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ooro city(古倮市),貴州省會貴陽的夷語名稱音譯。
貴陽歷史上使用過以下名稱:
古倮:“古倮以西,倮倮為伙”,意即貴陽城以西民族主體為彝族。
晉樂:與朝代有關
順元:與朝代有關
貴州:與 “鬼方”諧音
貴陽:"貴陽"因位於境內貴山之南而得名,始自明朝隆慶三年(1569年),當時將設在現今貴陽的程番府改為貴陽府,自此貴陽之名一直延用至今,已有400多年歷史。但是,早在貴陽府建立前100年,“貴陽”這個地名已經出現。宋朝把今貴陽地叫貴州。元朝改貴州為順元,稱順元城,而史書仍多稱貴州。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貴州省建立後,貴州既是省名,又是省會名。“貴陽”之名最早始見於明(弘治)《貴州圖經新志》一書。該書就記載了“貴陽”一名的由來。書中說:“郡在貴山之陽故名”。那么這貴山在何處呢?同一部書中記載:“貴山,在治城北二里,孤峰峭拔,兀出群山,鴉關在其後,又名貴人峰。郡之得名以此。”從里程、山勢、鴉關的位置來衡量,貴山當是今天六廣門外的關刀岩。 1568年(明隆慶二年)6月,明王朝政府將程番府由程番(今惠水縣)移至今貴陽地。第二年3月,改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就是從那時候起開始正式作為行政區域的名稱存在的。 1914年1月,除貴陽府,設貴陽縣,這是貴陽作為縣名的開始。1941年7月1日,取消貴陽縣,正式成立貴陽市,從此以後,貴陽作為市的名稱,一直延用至今。
貴陽的歷史概述
夏朝統治者(羌夷族人)稱貴陽為古倮。春秋時期,貴陽屬牂牁國轄地。戰國時期,屬南夷地區夜郎國範圍。兩漢時歸牂牁郡所轄。唐朝,在烏江以南設羈縻州,貴陽屬矩州。宋朝時稱貴陽為“貴州”。元朝至元十六年(1279年)置八番羅甸宣慰司。至元十九年(1282年),設順元等路軍民宣慰司。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順元、八番兩宣慰司合併,設八番順元宣慰司都元帥府於貴陽,仍稱貴州,但元朝統治者稱“順元”城。
明朝永樂十一年(1413年),置貴州等處承宣布政使司於貴陽,貴州正式成為明朝的第13個行省。隆慶二年(1568年),移程番府(今惠水縣)入貴州城(即今貴陽市區)。隆慶三年(1569年)3月,更程番府為貴陽府,“貴陽”作為行政區域的名稱開始使用。萬曆十四年(1586年)置新貴縣隸貴陽府,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升貴陽府為貴陽軍民府。萬曆三十六年(1608年),劃新貴縣、定番州地之一部分置貴定縣,隸貴陽軍民府。崇禎四年(1631年)以宋氏親領洪邊十二馬頭地置開州(今開陽縣)。明末,貴陽軍民府轄新貴縣、貴定縣、開州(今開陽縣)、廣順州(今屬長順縣)、定番州(今惠水縣),親領四個長官司。
清朝順治十六年(1659年)設貴州巡撫駐貴陽軍民府。康熙五年(1666年)移雲貴總督駐貴陽。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以貴州衛、貴州前衛地置貴築縣,與新貴縣同城,改貴陽軍民府為貴陽府。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新貴縣併入貴築縣。乾隆十四年(1749年),貴陽府轄貴築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今開陽縣)、定番州(今惠水縣)、廣順州(今屬長順縣)、長寨廳(今屬長順縣)。光緒七年(1881年),增轄羅斛廳(今羅甸縣)。清末,貴陽府轄四縣三州一廳,即貴築縣、貴定縣、龍里縣、修文縣、開州(今開陽縣)、廣順州(今長順縣)、定番州(今惠水縣)、羅斛廳(今羅甸縣)。
民國3年(1914年)廢貴陽府設貴陽縣,此前貴築縣移駐紮佐,後移息烽,改名息烽縣。當時貴州為道治分三道,貴陽縣屬黔中道。民國9年(1920年),廢黔中道,貴陽縣直屬貴州省長公署。民國25年(1936年),貴州省分設八個行政督察區,貴陽縣屬第一行政督察區。民國26年(1937年),貴陽縣直屬省政府管轄。民國30年(1941年)7月1日,貴陽市正式成立,撤銷貴陽縣,另設貴築縣駐花溪。民國33年(1944年)貴陽市設九個區,其中一至五區為城區,六至九區為郊區,直至貴陽解放。
1949年11月15日,貴陽解放。11月23日,貴陽市人民政府成立。11月24日,貴陽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在修文成立,轄修文、龍里、貴定、息烽、開陽、貴築、清鎮、惠水、甕安、長順、羅甸十一個縣。1950年5月,貴陽市劃為七個區。一至四區為城區,五至七區為郊區。1952年貴陽行政專署撤銷,設貴定專區。1954年,貴築縣劃歸貴陽市管轄。1955年春,貴陽市人民政府改稱貴陽市人民委員會。1957年11月,撤銷貴築縣,將原貴築縣大部分地區劃入貴陽市。同年12月,將原安順專區的清鎮、修文、開陽三個縣及原屬黔南州的惠水縣劃歸貴陽市管轄。1958年2月,接管貴築縣轄區。後將其地設烏當區、花溪區。1963年10月,開陽縣劃歸遵義專署,修文縣、清鎮縣劃歸安順專署,惠水縣劃歸黔南自治州。1967年3月成立毛澤東思想貴陽市革命委員會,同年8月,改稱貴陽市革命委員會。1973年6月,建立白雲區。1982年8月,將貴陽市革命委員會恢復為貴陽市人民政府。1992年,清鎮撤縣設市。1993年6月,撤銷花溪區小河鎮、南明區小河街道辦事處,成立市轄副縣級小河鎮。1996年1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原由安順地區管轄的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劃歸貴陽市管轄。2001年1月,國務院批准設立貴陽市小河區。
