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曲概述
在開始創作這部交響曲的前些時候,他讀過古希臘悲劇詩人索福克勒斯的著名悲劇《俄狄浦斯王》,心靈受到極大震撼,使他創作的這部交響曲時在音樂中不知不覺就反應出了悲劇中那種悲痛而恐怖的情緒。好友封·彪羅熱情地參與了他的創作,同他進行了許多方面的探討,特別是以
管弦樂隊來視奏,給勃拉姆斯寫作和修改這部交響曲提供了無比優越的條件。
《第四交響曲》的前兩個樂章是在1884 年夏天完成的,他在麥尼堅公爵的支持下慎重地開了一個小型的演奏會(可稱視奏會),麥尼堅公爵提了不少的好建議,他也認真地作了修改,之後又在麥尼堅公爵的指導下演奏了一次。《第四交響曲》的後兩個樂章完成於1885 年夏天,幾經推敲,終於最後定稿。1885 年10 月12 日,勃拉姆斯親自指揮了這部交響曲的首次演出,他的成功是可想而知的。
樂曲特點
這部作品是勃拉姆斯所寫的四部交響曲中最偉大的一部,也是最傷感、最古雅的一部。其實在勃拉姆斯所有的音樂創作中,傷感的情緒隨處可見,但在這部作品中,傷感成了主宰一切的情緒,它滲透於作品的每一纖維中。
該曲和作者其他三部交響曲在性格上迥然不同:第一,它具有前三首交響曲中所沒有的憂愁色彩,即後人所說的“古典悲劇性”。其實在這以前,勃拉姆斯也常在他的作品中抒發憂愁的情思,但像該曲這樣,以憂愁作為樂曲的基調,卻屬首次。它的第二特徵是,全曲以“古老”的手法寫成。當然,古老、典雅是勃拉姆斯全部作品所顯示的重要特徵之一。由於該曲具有這些特徵,所以一直未能得到普遍的理解。但該曲的深刻雋永,終於逐漸被聽眾所接受。該曲在勃拉姆斯生前,就已經常被演奏,而且經常博得滿堂喝彩。
這是一幅宏偉的秋天圖畫,開始的主題沉長而複雜,就連19 世紀後半期的作曲家也會望塵莫及。中間兩個樂章,是整部交響曲從第一樂章到第四樂章的過渡,作品中有浪漫主義的傾向,有勇猛奔放的
諧謔曲,末樂章還把我們帶入一個巴洛可時期的藝術殿堂。這是勃拉姆斯深思熟慮的產物。
樂曲賞析
全曲分為四個樂章。
第一樂章,從容的
快板,e小調,2/2拍子,
奏鳴曲式。音樂一開始,就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相隔八度齊奏奏出了第一主題,這是一個充滿傷感和沉思意味的抒情主題,在e 小調上奏出,沒有引子預先鋪設任何情緒,超出了傳統習慣中在大型作品前往往有引子拉開序幕的處理,這種開門見山的作法使音樂獨具特色。
這個主題由三度下行的兩個音在不同音高位置出現而連線組成,好像是對人生中一些問題的提問,而每一次小提琴的兩個音提問結束,總要以木管樂器緊接回應,中提琴和大提琴則用一些上行的和弦分解進行作為陪襯。音樂發展過程中,節奏活躍,因素不斷變奏反覆,具有熱情、緊張的特點,像是絮絮不休的對話。
隨後,連線部主題闖了進來,先由大管樂器豪邁地演奏,渾厚飽滿的音色使人感覺到一個健壯的英雄在召喚,緊接著是樂隊的全奏,顯示出一股強大的氣勢,充滿著戰勝一切的力量。連線部的這個堅定的主題活躍於整個樂章,它出現了很多次,有時是明顯的,有時是隱蔽的,尤其在展開部時出現較多,使音樂進行具有很強的推動力。
