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117A飛機於1974年開始研製,7年後首飛,1983年開始批量生產並裝備部隊,獲得了“夜鷹”的美稱。1989年在空襲巴拿馬的行動中,首次接受了戰鬥洗禮。1991年在海灣戰爭中共出動了1271架次,沒有損失一架。空襲南聯盟前,美國空軍共有54架該型飛機。美國空軍裝備F—117A飛機的部隊是駐紮在新墨西哥州霍洛曼空軍基地的第49戰鬥機聯隊。在“聯盟力量”行動初期,美國共向義大利的阿維亞諾空軍基地派出了12架F—117A飛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F-117A隱身攻擊機
- 英文名稱:F-117A
- 國家:美國
- 服役部隊:美國
F—117A“隱身”飛機為何被擊落
1999年3月28日凌晨,南聯盟防空力量取得了非常大的軍事上和心理上的勝利。他們用相對落後的武器擊落一架F—117A“隱身”戰鬥機。這個事實本身對美國空軍“隱身”戰鬥機作戰能力的神話是一個沉重的打擊。F—117A為何會被擊落呢?
吹出來的神話
值得深思的是,美國賦予“夜鷹”飛機的代號以“F”打頭,這意味著將其列入戰鬥機的序列。按通常的習慣分類方法,這種飛機是典型的前線轟炸機,因為它攻擊空中目標的能力比較弱,飛機的體積也不是很大,機身長20米,翼展13米,起飛重量23.6噸。為了符合“隱身”的要求,機身形狀為扁平狀,上面塗了一層特殊的吸收雷達波材料。為獲得“隱身”性能所付出的代價是,飛機造價昂貴,飛行性能較低。速度僅為800公里/小時,作戰半徑1100公里,這兩項指標與20世紀50年代初研製的噴氣式飛機相當。但可空中加油,因而其作戰半徑大大增加。
該機沒有安裝機載雷達,因為機載雷達的輻射將使飛機在空中作戰行動中暴露目標。機上主要搜尋設備是前視和後視熱成像搜尋系統。發現目標後,“夜鷹”用GBU—10、GBU—27雷射制導炸彈或其他類似的精確制導武器實施攻擊。此外,還可攜帶近距空空飛彈。為了保證飛機的“隱身”性能,所有武器均掛在機身內部的彈艙內。
F—117A採購價格也不是很貴,一架飛機為4500萬美元。在美國的所有戰鬥機當中,只有F—16和A—10比它便宜。這主要是與該機的電子戰設備比較簡陋有關。
應該指出的是,“夜鷹”是一種打不下來的飛機的說法與事實相距甚遠。它的雷達反射面積只有0.1平方米,是普通戰鬥機的十分之一,因而地面防空雷達發現F—117A飛機的半徑雖然不是很大,但絕對不等於零。如果作戰人員具有一定的訓練水平,防空系統的布局合理,那么現在裝備的許多防空系統是可以與F—117A進行對抗的。F—117A不僅可被雷達發現,使用光學電子設備及目視也能發現。然而,目視發現是困難的,因為“夜鷹”通常在夜間行動。此外,F—117A在起飛、著陸及打開彈艙投彈時是不“隱身”的。
美國空軍的“跛腳矮子”
實踐證明了專家們的這樣一種說法,即F—117A並不是一種“十全十美”的武器。這種說法也為美國方面所承認。多國部隊在海灣地區的軍事行動結束後,西方報刊開始報導用“隱身”工藝製成的這種飛機在使用方面暴露出的缺陷。
第一,F—117A只有在中空和高空行動時,才能保證其良好的使用效果。據參加過海灣戰爭的一名F—117A飛行員透露,在“沙漠風暴”行動中,禁止他們在攻擊地面目標時下降到6300米以下的高度,否則就會進入用光學系統制導的低空防空武器殺傷區。
