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本書結合具體實例由淺入深、從易到難地講述了UG NX 9.0的基本知識,並介紹了UG NX 9.0在工程設計中的套用。本書按知識結構分為14章,包括UG NX 9.0基礎環境,UG NX 9.0基本操作,曲線操作,草圖繪製,實體建模,特徵建模,特徵操作,編輯特徵、信息和分析,曲面操作,裝配特徵,工程圖,齒輪泵設計綜合實例,運動仿真和
有限元分析等內容。
隨書光碟中包含了書中所有實例的源檔案或結果檔案,及主要實例操作過程的AVI視頻講解檔案。本書適合作為大、中專院校和培訓機構相關教程的教材和參考書,也可以作為從事機械設計、工業設計等專業的工程技術人員的學習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UG NX 9.0基礎環境 1
1.1 UG NX 9.0用戶界面 2
1.1.1 UG NX 9.0的啟動方法 2
1.1.2 UG NX 9.0中文版工作界面 2
1.2 選單 3
1.3 功能區 4
1.3.1 功能區選項卡的設定 4
1.3.2 功能區常用選項卡 5
1.4 系統的基本設定 6
1.4.1 環境設定 6
1.4.2 默認參數設定 7
1.5 UG NX 9.0參數首選項 8
1.5.1 “對象”首選項 8
1.5.2 “可視化”首選項 9
1.5.3 “可視化性能”首選項 14
1.5.4 “用戶界面”首選項 14
1.5.5 “選擇”首選項 15
1.5.6 “電子表格”首選項 16
1.5.7 “資源板”首選項 16
1.5.8 “草圖”首選項 16
1.5.9 “裝配”首選項 17
1.5.10 “建模”首選項 18
第2章 UG NX 9.0基本操作 21
2.1 視圖布局設定 22
2.1.1 布局功能 22
2.1.2 布局操作 23
2.2 工作圖層設定 24
2.2.1 圖層的設定 25
2.2.2 圖層的類別 25
2.2.3 圖層的其他操作 26
2.3 選擇對象的方法 26
第3章 曲線操作 29
3.1 曲線繪製 30
3.1.1 直線和圓弧 30
3.1.2 基本曲線 30
3.1.3 多邊形 33
3.1.4 拋物線 33
3.1.5 螺旋線 34
3.1.6 規律曲線 34
3.1.7 藝術樣條 35
3.1.8 文本 36
3.1.9 點 37
3.1.10 點集 37
3.2 派生曲線 39
3.2.1 相交曲線 39
3.2.2 截面曲線 41
3.2.3 抽取曲線 44
3.2.4 偏置曲線 46
3.2.5 在面上偏置 48
3.2.6 投影 49
3.2.7 鏡像 50
3.2.8 橋接 50
3.2.9 簡化 51
3.2.10 纏繞/展開 52
3.2.11 組合投影 52
3.3 曲線編輯 53
3.3.1 編輯曲線參數 53
3.3.2 修剪曲線 53
3.3.3 修剪角 55
3.3.4 分割曲線 55
3.3.5 拉長曲線 57
3.3.6 編輯圓角 57
3.3.7 編輯曲線長度 58
3.3.8 光順樣條 59
3.4 綜合實例──五角星 59
第4章 草圖繪製 63
4.1 草圖平面 64
4.2 草圖曲線 65
4.2.1 輪廓 66
4.2.2 直線 66
4.2.3 圓弧 66
4.2.4 圓 66
4.2.5 派生直線 67
4.2.6 圓角 67
4.2.7 矩形 67
4.2.8 擬合曲線 68
4.2.9 藝術樣條 68
4.2.10 橢圓 68
4.3 草圖操作 69
4.4 草圖約束 71
4.4.1 幾何約束 71
4.4.2 自動約束 72
4.4.3 顯示草圖約束 73
4.4.4 顯示/移除約束 73
4.4.5 自動判斷約束和尺寸 74
4.4.6 尺寸約束 74
4.4.7 轉換至/自參考對象 75
4.5 綜合實例──端蓋草圖 76
第5章 實體建模 78
5.1 基準建模 79
5.1.1 基準平面 79
5.1.2 基準軸 80
5.1.3 基準CSYS 81
5.2 拉伸 81
5.2.1 簡單拉伸 82
5.2.2 拔模拉伸 83
5.2.3 對稱拉伸 84
5.3 旋轉 85
5.3.1 簡單旋轉 85
5.3.2 角度旋轉 86
5.3.3 兩側旋轉 86
5.4 沿引導線掃掠 87
5.5 管道 88
5.5.1 多段管道 88
5.5.2 單段管道 88
5.6 長方體的創建 89