第二主題寬廣、柔美,由大提琴和法國號奏出,相對第一主題來說,它展示了博大的胸懷:第二主題發展中,出現了由部分管樂演奏出的更為寧靜柔和的旋律。在它之後,一個更明朗的大調插段把音樂導向了一個帶有勝利號角的凱旋性高潮。突然間,憂傷再起,仿佛前面的勝利只是個幻想,一切回到現實,音樂重回第一主題。
展開部主要用主部主題進行變化發展。在這裡,勃拉姆斯採用了自己順手的作法,將主題儘可能壓縮,同時又作了各種新的結合,調性不斷變化,讓音樂進行變得非常緊湊,使聽眾感受到了悲劇性的各種滋味。
再現部是猛烈的,樂隊使用很強力度全奏,從而形成了整個樂章的高潮。
在結尾時,採用復調寫作中的模仿手法,加強了行情的主部主題悲劇的敘事性,預告了內心的大災難。這個樂章,由傷感到悲劇的演變,顯然是整個交響曲的基本發展線索的提示。
第二樂章,中庸的
行板,
E大調,6/8拍子,用省略了展開部的
奏鳴曲式寫成。音樂開始就是第一主題,這個主題是一個以委婉的核心展開而構成的進行,先由法國號獨白、然後用木管樂器在上方高八度的位置加強它:這支旋律,具有夏日美夢一般溫柔和美妙,它使人們暫時忘卻了所有的喧鬧、動盪和疑問,忘卻了壓倒一切的蠻橫力量,從而沉醉在明朗、寧靜、溫柔和沉著的氣氛之中。在這裡,勃拉姆斯以他平靜而開朗的浪漫主義大師的心境,運用了十分簡樸的素材,直接觸及到了聽眾的心靈深處。
第二主題是一支感情更為深沉、誠摯的旋律,它很像一首寬廣的聖詠,音調進行之中混合有愉悅和憂鬱的成分,仿佛是對第一樂章所表現的悲劇故事的回憶。旋律由大提琴演奏,小提琴以裝飾音型作為背景,猶如一層輕紗罩在維納斯雕像上一樣,音樂進行在深沉、靜觀和冥想之中,儘管第一樂章的號召性主題一度闖入,但只是一個小小的穿插,沒能改變這個樂章所原有的情調。最後尾聲中,弦樂器組的分奏使音響幅度加寬了,大有一種隱約、寬廣、含蓄、力量的效果。
勃拉姆斯在這一樂章中,運用了弗利幾亞調式,使聽眾能感受到匈牙利曲調的影子、樂隊寫法純淨,多用同種樂器的音色,使人們常常感受到單純的音響,充分表現了作曲家一種純樸的心靈活動。
第三樂章,
諧謔曲,愉悅的
快板,
C大調,2/4拍,用
奏鳴曲式寫成。也許正因為勃拉姆斯前三部交響曲排除了古典傳統的用
諧謔曲風格寫第三樂章,所以作為他一生中所寫的最後一部交響曲勢心要以傳統的作法搞個實驗,同時也想通過這樣的作法反映一下自己的生活感受的另一個方面。這個樂章雖然屬於激進的
諧謔曲,但似乎與貝多芬力度強烈的詼諧曲還是有一段距離,它的總體情緒還是抒情性的。它反映的是類似民間街頭的節日,充滿喧鬧和不可遏上的歡樂,具有一種沸騰的活力和奮激的熱情,與前兩個樂章及最後的樂章構成了極好的對比。
音樂開始,第一主題由整個樂隊奏出、具有粗獷的特點,加上定音鼓的轟鳴結束,很像是一支狂勁的農村舞曲在演奏,一群強壯的農人激奮地踏著舞步。在這段開始的主題旋律的配器方面,勃拉姆斯使用樂隊的全奏,這是他幾乎不用的手法,樂隊還增加了短笛和三角鐵,使音樂既有明朗而洪亮也有光輝的特點,另外也用了低音大管,使音響低音區飽滿厚實。在音樂往後的發展中,很注意力度大與小的對比,一般來說,演奏音樂的樂器用的多,力度自然增大,表現眾人一齊歡樂;演奏音樂的樂器用的少,力度自然減小,表現較少人、或單人、或雙人的領舞;樂器不斷更換,使音色變化豐富,展示了舞蹈場面中不同角色的不同性格;旋律在不同聲部、不同音區的演奏,體現了舞蹈的不同層次。音樂表現了節日喜慶的熱鬧場面。