第二,由於沒有機載雷達,F—117A飛行員需要來自外部的目標指示。與此同時,空中指揮所和遠程預警雷達又無法跟蹤“隱身”飛機,不能將受到威脅的信息提前告知機組,也無法在突擊伊拉克境內目標的過程中對機組實施指揮。
第三,用現代標準衡量,F—117A飛機最大戰鬥載荷實在太少:只有兩枚雷射制導炸彈,並且只能在簡單氣象條件下使用。海灣戰爭的經驗表明,雲層、沙塵、濃煙及烈火發出的紅外輻射均能使“隱身”飛機的瞄準航行系統無法正常工作,從而對“隱身”飛機的使用產生嚴重的負面影響。因此,在複雜氣象條件下,“隱身”飛機不得不停在地面。
第四,由於F—117A飛機構造特殊,只能自主行動,因此,必須騰出一個半徑160公里的空域,這使空中作戰行動的組織和計畫複雜化。
第五,不得不獨立行動的F—117A飛行員在飛行中非常緊張。由於得不到有關的外部情況,必須避免出現哪怕是很小的偏差,準確保持預定飛行狀態,時間上要精確到秒,高度上要精確到米。實際上,F—117A飛機良好的作戰效率是建立在飛行員精疲力竭的基礎之上的。
據國外報刊報導,F—117A飛機飛行事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飛行員身體非常疲勞,他們的身體和精神上的緊張程度達到了極限,一個工作日竟長達14小時。F—117A事故調查結果表明,在緊急情況下飛行員甚至沒有做出應急離機的嘗試。該機投入使用以來共損失4架。
國外報刊指出,美國F—117A戰術戰鬥機的機動性能較差。大過載轉彎時,飛行速度急劇減小。飛機座艙的後半球視野受到限制。該機的飛行性能使美國丟掉了美好的幻想,美國空軍將其稱為“跛腳矮子”。
老舊武器依然有效
F—117A被擊落不久,俄羅斯國防部長謝爾蓋耶夫即發表聲明,稱“夜鷹”是被俄羅斯製造的“立方”地空飛彈擊落的。這種說法應該是可信的。
“立方”飛彈就是人們所說的“薩姆—6”飛彈。也許有人要問,“薩姆—6”的綽號不是叫“根弗”嗎?其實,“薩姆—6”、“根弗”都是北約的稱呼,俄羅斯將這種飛彈稱為“立方”,出口型叫“正方”。這種飛彈是由俄羅斯的季霍米羅夫科學研究所研製的,20世紀50年代末開始設計,1965年通過部隊試驗,1967年開始批量生產,1983年停產。“立方”飛彈是一種機動式全天候、中近程、中低空飛彈系統,主要用於野戰防空,能擊落超音速、亞音速飛行的物體。彈長5.85米,最大速度2.2馬赫,射程3—25公里,射高25—14000米。單發飛彈對空中常規目標的殺傷機率為0.8—0.95,對巡航飛彈的攔截機率為0.3—0.4。該飛彈為三彈聯裝,進入發射陣地5分鐘後便可進行實彈發射,發現目標後的反應時間為22秒。
近幾年來,根據不同國家的需要,對該飛彈進行了一系列改進。其中包括安裝了電視光學導引頭,這使得該飛彈能夠擊落不開雷達進行搜尋的空中目標。提高了抗干擾能力、無線電電子對抗能力和打擊現代空中目標的能力。
全世界共有包括南斯拉夫聯盟在內的25個國家裝備了這種飛彈。南聯盟防空部隊正是用經過改進的薩姆—6飛彈擊落了F—117A飛機。而且,F117A是一種短波雷達隱形飛機,而老式的長脈衝雷達卻依然能夠發現並捕捉到它。這說明老舊武器經過改進後依然能夠重新煥發青春。
值得注意的是,F117A夜鷹於2008年4月份退役,美國空軍將用性能更加優良的F22戰鬥機取代其所能完成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