5.6.1 通過“原點和邊長”創建長方體 89
5.6.2 通過“兩點和高度”創建長方體 90
5.6.3 通過“兩個對角點”創建長方體 91
5.7 圓柱特徵的創建 91
5.7.1 通過“軸、直徑和高度”創建圓柱特徵 91
5.7.2 通過“圓弧和高度”創建圓柱特徵 92
5.8 圓錐特徵的創建 92
5.8.1 通過“兩個共軸的圓弧”創建圓錐特徵 93
5.8.2 通過“直徑和高度”創建圓錐特徵 93
5.8.3 通過“直徑和半角”創建圓錐特徵 94
5.8.4 通過“底面直徑、高度和半角”創建圓錐特徵 94
5.8.5 通過“頂面直徑、高度和半角”創建圓錐特徵 95
5.9 球特徵的創建 95
5.9.1 通過“圓弧”創建球特徵 96
5.9.2 通過“中心點和直徑”創建球特徵 96
5.10 GC工具箱 97
5.10.1 齒輪建模 97
5.10.2 彈簧設計 98
5.11 綜合實例──活動鉗口 99
第6章 特徵建模 102
6.1 孔 103
6.1.1 簡單孔 103
6.1.2 沉頭孔 104
6.1.3 埋頭孔 105
6.1.4 錐形孔 106
6.2 凸台 107
6.2.1 拔模凸台 107
6.2.2 圓柱凸台 108
6.3 腔體 109
6.3.1 常規腔體 110
6.3.2 圓柱形腔體 112
6.3.3 矩形腔體 113
6.4 墊塊 114
6.4.1 矩形墊塊 114
6.4.2 常規墊塊 116
6.5 鍵槽 117
6.5.1 矩形槽 117
6.5.2 球形端槽 120
6.5.3 U形槽 120
6.5.4 T型鍵槽 121
6.5.5 燕尾槽 122
6.6 槽 124
6.6.1 矩形槽 124
6.6.2 球形端槽 125
6.6.3 U形溝槽 126
6.7 綜合實例──機械臂小臂 126
第7章 特徵操作 135
7.1 布爾運算 136
7.1.1 求和 136
7.1.2 求差 137
7.1.3 求交 137
7.2 拔模角 138
7.2.1 “從平面或曲面”方式拔模 138
7.2.2 “從邊”方式拔模 139
7.2.3 “與多個面相切”方式拔模 139
7.2.4 “至分型邊”方式拔模 140
7.3 邊倒圓 141
7.3.1 簡單倒圓 141
7.3.2 可變半徑點倒圓 142
7.3.3 拐角倒角 143
7.4 倒斜角 144
7.4.1 “對稱”方式倒斜角 144
7.4.2 “非對稱”方式倒斜角 145
7.4.3 “偏置和角度”方式倒斜角 145
7.5 螺紋 146
7.5.1 符號螺紋 146
7.5.2 詳細螺紋 147
7.6 抽殼 147
7.6.1 移除面後再抽殼 148
7.6.2 對所有面抽殼 148
7.7 陣列特徵 149
7.7.1 線形陣列 149
7.7.2 圓形陣列 151
7.7.3 多邊形陣列 152
7.7.4 沿曲線陣列 153
7.8 鏡像特徵 154
7.9 綜合實例──機械臂基座 155
第8章 編輯特徵、信息和分析 163
8.1 編輯特徵 164
8.1.1 編輯特徵參數 164
8.1.2 編輯定位 164
8.1.3 移動特徵 164
8.1.4 特徵重排序 165
8.1.5 替換特徵 165
8.1.6 抑制/取消抑制特徵 166
8.1.7 移除參數 166
8.2 信息 166
8.2.1 樣條信息 167
8.2.2 B曲面信息 167
8.3 分析 167
8.3.1 幾何分析 167
8.3.2 曲線分析 170
8.3.3 曲面分析 172
8.4 綜合實例──機械臂轉動關節 174
第9章 曲面操作 182
9.1 曲面造型 183
9.1.1 點構造曲面 183
9.1.2 直紋面 184
9.1.3 通過曲線組 185
9.1.4 通過曲線格線 186
9.1.5 掃掠 187
9.1.6 片體縫合 189
9.1.7 橋接 190
9.1.8 延伸 191
9.1.9 規律延伸 192
9.1.10 偏置曲面 193
9.1.11 大致偏置 194
9.1.12 修剪片體 196
9.2 曲面編輯 197
9.2.1 X成形 197
9.2.2 I成形 198
9.2.3 更改邊 200
9.2.4 法向反向 201
9.2.5 曲面變換 201
9.3 綜合實例──風扇 202
第10章 裝配特徵 210
10.1 裝配概述 211
10.2 自底向上裝配 211