第二主題很優美,它典雅嬌媚,儼然一首抒情歌曲。音樂總體發展先從緩和開始,逐步進入快速,定音鼓的滾奏作為背景,隆隆著響的聲音使音樂越來越急促,法國號和大管先前還演奏一支充滿浪漫主義幻想的旋律,接著,狂歡主題沖了進來,音樂在狂慶中終止,餘音久久留在聽眾心中。
第四樂章,?>
G大調,充滿精力和熱情的
快板,3/4拍,用變奏曲式寫成。這個樂章是整部交響曲的高潮樂章,它充分展現了交響戲劇的內容及其巨大的藝術感染力。在這裡,勃拉姆斯採用了風格最古老的恰空(Cia-cona)即中世紀常見的“固定低音”,不免使聽眾嚇了一跳,19 世紀的交響樂中居然出現中世紀的東西!
他從北方的家鄉帶來呂貝克、漢堡教堂大風琴師布克斯特福勒、蘭肯、巴赫等一班人那豪壯、富於幻想的高尚藝術,將之與維也納精雕細琢的交響曲藝術結合在一起!要知道,這“固定低音”一連重複了三十次啊!這是勃拉姆斯的傑作。
“固定低音”主題開始由整個樂隊的管樂器奏出,由於加用三支長號,音響顯得極為宏大、森嚴。這樣的旋律配以相應的和聲儼然像支聖詠旋律,其中第五個和弦即在e 小調音階中出現升高第四級的不協和音(和弦配以重屬七和弦),並且用定音鼓的轟鳴進行襯托,給人的感覺是主題本身的內容存在著矛盾衝突。從這個主題的句法來看,屬於格言式的句子,完全符合(不如說是套用)19 世紀和聲的T →S →D →T 和聲功能。
在整個樂章中,主題是嚴格反覆的,音樂其他進行卻有三十二次變奏,變奏和變奏之間過渡自然,使音樂連成一體。這三十二個變奏按三部曲式分成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3/4 拍子,由第一到第十變奏組成,採用小調,表現悲劇性的基本陳述。
第二部分轉為3/2 拍子,由從第十一變奏到第十五變奏組成,具有間奏性質,音樂情緒波動,特別是第十二變奏由長笛獨白式的演奏,小提琴、中提琴和法國號以似連非連的和弦為背景,音樂表現出傷感的抒情情緒;第十三變奏到第十五變奏音樂在明朗的大調上,但不過是短暫的田園詩,其中第十四變奏的基本旋律,還使用了古老的薩拉班德舞曲的節奏,而這種薩拉班德發源於十六世紀西班牙舞曲,三拍子,重音往往落在第二拍,一般只用於慢樂章,勃拉姆斯也在表現輝煌的第四樂章用上了。
第三部分回到3/4 拍子,由第十六變奏到第三十二變奏組成,這個部分是第一部分的變化再現,同時也閃現了第一樂章第一主題的音調,甚至最後一個變奏相當於第四樂章的尾聲。
這個樂章的音樂是勃拉姆靳極大的才賦的體現,這樣悲劇性激情被勃拉姆斯有機結合在一起了,哀求、悲悼、絕望、期待、憤怒、騷亂匯集成交響巨流,戲劇情節的發展終於推向極端,從而到達一種毀滅性悲劇的大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