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carlet Letter (Dover Thrift Editions)》是1994年Dover Publications出版的圖書,作者是Nathaniel Hawthorne。
基本介紹
- 書名:The Scarlet Letter (Dover Thrift Editions)
- 作者:Nathaniel Hawthorne
- 出版社:Dover Publications
- 出版時間:1994年5月2日
- ISBN:9780486280486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
內容簡介
For nearly a century and a half, Hawthorne's masterpiece has mesmerized readers and critics alike. One of the greatest American novels, its themes of sin, guilt, and redemption, woven through a story of adultery in the early days of the Massachusetts Colony, are revealed with remarkable psychological penetration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human heart. New introductory Note.
作者簡介
霍桑開始是以短篇小說家著稱的,再檔少拒誠如第一個自覺地把短篇小說作為一種獨立的文學體裁併提出短篇小說創作理論的愛倫·坡(1809—1849)在《評霍桑的(複述的故事)》一文中所說:短篇小說的創作過程是由作家“精心設計了某種希冀的單一效果;於是他編制情節並將其連綴起來,以期在最大程度上達到預定的效果。”道汽墓美國堪稱短篇小說的王國,在開創這一體裁上,霍桑和愛倫·坡同樣功不可沒。
霍桑曾在作品中多次聲明,他寫的不是小說,而是“羅曼史”。用我民影戀們今天慣用的文學術語來說,就是他寫的不是現實主義小說而是浪漫主義小說。我們姑且不去爭論這樣分類的概括性與各自的定義,但無論如何嬸章跨,現實主義強調的是客觀描繪,浪漫主義則側重於主觀抒發。在霍桑看來,創作“羅曼史” 時,也就更可以隨心所欲地自由發揮作者的想像力,而不必拘泥於現實。他這樣做了,而且取得了成功,不愧是美國文學史上浪漫主義小說的開創者。
霍桑還進一步把他的“羅曼史”稱為全催“心理羅曼史”,這足見其對心理描寫的重視。他之所以重心理描寫,一方面固然受時代和宗教的影響,將精神和靈魂混為一談,認為靈魂既然有善惡,有愛恨,戀臘廈禁有罪孽,就應該揭示出來,以達懲惡揚善、頒愛抑恨的目的;但另一方面,人的行為舉止終有其心理依據,如不進行心理挖掘,人物只能停留在表象上,必然顯得膚淺。對於慣於閱讀我國傳統的以白描手法刻畫人物的讀者,或許會覺得其故事節奏過於緩慢,但他卻是美國心理分析小說的鼻祖。
愛默生在論述自然的本質時提出:“每一種自然現象都是某種精神現象的象徵物”;霍桑也認為,客觀物質世界僅僅是假象,其“靈性”才是本質。因此,在霍桑的作品中,一景一物都有其比喻象徵的含義。當年,英國作家威廉·朗格倫在《農夫彼爾斯》(1362)和約翰·班揚在《天路歷程》(1678—1684)這類宗教小說中,就曾把七大罪惡或人的品德變成具體人物登場。這種把抽象概念人格化並用來直接給人物命名的寫法顯然比臉譜化更為原始戒判籃和粗糙。霍桑的象徵比擬筆法卻另闢溪徑,況物寫景不僅配合抒情和渲染氣氛,簡直本身當真有“靈性”,成為故事的參與者,缺了便會顯出不足。這一手法當即為麥爾維爾所效法,經過愛倫·坡的推崇,轉而被法國的波德萊爾進一步發揚,遂開創了現代派文學的象徵主義流派。就此而論,稱霍桑是象徵主義的奠基人並不為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