至2003年,貴陽市轄六區一市三縣,即:雲岩區、南明區、花溪區、烏當區、白雲區、小河區、清鎮市、修文縣、息烽縣、開陽縣。全市土地總面積8034平方千米,占全省總面積的4.56%。其中,雲岩、南明、小河區為貴陽市城區,面積為220.31平方千米,占全市面積的1.97%;花溪、烏當、白雲區為貴陽市郊區,面積為2194.5平方千米,占全市總面積的27.04%。
活力貴陽
貴陽是西部內陸開放城市,良好的生態環境、適宜的居住條件、便利的招商政策,使貴陽的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引進企業質量越來越好。2007年全年共引進內資項目1628個,實際到位資金252億元,同比增長20.2%。目前美國沃爾瑪、微軟,日本京瓷,法國達能、斯奈克瑪、拉法基,泰國正大集團、中國中化集團等世界500強以及青島海信、西洋肥業、山東兗礦、杭州娃哈哈等一批國內500強企業相繼落戶貴陽。
2007年,全市生產總值達696.4億元,比2006年增長15.8% ,是1984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全市財政總收入完成188.66億元,增長19.7%。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9.39億元,同比增長18.9%。城鄉居民收入水平明顯提高,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2781元,比1979年增長36倍,農民人均純收入達4088元,比1981年增長14倍。
生態貴陽
貴陽山川秀麗、物產豐富、交通便利,是自然和旅遊資源的富集之地,尤其適宜發展旅遊、文化、現代物流、金融、會展等現代服務業。因此,貴陽市將著力調整產業結構,使第三產業達到較高比例,穩定形成三、二、一的產業結構,同時三次產業都要向生態化方向發展。
作為第三產業重要組成部分的旅遊文化產業,將是今後貴陽建設生態文明城市的八大支柱產業之一。近年來隨著“多彩貴州”、“貴陽避暑季”等活動宣傳力度的加大,貴陽“中國避暑之都”的城市品牌效應凸現,旅遊持續升溫,旅遊經濟運行呈現出增長快、效益好,行業穩的發展態勢。2007年全市共接待國內旅遊者2325萬人次,與上年同比增長26.03%;接待海外旅遊者12萬人次,與上年同比增長34.58%;旅遊創匯5535萬美元,與上年同比增長41.78%;國內旅遊收入116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42.45%;旅遊總收入120億元,與上年同比增長41.94%。
建設大貴陽
建設“大貴陽”戰略的決定,堅持環境立市、科教興市、工業強市、開放帶動、可持續發展這五大戰略,分三階段實現建設“大貴陽”的戰略目標。
到2013年,力爭國內生產總值突破1000億元,初步構築起“大貴陽”的框架;到2020年,力爭國內生產總值突破2000億元,初步形成“大貴陽”的雛形,在貴州省率先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到2050年,實現建設“大貴陽”的戰略目標。
到2020年,貴陽城市要形成“兩城三星”的城市格局(即以中心區、小河、龍洞堡、二戈寨、三橋馬王廟、新添、白雲、花溪8個組團組成的老城區、金陽新區,以清鎮市區、開陽縣城和扎佐鎮組成的三個衛星城)。
該市在最佳化產業布局中,著力打造磷化工基地、鋁工業基地、西部藥業基地、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基地、西部信息化產業基地、西部裝備製造業基地這6大產業,並由此形成10大經濟板塊(即南明河文化旅遊、中心城區商貿經濟、花溪——清鎮旅遊經濟、新天——小河——金陽高新技術產業、小河機械電子工業、開陽——息烽——久長磷化工業、扎佐——烏當——清鎮現代製藥產業、白雲——久長——清鎮鋁工業、白雲——花溪——烏當都市農業經濟,修文——開陽——息烽——清鎮農業經濟)。
實施大市場建設工程中,培育的鋁和磷為主的生產資料市場、貴州大西南有色金屬物流中心、五里沖農產品市場、三橋綜合批發市場、市西商業街等5大市場和浙江商城、百盛、華聯、諾馬特、沃爾瑪5大商場。
西南第一條高速鐵路
貴廣高速鐵路:貴州省貴陽市至廣東省廣州市
貴陽最簡史
先秦古洛,至漢牂柯,西晉夜郎,東晉晉樂;唐矩宋貴元順城,明遷程番清貴府;民國縣又市,新華新貴之。
說明:
早在一百萬年前就有金陽人生活在今貴陽的朱昌地區,比後來滅絕掉的北京人(七十萬年前生活在北京地區,與今天的北京人沒關係)早幾十萬年,後來夷族在貴陽修建的古洛娜姆古城(kooro)奠定了貴陽的雛形。
從春秋戰國到漢代,屬牂牁轄地;戰國時屬夜郎國;漢代,這裡歸轄牂牁郡;西晉建興元年(公元3 13年)置夜郎縣,東晉鹹和八年(公元333年)置晉樂縣;唐設矩州;宋稱貴州;元朝築順元城;明永樂十一年(公元1 413年)設貴州布政使司,正式成為貴州省會;明隆慶二年(公元1568年)遷程番府於此,次年更貴州城為貴陽府;至清末,貴陽府轄四縣三州一廳。民國改設貴陽縣。民國30年(1941年)正式成立貴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