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類型是古代錢幣,古代錢幣是中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次數:第一組
- 類型:古代錢幣
- 地方:中國
郵票圖案,郵票信息,郵票介紹,
郵票圖案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T65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
郵票信息
志編號 T65
版別 影雕套印
名稱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全套枚數 8
發行日期 1981-10-29
全套面值 1.70元
全套售價 1.70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
設計者 盧天驕
整版枚數 50(10×5)
圖序 票圖名稱 雕刻者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8-1 貨貝、銅貝 呼振源 0.04 30×40 P11.5×11 448.16
8-2 空首布 閻炳武 0.04 30×40 P11.5×11 540.16
8-3 “鬲”空首布 趙順義 0.08 30×40 P11.5×11 973.16
8-4 “安邑二釿”布 高品璋 0.08 30×40 P11.5×11 1220.16
8-5 “齊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22.16
8-6 “節墨之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17.16
8-7 “成白”刀 呼振源 0.60 30×40 P11.5×11 156.16
8-8 “共”圜錢 孫鴻年 0.70 30×40 P11.5×11 162.66
版別 影雕套印
名稱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全套枚數 8
發行日期 1981-10-29
全套面值 1.70元
全套售價 1.70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
設計者 盧天驕
整版枚數 50(10×5)
圖序 票圖名稱 雕刻者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8-1 貨貝、銅貝 呼振源 0.04 30×40 P11.5×11 448.16
8-2 空首布 閻炳武 0.04 30×40 P11.5×11 540.16
8-3 “鬲”空首布 趙順義 0.08 30×40 P11.5×11 973.16
8-4 “安邑二釿”布 高品璋 0.08 30×40 P11.5×11 1220.16
8-5 “齊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22.16
8-6 “節墨之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17.16
8-7 “成白”刀 呼振源 0.60 30×40 P11.5×11 156.16
8-8 “共”圜錢 孫鴻年 0.70 30×40 P11.5×11 162.66
志編號 T65 版別 影雕套印 名稱 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 全套枚數 8 發行日期 1981-10-29 全套面值 1.70元 | 全套售價 1.70元 發行機構 郵電部 印製機構 北京郵票廠 攝影者 設計者 盧天驕 整版枚數 50(10×5) |
圖序 票圖名稱 雕刻者 面值(元) 票規格(mm) 齒孔度數 發行量(萬) 8-1 貨貝、銅貝 呼振源 0.04 30×40 P11.5×11 448.16 8-2 空首布 閻炳武 0.04 30×40 P11.5×11 540.16 8-3 “鬲”空首布 趙順義 0.08 30×40 P11.5×11 973.16 8-4 “安邑二釿”布 高品璋 0.08 30×40 P11.5×11 1220.16 8-5 “齊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22.16 8-6 “節墨之法化”刀 李慶發 0.08 30×40 P11.5×11 1017.16 8-7 “成白”刀 呼振源 0.60 30×40 P11.5×11 156.16 8-8 “共”圜錢 孫鴻年 0.70 30×40 P11.5×11 162.66 |
郵票介紹
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於1981年10月29日和1982年2月12日發行兩套《中國古代錢幣》特種郵票,圖案內容均選自先秦時代的貨幣,從最早的貨貝開始,到秦始皇統一貨幣前為止,其中包括具有代表性的布幣、刀幣、蟻鼻錢和爰金、圜錢四大類,17種。
約在距今四千年前左右的夏商時代,原始社會即將解體,奴隸社會逐步形成,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品生產和交換範圍的逐步擴大,長期作為貴族裝飾品的天然貝殼開始充當實物貨幣的主要職能,這便是中國最早的一種貨幣,稱為“貨貝”。銅仿貝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金屬鑄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
