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梅納·加里多-萊卡(Ximena Garrido-Lecca)於1980年出生於秘魯利馬。她在倫敦和利馬工作。Ximena Garrido-Lecca就讀於秘魯天主教大學,並獲得了倫敦柏亞姆肖藝術學院(Byam Shaw School of Art)美術學院的文學碩士學位。代表作品有《Walls of Progress: Project Country》《Alloys with Shape Memory: Realignments IV》等。
Ximena Garrido-Lecca對手工傳統的記憶和鄉村空間的遺棄是現代化進程的後遺症。她的工作表明了本土文化的繼承與工業化的新要求之間的持久張力,這表明加速的跨國經濟模式中所包含的暴力與環境,主權和對不同社區生活方式的尊重日益公開對抗。
Ximena Garrido-Lecca於2021年9月4日-2021年12月5日的作品《Alloys with Shape Memory: Realignments IV》參加“第34屆聖保羅雙年展——THOUGH IT’S DARK, STILL I SING.(國際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西梅納·加里多-萊卡
- 外文名:Ximena Garrido-Lecca
- 國籍:秘魯
- 出生地:秘魯利馬
- 出生日期:1980年
- 畢業院校:倫敦柏亞姆肖藝術學院
- 職業:藝術家
- 代表作品:Walls of Progress: Project Country、Alloys with Shape Memory: Realignments IV
- 代理畫廊:80M2 Livia Benavides
- 性別:女
教育經歷,藝術風格,藝術履歷,主要作品,
教育經歷
1997年–2001年,BA美術,秘魯天主教大學,利馬
2001年–2002年,倫敦Byam Shaw藝術學院美術研究生文憑
2003年–2004年,MA Fine Art,Byam Shaw School of Art,倫敦
藝術風格
西梅納·加里多-萊卡(Ximena Garrido-Lecca)自身的政治血緣身份必定是在這個殖民症候里思考和鬥爭。在用慣性式歷史人類學作為文化武器的時候,藝術家的反田野歷史方式的工作反而使得這樣慣用的政治和歷史人類學語言具有了詩學抗爭的唯美性質。南美國家族群歷史早在西方人類學研究領域中已經鋪展到非常細緻,整個西方殖民歷史裡所有的人類學研究都可以做到類型化切片和文化基因再分類,這是一種雙感染性質它既提供了一個多族群語言敘述基因庫又可以作為它族群母體文化的路標和指引節點,使它族群之個體能夠找尋到自己的政治抗爭和自我歷史。為當今全球新民族獨立運動提供了巨大的營養基。Ximena Garrido-Lecca 考察了秘魯的動盪歷史,特別是考察了新殖民主義標準如何通過全球化進程傳播。藝術家通過審視城市,鄉村和鄉土建築,著重於在特定與普遍之間可以看到調解實質性的空間來接近她的作品。
作為溯溪式的尋找西梅納·加里多-萊卡(Ximena Garrido-Lecca)採取反動式的逆敘述方式,這樣的返照敘述使得藝術家的作品語言既有堅硬的族群民族戰鬥基因又帶有唯美的藝術詮釋之理路,每一個族群歷史都是行動者的主體,是價值的給予者,絕不是新殖民主義下的接受者。我不能掩飾對藝術家工作和作品的喜愛,她手裡的那些剝離點滴金屬巫術類型的演繹,那些特定地域的植物在管道上的調性生長仿佛族群的語言簾,還有對來自藝術家自身族群國家“秘魯”莫切文化為藍本的非線性自語言敘述,這些“新”語言在節奏上靠近古老秘魯莫切語速的再創造,又使得這樣的溯溪式尋找回到古代薩滿狀態的祭語中,她在努力張揚著和全球新殖民主義之間的自救形式,尤其是藝術家採用來自莫切的建造最基本磚制和現代禁錮件組成類似句度的圖形語言,這是歷史人類學之類型學推演到審美形制上的詩行;是作為族群根源之一的詩學靈與頌。
藝術履歷
年份 | 展覽名稱和地點 | 地理區域 |
---|---|---|
2014 | Museo Mario Testino | 秘魯,利馬 |
2013 | Casado Santapau | 西班牙,馬德里 |
2012 | Middlesborough Institute of Modern Art | 英國,米德爾斯堡 |
2011 | Frieze Art Fair | 英國,倫敦 |
2011 | Mimmo Scognamiglio Arte Contemporanea | 英國,米蘭 |
2010 | The Followers, Civic Room | 英國,倫敦 |
年份 | 展覽名稱和地點 | 地理區域 |
---|---|---|
2014 | 中央美術學院博物館雙年展 | 中國,北京 |
2014 | Bienal de Cuenca | - |
2013 | International Biennale of Arezzo | 義大利,阿雷佐 |
2011 | Newspeak: British Art Now, The Gallery of South Australia | 澳大利亞,阿德萊德 |
2011 | Solo Project at Frame (Revolver), Frieze Art Fair | 英國,倫敦 |
2010 | Identity Theft, Mimmo Scognamiglio Arte Contemporanea | 英國,米蘭 |
2010 | Newspeak : British Art Now, Saatchi Gallery | 英國,倫敦 |
2009 | Tail Devourer, Bash Studios | 英國,倫敦 |
2008 | Culture Clash, Working Rooms | 英國,倫敦 |
2007 | Weimar, Cordy House | 英國,倫敦 |
2007 | The Princess and the Absent Fan, V22 | 英國,倫敦 |
2007 | W. S. Bartlett: A Retrospective, W.S. Bartlett | 英國,倫敦 |
2006 | The Works of Others, Whitechapel Library | 英國,倫敦 |
2006 | The Banquet, The Crypt Gallery | 英國,倫敦 |
2006 | Grey Card, W.S. Bartlett | 英國,倫敦 |
2005 | Suite, Great Eastern Hotel | 英國,倫敦 |
2005 | Minotaur, Bearspace | 英國,倫敦 |
2004 | Catharsis, Kingsgate Gallery | 英國,倫敦 |
2003 | Casa Tomada, Galeria Lucia de la Puente | 秘魯,利馬 |
主要作品
作品名 | 作品圖 | 作品信息 |
---|---|---|
Alloys with Shape Memory: Realignments IV | 2020年,雕塑 | |
Botanical insurgencies: Phaseolus Lunatus | 展覽作品 | 2017年、2020年,裝置 |
Fields of Polartiy III | 展圖 | 2020年,雕塑 |
Walls of Progress: Project Country | 2019年,裝置 | |
NATIVE STATES | 展覽作品 | 2017年 |
REFRACTIONS | 展覽作品 | 2016年 |
MORPHOLOGY OF CONTAINMENT | 展覽作品 | 2015年 |
DESTILACIONES | 展覽作品 | 2014年 |
Divergent Lots | 2012年,攝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