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losteric,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變構(象)的”。
基本介紹
- 外文名:allosteric
- 詞性:形容詞
- 英式發音:[,ælə'sterɪk; -'stɪərɪk]
- 美式發音:[,ælə'stɛrɪk]
- 屬性:英語單詞
allosteric,英語單詞,主要用作形容詞,作形容詞時譯為“變構(象)的”。
變構劑allosteric enzyme 具有變構效應的酶,但在變構效應的定義中,一般僅意味著對應於(1)和(3)者,其對應於(2)者常不稱變構酶。最近又多指對應於(3)的定義。變構效應迄今有三個定義。(1)天冬氨酸氨甲醯轉移酶是嘧啶...
別構效應又稱為變構效應,是寡聚蛋白與配基結合改變蛋白質的構象,導致蛋白質生物活性改變的現象。 別構效應(allosteric effect)是某種不直接涉及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結合於蛋白質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別構部位),引起蛋白質分子的...
酶活性受別構劑調節的作用稱為別構調節(allosteric regulation)作用。別構酶的催化位點與別構位點可共處一個亞基的不同部位,但更多的是分別處於不同亞基上。在後一種情況下具催化位點的亞基稱催化亞基,而具別構位點的稱調節亞基。...
效應產物一般是酶作用的底物、底物類似物或代謝的終產物。調節物與別構中心結合後,誘導或穩定住酶分子的某種構象,使酶的活性中心對底物的結合與催化作用受到影響,從而調節酶的反應速度和代謝過程,此效應稱為酶的別構效應(allosteric ...
變構調節效應分子 變構調節效應分子(allosteric effector)是2014年公布的藥學名詞,出自《藥學名詞》第二版。定義 與酶在底物結合位點以外部位結合引發酶分子構象變化,從而降低或增加酶活性的化合物。出處 《藥學名詞》第二版。
別構激活, 別構活化 別構激活, 別構活化(allosteric activation)是2010年公布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公布時間 2010年經全國科學技術名詞審定委員會審定發布。出處 《海峽兩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名詞》。
蛋白質別構(protein allosteric effect)一些蛋白質受某些因素影響其一級結構不變,空間構象發生一定的變化,導致其生物功能改變的現象。不直接涉及蛋白質活性的物質,結合於蛋白質活性部位以外的其他部位(別構部位),引起蛋白質分子的構象...
Torpedo model: The second RNA molecule without a cap is recognized and degrade by a possessive RNase-àPol II dissociation from DNA template. 地雷模型,真核生物RNA的轉錄的終止的假說 另一種RNA轉錄終止模型是Allosteric model ...
(2) GluN2A-selective positive allosteric modulator-nalmefene-flumazenil reverses ketamine-fentanyl-dexmedetomidine-induced anesthesia and analgesia in rats., Scientific Reports, 2020, 通訊作者 (3) Ubiquitylome study identifies ...
1.Allosteric effect of amphiphile binding to phospholipase A2.Biochemistry, 2009, 48, 3219-3229 2.Solid-state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Anal. Chem. 2008, 80, 4295-4300 3.Contiguous binding of decylsulfate on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