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 NT 技術內幕》1999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索羅門。
基本介紹
- 書名:Windows NT 技術內幕
- 作者:索羅門(美)
- ISBN:9787302033561
- 頁數:425
- 定價:50.00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1999-02
- 裝幀:平裝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致謝
簡介
第一章 概念和工具
1.1 基本概念和術語
1.1.1 Win32API
1.1.2 服務、函式和例程
1.1.3 進程和執行緒
1.1.4 虛擬記憶體
1.1.5 核心態和用戶態
1.1.6 對象和句柄
1.1.7 安全性
1.1.8 註冊表
1.1.9 網路
1.1.10Unic0de
1.2 深入Wind0WsNT內部的工具
1.2.1 WindowsNT資源工具包
1.2.2 PlatformsDK和Wind0WsNTDDK
1.2.3 關鍵的WindoWsNT基本工具
1.2.4 純運行版本和帶調試信息版本
1.2.5 查看內部數據結構和變數
結論
第二章 系統體系結構
2.1 需求與設計目標
2.2 作業系統模型
2.3 體系結構綜述
2.3.1 可移植性
2.3.2 對稱多處理
2.3.3 Wind0WsNTW0rkstation和WindoWsNTserver
2.4 關鍵系統組件
2.4.1 環境子系統和子系統動態程式庫
2.4.2 NTDLL.DLL
2.4.3 執行體
2.4.4 核心
2.4.5 硬體抽象層(HAL)
2.4.6 設備驅動程式
2.4.7 窺視非文檔化接口
2.4.8 系統進程
結論
第三章 系統機制
3.1 陷阱調度
3.1.1 中斷調度
3.1.2 異常調度
3.1.3 系統服務調度
3.2 對象管理器
3.2.1 執行體對象
3.2.2 對象結構
3.3 同步
3.3.1 核心同步
3.3.2 執行體同步
3.4 WindoWsNT全局標誌
3.5 本地過程調用(LPC)
結論
第四章 進程和執行緒
4.1 進程的本質
4.1.1 數據結構
4.1.2 系統變數
4.1.3 性能計數器
4.1.4 相關函式
4.1.5 相關工具
4.2CreateProcess流程
4.2.1 階段1:打開要執行的映像
4.2.2 階段2:創建WindoWsNT執行體進程對象
4.2.3 階段3:創建初始執行緒及其堆疊和描述表
4.2.4 階段4:把創建新進程的情況通知Win32子系統
4.2.5 階段5:開始初始執行緒的執行
4.2.6 階段6:完成在新進程描述表中的進程初始化
4.3 執行緒的本質
4.3.1 數據結構
4.3.2 系統變數
4.3.3 性能計數器
4.3.4 相關函式
4.3.5 相關工具
4.4 CreateThread流程
4.5 執行緒調度
4.5.1 WindowsNT調度概述
4.5.2 優先權
4.5.3 Win32調度API
4.5.4 相關工具
4.5.5 實時優先權
4.5.6 中斷級與優先權對比
4.5.7 執行緒狀態
4.5.8 時間片
4.5.9 調度數據結構
4.5.10 系統變數
4.5.11 調度方案
4.5.12 描述表切換
4.5.13 空閒執行緒
4.5.14 調整執行緒調度
4.5.15 對稱多處理系統上的執行緒調度
結論
第五章 記憶體管理
5.1 記憶體管理器提供的服務
5.1.1 保留和提交虛擬記憶體
5.1.2 共享記憶體和映射檔案
5.1.3 保護記憶體
5.1.4 寫時複製
5.1.5 堆函式
5.1.6 系統記憶體交換區
5.2 深入記憶體管理器
5.2.1 組件
5.2.2 內部同步
5.2.3 調整記憶體管理器
5.2.4 檢查記憶體的使用
5.3 地址空間布局
5.3.1 用戶地址空間布局
5.3.2 系統地址空間布局
5.4 地址轉換
5.4.1 轉換虛擬地址