10.2.1 添加已存在組件 211
10.2.2 引用集 212
10.2.3 組件定位 213
10.3 自頂向下裝配 216
10.3.1 方法1 216
10.3.2 方法2 216
10.4 裝配爆炸圖 217
10.4.1 創建爆炸圖 217
10.4.2 自動爆炸組件 217
10.4.3 編輯爆炸圖 218
10.5 裝配排列 218
10.6 綜合實例──機械臂的裝配與爆炸 219
10.6.1 裝配機械臂 219
10.6.2 創建機械臂的爆炸圖 222
第11章 工程圖 224
11.1 工程圖概述 225
11.2 工程圖參數 225
11.2.1 注釋預設定 226
11.2.2 視圖預設定 227
11.3 圖紙操作 228
11.3.1 創建圖紙 228
11.3.2 編輯圖紙 228
11.4 創建視圖 229
11.4.1 添加基本視圖 229
11.4.2 添加投影視圖 230
11.4.3 添加局部放大圖 230
11.4.4 添加剖視圖 231
11.4.5 添加半剖視圖 232
11.4.6 摺疊剖視圖 232
11.4.8 斷開剖視圖 233
11.5 視圖編輯 234
11.5.1 對齊視圖 234
11.5.2 視圖相關編輯 234
11.5.3 定義剖面線 235
11.5.4 編輯剖面線 236
11.5.5 移動/複製視圖 237
11.5.6 更新視圖 237
11.5.7 視圖邊界 238
11.6 圖紙標註 238
11.6.1 標註尺寸 238
11.6.2 尺寸修改 240
11.6.3 注釋 240
11.6.4 基準特徵符號 241
11.6.5 標示符號 242
11.6.7 形位公差 243
11.7 綜合實例──軸工程圖 244
第12章 齒輪泵設計綜合實例 252
12.1 內六角螺釘 253
12.2 螺母 258
12.3 齒輪軸 263
12.4 齒輪 270
12.5 後端蓋 275
12.6 前端蓋 281
12.7 機座 286
12.8 齒輪泵裝配 294
12.9 創建裝配爆炸圖 300
12.10 齒輪泵工程圖 301
第13章 運動仿真 306
13.1 機構分析基本概念 307
13.1.1 機構的組成 307
13.1.2 機構自由度的計算 307
13.2 仿真環境 307
13.3 連桿與運動副 308
13.3.1 連桿 308
13.3.2 運動副 310
13.3.3 齒輪副 311
13.3.4 線纜副 312
13.4 創建約束 313
13.4.1 點線上上副 313
13.4.2 線線上上副 314
13.4.3 點在曲面上副 314
13.5 載荷 315
13.5.1 標量力 315
13.5.2 矢量力 316
13.5.3 標量扭矩 316
13.5.4 矢量扭矩 317
13.6 彈性連線 317
13.6.1 彈簧 317
13.6.2 阻尼 318
13.6.3 彈性襯套 319
13.7 接觸單元 319
13.7.1 2D接觸 319
13.7.2 3D接觸 320
13.8 解算方案 321
13.9 結果輸出 321
13.9.1 動畫 322
13.9.2 圖表 322
13.10 綜合實例 324
13.10.1 衝壓機構 324
13.10.2 自卸車斗 328
14.1 有限元分析過程 336
14.2 求解器和分析類型 337
14.2.1 求解器 337
14.2.2 分析類型 337
14.3 模型準備 337
14.3.1 理想化幾何體 338
14.3.2 移除幾何特徵 338
14.4 指派材料 338
14.5 添載入荷 339
14.6 添加約束 340
14.7 劃分格線 341
14.7.1 零維格線 341
14.7.2 一維格線 342
14.7.3 二維格線 342
14.7.4 三維四面體格線 343
14.8 單元操作與編輯 344
14.8.1 單元操作 344
14.8.2 單元編輯 347
14.9 創建解法並分析 349
14.9.1 解算方案 349
14.9.2 求解 349
14.9.3 分析作業監視器 350
14.10 後處理控制 350
14.10.1 後處理視圖 351
14.10.2 標識 352
14.10.3 動畫 353
14.11 綜合實例──電動機吊座結構分析 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