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ytenoid,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譯為“杓狀軟骨;杓狀肌”,作形容詞時譯為“杓狀的”。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rytenoid
- 詞性:名詞、形容詞
- 英式發音:[,ærɪ'tiːnɒɪd]
- 美式發音:[,ærə'ti,nɔɪd]
arytenoid,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名詞、形容詞,作名詞時譯為“杓狀軟骨;杓狀肌”,作形容詞時譯為“杓狀的”。
arytenoidal,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杓狀的;杓狀肌的”。短語搭配 arytenoid arytenoidal 杓狀的 單詞釋義 杓狀的 ...arytenoid杓狀軟骨arytenoidal杓狀的asacompleteunit就整體而言... ...
杓肌(arytenoid)是2018年公布的呼吸病學名詞。定義 位於喉後壁,兩側杓狀軟骨間的骨骼肌。其中肌纖維橫向排列的稱為杓橫肌,位於杓橫肌的前面、肌纖維呈斜向排列的稱“杓斜肌(oblique arytenoid)”。具有縮小喉口和喉前庭的作用。...
環杓側肌(lateral cricoarytenoid)是2018年公布的呼吸病學名詞。定義 緊貼彈性圓錐外面,起自環狀軟骨弓上緣和彈性圓錐外面,止於杓狀軟骨肌突的三角形骨骼肌。該肌收縮可使聲帶突向內轉動,縮小聲門。出處 《呼吸病學名詞》第一版...
杓狀軟骨底 杓狀軟骨底(base of arytenoid cartilag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杓狀軟骨的下面,凹陷形成光滑關節面。與環狀軟骨板上緣的杓關節面構成關節。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2.雷射技術杓狀軟骨切除術(arytenoidectomy)基本原則是切除大部分杓狀軟骨,以達到擴大聲門後部的目的。聲門後部(聲門軟骨間區)約占整個聲門區的50%,因此通過擴大聲門後部對於改善呼吸是很有效的。一般情況下,切除一側杓狀軟骨就能...
杓斜肌(oblique arytenoid)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位於杓橫肌的後面,起自杓狀軟骨肌突,斜向上行,兩側交叉止於對側杓狀軟骨尖的肌肉。其作用是縮小喉口,與杓橫肌共同收縮則關閉喉口。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
杓關節面 杓關節面(arytenoid articular surfac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在環狀軟骨板上緣兩側的2個橢圓形關節面。朝向上外方,與杓狀軟骨底的關節面形成關節。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杓狀軟骨切除術(arytenoidectomy)是1989年公布的醫學名詞。中文名 杓狀軟骨切除術 外文名 arytenoidectomy 所屬學科 醫學 公布時間 1989年 目錄 1公布時間 2出處 公布時間 播報 編輯 1989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 出...
構成喉的軟骨中,杓狀軟骨是成對軟骨。坐落於環狀軟骨板上緣兩側的成對軟骨。構成喉後壁的上部。形似三稜錐體型,分為一尖、一底、兩突和三面。英文 arytenoid cartilage 基本介紹 喉軟骨構成喉的支架,包括單一的甲狀軟骨、環狀軟骨...
甲杓肌 甲杓肌(thyroarytenoid muscle)起自甲狀軟骨前角的後面,止於杓狀軟骨的外側面和肌突。下部肌束位於聲襞內,聲韌帶的外側,稱聲帶肌。其收縮時可使聲襞變短而鬆弛
杓橫肌 杓橫肌(transverse arytenoid muscle)是1996年公布的動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1996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動物學名詞》第一版。
環杓後韌帶(posterior cricoarytenoid ligament)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由環杓關節囊的後部纖維增厚形成的韌帶。起自環狀軟骨板上緣,略向外上方止於杓狀軟骨底內後部,可限制杓狀軟骨在環狀軟骨上過度的向前運動。出處...
甲狀會厭部(thyroarytenoid part)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甲杓肌的一部分。起自甲狀軟骨後面中部,甲杓肌起點的外側,斜向後上方,一部分止於會厭軟骨側緣與杓會厭肌混合;一部分止於杓會厭襞內的組織結構。其作用可將會厭...
杓狀軟骨尖 杓狀軟骨尖(apex of arytenoid cartilage)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位於杓狀軟骨頂部,向後內方彎曲與小角軟骨連結的部分。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
杓間襞 杓間襞(interarytenoid fold)是2014年公布的人體解剖學名詞。定義 位於兩杓狀軟骨尖之間的黏膜皺襞。在聲襞水平面、聲門裂的後部。出處 《人體解剖學名詞》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