5.4.2 頁目錄
5.4.3 進程和系統頁表
5.4.4 頁表項
5.4.5 頁面內的位元組
5.4.6 轉換後備緩衝區
5.5 頁錯誤處理
5.5.1 無效的PTE
5.5.2 原型PTE
5.5.3 入頁I/O
5.5.4 衝突頁錯誤
5.5.5 頁面檔案
5.6 虛擬地址描述符
5.7 工作集
5.7.1 頁面調度策略
5.7.2 進程工作集
5.7.3 平衡集管理器和交換程式
5.7.4 系統工作集
5.8 頁幀資料庫
5.8.1 頁面列表動態
5.8.2 更改頁面寫入程式
5.8.3 PFN數據結構
5.9 區域對象
結論
第六章 安全性
6.1 安全性系統組件
6.2 保護對象
6.2.1 安全描述體和訪問控制
6.2.2 訪問令牌與模仿
6.3 安全審核
6.4 登錄
6.4.1 WinLogon初始化
6.4.2 用戶登錄步驟
結論
第七章 I/O系統
7.1 I/O系統結構和模型
7.1.1 I/O管理器
7.1.2 I/O函式
7.2 設備驅動程式
7.2.1 驅動程式結構
7.2.2 同步
7.3 數據結構
7.3.1 檔案對象
7.3.2 驅動程式對象和設備對象
7.3.3 I/O請求包
7.4 I/O處理
7.4.1 對單層驅動程式的I/O請求
7.4.2 對分層驅動程式的I/O請求
結論
第八章 高速快取管理器
8.1 WindoWsNT高速快取管理器的主要特性
8.1.1 單個、集中的系統高速快取
8.1.2 記憶體管理器
8.1.3 高速快取一致性
8.1.4 虛擬塊高速快取
8.1.5 基於流的高速快取
8.1.6 可恢復檔案系統支持
8.2 高速快取結構
8.3 高速快取的大小
8.3.1 高速快取的虛擬大小
8.3.2 高速快取的物理大小
8.4 高速快取數據結構
8.4.1 系統範圍的高速快取數據結構
8.4.2 每個檔案的高速快取數據結構
8.5 高速快取操作
8.5.1 回寫高速快取和延遲書寫
8.5.2 智慧型預讀
8.5.3 系統執行緒
8.5.4 快速I/O
8.6 高速快取支持例程
8.6.1 複製到高速快取和從高速快取複製
8.6.2 使用映射和Pinning接口高速快取
8.6.3 使用直接存儲器存取接口高速快取
8.6.4 寫入調速
結論
第九章 WindowsNT檔案系統(NTFS)
9.1 NTFS的設計目標和特性
9.1.1 高端檔案系統需求
9.1.2 NTFS的其他特性
9.2 NTFS的內部結構
9.3 NTFS在磁碟上的結構
9.3.1 卷
9.3.2 簇
9.3.3 主控檔案表(MFT)
9.3.4 檔案引用號
9.3.5 檔案記錄
9.3.6 檔案名稱
9.3.7 常駐屬性和非常駐屬性
9.3.8 檔案名稱索引
9.3.9 數據壓縮
9.4 可恢復支持
9.4.1 檔案系統設計的發展
9.4.2 記錄
9.4.3 恢復
9.5 容錯支持
9.5.1 卷管理特性
9.5.2 容錯卷
9.5.3 NTFS壞簇恢復
結論
第十章 WindowsNT5.0和64位WindowsNT
10.1 WindoWsNT5.0中的新特性概述
10.1.1 活動目錄
10.1.2 分散式安全性擴展
10.1.3 加密
10.1.4 安全配置編輯程式
10.1.5 分散式檔案服務
10.1.6 NTFS擴展
10.1.7 Microsoft管理控制台
10.1.8 Microsoft軟體安裝程式
10.1.9 存儲管理
10.1.10 IntelliMirror
10.1.11 應用程式的開發
10.1.12 作業對象
10.1.13 即插即用和WDM
10.1.14 Alpha上的大容量記憶體
10.1.15 用戶改進
10.2 系統擴展
10.2.1 簇
10.2.2 Microsoft終端伺服器
10.3 即插即用和電源管理
10.3.1 即插即用的發展
10.3.2 在WindoWsNT5.0中的實現
10.3.3 驅動程式的更改
10.3.4 WindoWsNT5.0即插即用結構
10.4 64位WindoWsNT
結論
辭彙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