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SD-89裝甲輸送車

ZSD-89裝甲輸送車

ZSD-89裝甲輸送車(簡稱ZSD89式裝甲輸送車)是中國軍隊90年代開始裝備,用於替代63式裝甲輸送車的第二代裝甲輸送車,基本上達到了國際70年代水平。不過該車不僅火力弱,而且由於具有履帶車輛油耗大、速度慢、壽命短、費用高的缺點,有被輪式車輛取代的趨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ZSD-89裝甲輸送車
  • 國家:中國
  • 簡稱:ZSD89式裝甲輸送車
發展沿革,技術特點,

發展沿革

進入20世紀80年代後,我軍陸軍機械化建設步伐明顯加快,當時大量裝備的63式裝甲輸送車,性能已經比較落後,難於適應高技術局部戰爭條件下有效協同新型主戰坦克作戰的需要。為促進陸軍的全面機械化建設,提高裝甲機械化部隊步坦協同作戰能力,我國在研製79式、80式主戰坦克及86式步兵戰車等新一代主戰裝甲裝備的同時,同步開展了新一代裝甲輸送車的研製工程。研製目標是針對63式裝甲輸送車發動機功率小、動力不足、車內空間小、有效載荷不足、儲備浮力小、水上機動性能弱、車載火力弱、步兵車車射擊困難等問題進行改進。63式裝甲車是解放軍第一代裝甲輸送車,操縱困難、浮力儲備小、車內空間擁擠、發動機壽命短,在80年代已經嚴重落後。
1982年,中央軍委決定新一代裝甲輸送車研製會戰開始,經過八年研製,1990年7月新車研製成功,並開始批量裝備裝甲兵部隊。該車研製共分為三個階段,即論證極端、初樣車研製階段和正樣車研製階段。
1982年10月至1983年1月,科研人員確定了新車的總體戰術技術性能。1983年2月開始試製原理樣車,其中2輛樣車安裝12.7毫米機槍、1輛樣車安裝25毫米機關炮單人炮塔(後來發展為90式外貿型履帶式裝甲輸送車),原理樣車經過了嚴寒和高溫試驗。
經過對原理樣車設計和試驗的總結,1987年1月生產出3輛初樣車,經過嚴格試驗,跑了6000千米測試,初樣車通過驗收。
1987年12月至1989年11月,3輛正樣車經過6000千米的定型試驗和4000千米的補充試驗,通過軍方驗收。1990年7月,被正式定型命名為ZSD89式裝甲輸送車。1999年10月,在國慶50周年大閱兵上公開展示。

技術特點

89式總體結構和63式大同小異,但是動力室用厚厚的隔板和其他艙室嚴密地隔離開,隔熱隔音效果明顯好於63式,乘員/載員比較輕鬆。裝甲車油箱和車內空間有矛盾,89式設計了2個後背式外置輔助油箱,增加了車內空間。89式裝甲車的車內空間達7.58平方米,人均活動空間達0.505平方米,較63式增加了32%。雖然兩款裝甲車名義上都是載員13人,實際上89式更寬敞,必要時候可以塞進十五六個人,這也為臨時加塞搭乘領導、友軍提供了方便。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