很短,無尾柄;口很小,前位;體無鱗;無側線;背鰭一個,很短而極高,呈尖刀形;胸鰭側中位,很小,近圓形;臀鰭與背鰭相似,位置也相對稱;尾鰭很寬而短,圓形,有波狀凹刻,後緣與背鰭及臀鰭相連。體背面灰褐色,兩側呈銀灰色,腹面為白色,各鰭多為灰褐色。

翻車魨分布於世界各大洋及海區中,中國沿海也有分布。棲息於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和寒帶。單獨或成對游泳,有時約10餘尾成群。小個體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行動遲緩,天氣晴朗無風時,常浮在海面側臥曬太陽,或背及體背側露出水面,能潛入100米左右的深水中。以海藻、軟體動物、小魚、水母及浮游甲殼類為食。懷卵量很大,可達3億粒。

翻車魨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易危(VU)物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翻車魨
  • 拉丁學名:Mola mola
  • 別名:翻車魚、頭魚、海洋太陽魚、太陽魚、月亮魚等
  • 外文名:Giant Sunfish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 硬骨魚綱
  • 魨形目
  • 翻車魨科
  • :翻車魨屬
  • :翻車魨
  • 亞門:脊椎動物亞門
  • 亞綱輻鰭魚綱
  • 亞種:無 
  • 命名者及年代:Linnaeus,1758
  • 保護級別:(IUCN 2011年 ver 3.1)——易危(VU) 
動物學史,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海域範圍,國家地區,繁殖方式,保護現狀,主要價值,世界紀錄,

動物學史

  • 別稱來源
拉丁名:它的拉丁名字“Mola mola”是偉大的瑞典自然學家林奈所命名。
德文名:翻車魨缺少真正的尾巴,它只有一個巨大的頭,因而它得到了一個德文綽號Schwimmenderkopf,意為游泳的頭。
太陽魚:翻車魨常愛躺在水面上,看上去好像是正享受著和煦的陽光,人們叫它太陽魚。科學家認為,這種行為有可能是為了幫助消化體內的食物。
月亮魚:還有一些國家的人們叫它月亮魚。實際上,翻車魨之所以被稱作月亮魚,是因為它的身體上常附著著一些發光的動物,加上翻車魨的體形圓潤,夜幕降臨,它便看起來好像是月亮投射在海里的倒影一般。

形態特徵

背鰭16-18;臀鰭14-17;胸鰭12-13。體長為體高1.6-1.7倍,為頭長3.6-3.8倍;頭長為吻長2.0-2.3倍,為眼徑7.1-8.2倍。
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體亞圓形,側扁而高。尾部很短,無尾柄。頭高而側扁,頭高為頭長1.8-2.0倍。吻圓鈍。眼小,上側位,眼間隔寬而突起,頭長為眼間隔1.9-2.1倍,眼間隔寬為眼徑3.5-3.9倍。鼻孔每側2個,很小,位於眼的正前方,距眼較距吻端為近。口小,前位。上下頜各具1喙狀齒板,無中央縫。唇厚。各鰓蓋骨均埋於皮下。鰓孔小,上側位,位於胸鰭基底前方。
體和鰭均粗糙,具刺狀或粒狀突起。無側線。
背鰭1個,高大,略呈鐮刀形,體長為背鰭高2.6-2.7倍,背鰭高為頭長1.4-1.5倍,背鰭位於體之後部。臀鰭與背鰭同形,起點稍後於背鰭起點,體長為臀鰭高2.5-2.8倍,臀鰭高為頭長1.3-1.5倍。背鰭與臀鰭後部鰭條後延,在體後端相連,形成類似尾鰭的舵鰭,無真正的尾鰭。舵鰭邊緣波曲形,具12-16鰭條,中部8-9鰭條後端具小骨板。胸鰭短小,圓形,基底平橫,並不垂直。無腹鰭,無腰帶骨。
體背側面灰褐色,腹面銀灰色,各鰭灰褐色。
幼魚被瘤狀棘突,隨年齡增長而漸消失,身體變為卵圓形。

生活習性

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棲息於各熱帶和亞熱帶海洋,也見於溫帶或寒帶海洋。單獨或成對游泳,有時十餘尾成群,小個體魚較活潑,常躍出水面,大個體魚行動遲緩,常側臥於水面,或背鰭露出水面,也能潛入百餘米深水中。攝食海藻、軟體動物、水母、浮游甲殼類及小魚等。
翻車魨的游泳技術不好,就像它的遠親刺魨一樣,都屬於游泳速度較為緩慢的魚類。作為一個表層魚類,翻車魨並沒有那么安分守己。相反,它潛水技術頂呱呱,至少比它的游泳技術要強上好幾倍。有時為了尋找食物,比如蝦子、螃蟹,它們必須要下潛到深海,這也許多虧了它的大頭。有數據表明,翻車魨可以下潛到800米左右。要知道隨著深度的增加,它承受的壓力也越大,所以說,相比於某些表層魚類,翻車魨的潛水技能還是有兩把刷子的。
翻車魨還有一個正經的身份就是海洋醫生。有研究證明,翻車魨會分泌一種物質,這種物質有助於治療其他魚類的傷病。可是翻車魨的皮膚上卻長滿了寄生物,多達50多種,甚至寄生物的身上還有寄生物。當它浮在海面曬太陽時,一些鳥類就會站在它的身上,替它啄食掉這些寄生物。
翻車魨的體質也很獨特,截至2015年,它是人們發現的第一種恆溫魚類,它獨特的造型可以幫助它減少熱量的流失。恆溫魚類在海洋是不多見的,大部分魚類都是冷血動物,身體的溫度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
小翻車魨從誕生之日起,就面臨著各種各樣的危險。當它們還是仔魚時,由於太弱小,它們無法禦敵;而當它們好不容易長大後,卻因為游泳能力的缺陷,常被其他的動物欺負。
翻車魨的成長速度是驚人的,剛出生的它們只有兩毫米大小,比小孩子的指甲蓋還要小,體重不過1克,可是隨著翻車魨的成長,它可以長成三四米的巨型“海怪”,體重可達3000千克。

