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ysipela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皮膚] 丹毒”。
基本介紹
- 外文名:erysipelas
- 詞性:名詞
- 英式發音:[,erɪ'sɪpɪləs]
- 釋義:[皮膚] 丹毒
erysipelas,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作名詞時譯為“[皮膚] 丹毒”。
丹毒(erysipelas)是一種累及真皮淺層淋巴管的感染,主要致病菌為A組β溶血性鏈球菌。誘發因素為手術傷口或鼻孔、外耳道、耳垂下方、肛門、陰莖和趾間的裂隙。皮膚的任何炎症,尤其是有皸裂或潰瘍的炎症為致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徑。輕度...
丹毒(erysipelas)系由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皮膚、皮下組織內淋巴管及周圍組織的急性炎症,當外陰皮膚黏膜受損,細菌侵入可誘發外陰丹毒;少數由血行感染引發。發病後病灶局部皮色鮮紅,與周圍健康組織界限清楚,一般不化膿。丹毒發病的嚴重程度...
下肢丹毒(Erysipelas) 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丹毒雖以“毒”命名,卻並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而是由細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其病原菌是A族乙型溶血性鏈球菌,多由皮膚或黏膜破傷而侵入,但亦可由血行感染。絲蟲病引起的丹毒...
內發丹毒 內發丹毒(endogenous erysipelas)是2013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出自《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發於軀幹部的丹毒。出處 《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
丹毒·肝脾濕火證(erysipelas with pattern of dampness-fire in spleen and liver)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出自《中醫藥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肝脾濕火,以發於胸腹腰胯部,皮膚紅腫蔓延,摸之灼手,腫脹疼痛,伴口乾且苦,...
眼瞼丹毒(erysipelas)為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的急性眼瞼皮膚炎症,多有微細的損傷細菌侵入而感染。由眼瞼丹毒可擴散及面部,也可由面部丹毒而引起眼瞼丹毒。【症狀】(1)發病前有畏寒、全身不適,繼之發熱。(2)皮膚表現為略高於皮面的鮮...
他在1887年研究丹毒(erysipelas)與結核菌在對於思覺失調(psychoses)的影響,但效果不彰。因此他在1917年研究以瘧原蟲接種來治療麻痹性痴呆(generalparesisoftheinsane)。這項研究使他獲得了1927年的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堯雷格於1940...
③丹毒: 丹毒(Erysipelas) 是皮膚及其網狀淋巴管的急性炎症。好發於下肢和面部。其臨床表現為起病急,局部出現界限清楚之片狀紅疹,顏色鮮紅,並稍隆起,壓之褪色。皮膚表面緊張熾熱,迅速向四周蔓延,有燒灼樣痛。伴高熱畏寒及頭痛等...
赤游丹・毒傳心肝證(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heart and liver)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邪毒熾盛,內陷心肝,迫入營血,以局部皮膚赤腫痛,壯熱,心煩,甚則神昏、抽搐,唇燥口乾,舌絳...
赤游丹・毒在肌膚證(wandering erysipelas with syndrome of toxin invading muscle and skin)是2010年公布的中醫藥學名詞。定義 邪毒侵襲,遊走全身,發於肌表,以局部皮膚紅腫,形如雲片,熱疼痛,遊走不定,發熱惡寒,煩躁多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