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C(水文模型)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VIC(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模型是由Washington大學、California大學Berkely分校以及Princeton大學的研究者基於Wood等人的思想共同研製出的大尺度分散式水文模型,也可以稱之為“可變下滲容量模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可變下滲容量模型
  • 外文名:Variable Infiltration Capacity
VIC模型是一種基於SVATS(Soil Vegetation Atmospheric Transfer Schemes)思想的大尺度分散式水文模型。Stamm等人最初構建VIC模型時,把土壤分為兩層,習慣上稱之為VIC-2L模型。由於2層VIC模型缺乏對表層土壤水動態變化的描述,且未考慮土層間土壤水的擴散過程,針對這些缺點,Liang等人將VIC-2L模型的上層分出一個頂薄層,而成為3層,稱為VIC-3L模型。目前套用的VIC模型通常是指VIC-3L模型。
VIC模型可同時對水循環過程中的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進行模擬,彌補了傳統水文模型對能量過程描述的不足。在實際套用中,VIC模型也可只進行水量平衡的計算,輸出每個格線上的徑流和蒸發,再耦合匯流模型將格線上的徑流轉化為流域出口斷面的流量過程。VIC模型將流域劃分為若干格線,每個格線都遵循能量平衡和水量平衡原理來模擬水循環的各個過程,這些過程主要包括:土壤蒸發E、地表截留蒸發Ec、蒸散發Et、側向熱通量L、感熱通量S、長波輻射Rl、短波輻射Rs、地表熱通量ζG、下滲i、滲透Q、徑流R和基流B
作為分散式水文模型,VIC模型具有一些顯著的特點,比如對於水循環過程,同時考慮水分收支和能量收支過程;同時考慮了積雪融雪及土壤凍融過程;同時考慮了冠層蒸發、葉叢蒸騰和裸土蒸發;同時考慮了地表徑流和基流兩種徑流成分的參數化過程;考慮了基流退水的非線性問題。對於次格線,分別考慮了地表植被類型的不均勻性,土壤蓄水容量的空間分布不均勻性和降水的空間分布不均勻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