分布範圍

海域範圍

分布於全世界各熱帶及溫帶暖水域海域。在中國分布於東海、南海,偶爾在黃渤海也有出現,在中國台灣省南部、東北部及東部海域也有分布。
翻車魨(mola mola)
翻車魨分布圖

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阿爾及利亞、美屬薩摩亞、安哥拉、安圭拉、安提瓜和巴布達、阿根廷、澳大利亞、巴哈馬、孟加拉國、巴貝多、比利時、貝里斯、貝寧、百慕達、博內爾、聖尤斯特修斯和薩巴、巴西(特里達德)、英屬印度洋領土、維德角、高棉、喀麥隆、加拿大、開曼群島、智利(復活節島)、中國、聖誕島、科科斯(基林)群島、哥倫比亞、葛摩、剛果民主共和國、庫克群島、哥斯大黎加、克羅地亞、古巴、賽普勒斯、象牙海岸、丹麥、吉布地、多米尼克、多米尼加共和國、厄瓜多(加拉帕戈斯)、埃及、薩爾瓦多、赤道幾內亞、厄利垂亞、法羅群島、斐濟、法國(克利珀頓島)、法屬蓋亞那、法屬玻里尼西亞、法國南部領土(莫三比克海峽)、加彭、甘比亞、德國、加納、直布羅陀、希臘、格瑞那達、瓜德羅普、關島、瓜地馬拉、根西島、幾內亞、幾內亞比索、蓋亞那、海地、宏都拉斯、印度(安達曼群島、尼科巴群島)、印度尼西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愛爾蘭、以色列、義大利、牙買加、日本、澤西島、約旦、肯亞、吉里巴斯(菲尼克斯群島、吉里巴斯群島)、朝鮮、韓國、黎巴嫩、賴比瑞亞、利比亞、馬達加斯加、馬來西亞、馬爾地夫、馬爾他、馬紹爾群島、馬提尼克島、茅利塔尼亞、模里西斯、馬約特島、墨西哥、密克羅尼西亞、摩納哥、黑山、蒙特塞拉特、摩洛哥、莫三比克、緬甸、納米比亞、諾魯、荷蘭、新喀里多尼亞、紐西蘭、尼加拉瓜、奈及利亞、紐埃島、諾福克島、北馬里亞納群島、挪威、阿曼、巴基斯坦、帛琉、巴拿馬、巴布亞紐幾內亞、秘魯、菲律賓、皮特凱恩島、波蘭、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馬德拉)、波多黎各、俄羅斯、共和國、聖赫倫那、阿森松島和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阿森松島、聖赫倫那島主島、特里斯坦達庫尼亞島)、聖基茨和尼維斯、聖露西亞、聖馬丁島(法國部分)、聖皮埃爾和密克隆島、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薩摩亞、聖多美和普林西比島、沙烏地阿拉伯、塞內加爾、塞爾維亞、塞席爾、獅子山、新加坡、聖馬丁島(荷蘭國部分)、斯洛維尼亞、索羅門群島、索馬里、南非(馬里恩島、愛德華王子群島)、西班牙(加那利群島)、斯里蘭卡、蘇丹、蘇利南、瑞典、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坦尚尼亞、泰國、多哥、托克勞、湯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突尼西亞、土耳其、特克斯和凱科斯群島、吐瓦魯、阿拉伯聯合酋長國、英國、美國(夏威夷群島、阿拉斯加)、美國小型離島(霍蘭-貝克群島、強斯頓環礁、威克群島)、烏拉圭、萬那杜、委內瑞拉玻利瓦爾共和國、越南、英屬維京群島、美屬維京群島、瓦利斯和富圖納、西撒哈拉、葉門。

繁殖方式

翻車魨懷卵量極多,可達3億粒(一般魚類產卵大約是30萬,鯊魚就更少了,只能按照個位數計算),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雖說翻車魨產卵數量高,可是幼體存活率極低,只有千萬分之一。一場暴風雨或是一次天敵的襲擊,就會讓幼體死傷殆盡。翻車魨有著奇妙的繁育方式。雄魚會先在沙地上挖一個坑,然後雌魚便將自己的卵子排入其中,緊接著雄魚立刻來到坑上,將自己的精子排下,並且開始照顧受精卵。

保護現狀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 2011年 ver 3.1)——易危(VU)。

主要價值

翻車魨肉可食用,但味道並不鮮美,一般多製作魚粉用於飼料。肝和脂肪可制魚油,肝油可入藥,主治療跌打損傷及燙、火傷等症。

世界紀錄

世界上產卵最多的魚:翻車魨為大型大洋性魚類,最大體長可達3.0~5.5米,重達1400~3500千克,懷卵量極多,可達3億粒,是魚類中懷卵數最多者。(金氏世界紀錄)
最重的硬骨魚:2021年12月9日,在葡萄牙亞速爾群島附近水域發現了一條死亡的隆頭翻車魨,其體重為 2.74噸,全長 3.25 米。(吉尼斯世界紀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