春秋舊中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各地區自行鑄幣,當時貨幣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主要有下列四大類:(一)布幣。(二)刀幣。(三)蟻鼻錢和爰金。蟻鼻錢是江淮流域楚國地區的一種常用銅貨幣,流通量最大,因幣上文字頗像一個醜惡人面孔,故俗稱“鬼臉錢”或“鬼頭錢”。爰金是當時楚國流通的一種金幣,也是中國最早的金幣,含金量達98%。(四)圜錢。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全國幣制,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是“鎰”(二十兩);銅錢是下幣,單位是半兩,自此,方孔圜錢成為中國銅錢的固定形式,一直到清朝末年,沿用達二千多年之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之一。中國最早的紙幣應是宋代的“交子”。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使用人民幣,中國的貨幣才達到真正統一。人類社會的初期沒有商品交換,也沒有貨幣。在商品交換的初期,仍然是物物之間的交換,貨幣是交換日漸增多之後的產物。中國最早的一種貨幣,就是天然海貝。它以朋為單位,2系(串)10個或20個叫做1朋。在商周時代,海貝一直是重要的貨幣,但隨著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金屬開始取代海貝。從西周至戰國時期,金屬貨幣主要有布幣、蟻鼻錢、爰金、圜錢四種。秦統一中國後統一了幣制,這就是圓形的“半兩”錢。這種方孔圓錢奠定了中國後來各個朝代銅錢的基本形制,一直到清末,沿用達兩千多年之久。因而在中國也幽默地稱錢為“孔方兄”。
1981年10月29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這套郵票選取了八種先秦貨幣。
(8-1)圖案採用了海產貨貝和銅仿貝兩種古錢幣形象。海貝即海生的天然貝殼,是中國最早的實用貨幣。銅貝是仿海貝形狀的青銅鑄幣。 第一圖:《貨貝,銅貝》。商代使用的海貝及仿海貝形鑄造的銅質貝形貨幣,河南省安陽出土。
(8-2)圖案採用了春秋時期晉國使用的空首布。鏟形,聳肩,尖足,無文字。 第二圖:《空首布》。春秋時期晉國使用的鏟形貨幣,尖肩尖足無文字,山西省侯馬出土。
(8-3)圖案採用了春秋時期東周使用的鏟形貨幣,平肩橋足。“鬲”今山東濟南地區。 第三圖:《‘鬲’空首布》。春秋時期東周使用的鏟形貨幣,平肩撟足,河南省伊川出土。
(8-4)圖案採用了舊中國時期魏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圓肩橋足。“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地區。“釿”布幣單位。第四圖:《‘安邑二虸’布》。戰國時期魏國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地方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圓肩撟足。
約在距今四千年前左右的夏商時代,原始社會即將解體,奴隸社會逐步形成,由於社會生產力的不斷發展,商品生產和交換範圍的逐步擴大,長期作為貴族裝飾品的天然貝殼開始充當實物貨幣的主要職能,這便是中國最早的一種貨幣,稱為“貨貝”。銅仿貝是中國古代最早的金屬鑄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鑄幣之一。
春秋舊中國時期,由於諸侯割據,各地區自行鑄幣,當時貨幣種類繁多,形狀各異,主要有下列四大類:(一)布幣。(二)刀幣。(三)蟻鼻錢和爰金。蟻鼻錢是江淮流域楚國地區的一種常用銅貨幣,流通量最大,因幣上文字頗像一個醜惡人面孔,故俗稱“鬼臉錢”或“鬼頭錢”。爰金是當時楚國流通的一種金幣,也是中國最早的金幣,含金量達98%。(四)圜錢。秦始皇統一中國後,統一全國幣制,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是“鎰”(二十兩);銅錢是下幣,單位是半兩,自此,方孔圜錢成為中國銅錢的固定形式,一直到清朝末年,沿用達二千多年之久。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之一。中國最早的紙幣應是宋代的“交子”。直到新中國成立後,全國使用人民幣,中國的貨幣才達到真正統一。人類社會的初期沒有商品交換,也沒有貨幣。在商品交換的初期,仍然是物物之間的交換,貨幣是交換日漸增多之後的產物。中國最早的一種貨幣,就是天然海貝。它以朋為單位,2系(串)10個或20個叫做1朋。在商周時代,海貝一直是重要的貨幣,但隨著金屬冶煉技術的發展,金屬開始取代海貝。從西周至戰國時期,金屬貨幣主要有布幣、蟻鼻錢、爰金、圜錢四種。秦統一中國後統一了幣制,這就是圓形的“半兩”錢。這種方孔圓錢奠定了中國後來各個朝代銅錢的基本形制,一直到清末,沿用達兩千多年之久。因而在中國也幽默地稱錢為“孔方兄”。
1981年10月29日,為了反映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遺產,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中國古代錢幣(第一組)》特種郵票,全套8枚。這套郵票選取了八種先秦貨幣。
(8-1)圖案採用了海產貨貝和銅仿貝兩種古錢幣形象。海貝即海生的天然貝殼,是中國最早的實用貨幣。銅貝是仿海貝形狀的青銅鑄幣。 第一圖:《貨貝,銅貝》。商代使用的海貝及仿海貝形鑄造的銅質貝形貨幣,河南省安陽出土。
(8-2)圖案採用了春秋時期晉國使用的空首布。鏟形,聳肩,尖足,無文字。 第二圖:《空首布》。春秋時期晉國使用的鏟形貨幣,尖肩尖足無文字,山西省侯馬出土。
(8-3)圖案採用了春秋時期東周使用的鏟形貨幣,平肩橋足。“鬲”今山東濟南地區。 第三圖:《‘鬲’空首布》。春秋時期東周使用的鏟形貨幣,平肩撟足,河南省伊川出土。
(8-4)圖案採用了舊中國時期魏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圓肩橋足。“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地區。“釿”布幣單位。第四圖:《‘安邑二虸’布》。戰國時期魏國在安邑(今山西省夏縣)地方使用的鏟形貨幣,平首圓肩撟足。
(8-5和8-6)圖案均採用了戰國時期齊國在節墨(今山東省平度)地區使用的刀形貨幣。 第五圖:《‘齊法化刀’》。戰國時期齊國在齊城(今山東省臨淄)地方使用的刀形貨幣。第六圖:,‘節墨之法化’刀》。戰國時期齊國在節墨(今山東省平度)地方使用的刀形貨幣。
(8-7)圖案採用了戰國時期趙國及中山國鑄造的刀形貨幣。第七圖:《‘成白’刀》。戰國時期趙國(都城在邯鄲,即今河北省邯鄲)使用的刀形貨幣。
(8-8)圖案採用了戰國時期魏國鑄造的圓形貨幣。第八圖:《‘共’圜錢》。戰國時魏國在共(今河南省輝縣)地方使用的圓形貨幣,圓錢圓孔。
(8-7)圖案採用了戰國時期趙國及中山國鑄造的刀形貨幣。第七圖:《‘成白’刀》。戰國時期趙國(都城在邯鄲,即今河北省邯鄲)使用的刀形貨幣。
(8-8)圖案採用了戰國時期魏國鑄造的圓形貨幣。第八圖:《‘共’圜錢》。戰國時魏國在共(今河南省輝縣)地方使用的圓形貨幣,圓錢圓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