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該遺蹟相由Seilacher建立,過去有人把它套用於半固結、固結的底層,也有人把它用來指示全石化的底層,甚至認為它是半固結和固結底層的共同標誌。為了澄清這些混亂,Pemberton and Frey(1985)又重新論述了glossifungites遺蹟相,把它限定為固結但非石化的底層上的遺蹟組合。這樣的底層主要由脫水的、粘結的泥質沉積物組成。
類型
該遺蹟相的遺蹟類型以居住跡為主,包括垂直柱狀、U形和枝形潛穴以及部分鑽孔等。其造跡生物主要是食懸浮物生物和食肉生物,常為甲殼動物的蝦和蟹、環節動物的多毛蟲和軟體動物的殼斗海筍雙殼類以及腔腸動物的海葵等。典型的遺蹟化石有扇形的Rhizocorauium(根珊瑚跡,原定為glossifungites)、Diplocraterion(雙杯跡)、Skolithos(石針跡)、Psilonichnus(螃蟹跡)和thazalassitzoides(海生跡),以及鑽孔遺蹟,如雙殼類造的Gastrochaenotites(胃形鑽孔跡)和多毛蟲掘的Trypaniles(指狀鑽孔跡)等。
環境
該遺蹟相的典型底層環境是固結但非石化的濱海和潮下帶停積面,特別是在半固結的碳酸鹽底層或穩定的、凝結的和部分脫水的泥質底層,可以是受保護的中等能量的環境或較高能量的地區,半固結的泥晶或矽質碎屑底層具有較強的抗侵蝕能力。
特點
需要指出的是,固結或半固結的底層常暴露於陸上,因此,其遺蹟組合一般產生在潮間和潮上帶環境,脫水作用可以出現在乾化的陸上,也可隨著沉積物的深埋而發生若深埋的底層後來遭到侵蝕而被剝露,那么,這樣的底層對造跡生物是有利的,例如,Frey and Basan(1981)及Pemberton and Frey(1985)描述了美國喬治亞州全新世海岸原先埋藏的鹽沼泥在岸帶被暴露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