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形帛畫

T形帛畫

天界部分畫在帛畫上端最寬闊的地方。右上角畫有一輪紅日,日中有金烏,日下的扶桑樹間,還有8個太陽。左上角一彎新月,月上有蟾蜍和玉兔,月下畫著奔月的嫦娥。日、月之間,端坐著一個人首蛇身披髮的天帝,一條紅色的長尾自環於周圍,天上有一道天門,有守衛的門吏。另有神龍、神鳥和異獸相襯,顯得天界的威嚴和神聖。

2018年1月,在CCTV-3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中,由雷佳擔任辛追墓T形帛畫的“國寶守護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T形帛畫
  • 類別:畫作
  • 國家:中國
  • 現藏:湖南省博物館
流傳歷史,文物揭取,文物特徵,文物價值,歷史傳說,

流傳歷史

漢代盛行厚葬之風,人們都以為人死後的靈魂是不滅的,可以升入天界,封建統治階級更是希望死後能和生前一樣享受權勢和富貴,因此競相攀比,營造墓穴,雕繪墓壁,把陰間布置得如人間一般。他們在覆蓋棺槨的帛畫上,描繪出靈魂升天的情景和靈魂所生活的天界仙境,以寄託渴望成仙的遐想。雖然這類引魂升天的內容在戰國帛畫中就已出現,但想像力最豐富、表現色彩最浪漫的當屬在長沙馬王堆西漢墓中出土的一幅T形帛畫。
T形帛畫地下部分的巨人托舉大地T形帛畫地下部分的巨人托舉大地
1972年,在長沙市的東部地區發掘了三個西漢時期的墓葬,墓主人分別是:漢初長沙國丞相軑侯利蒼和他的夫人及其中的一個兒子。一號墓和三號墓分別出土了一幅T形帛畫,尤以一號墓的T形帛畫最為引人注目,這幅帛畫的外形猶如一個大寫的英文字母“T”字,遣策中稱它為“非衣”,因為它的外形“似衣而非衣”而得名。當時使用非衣,可能有兩種意思:一是招魂。早在戰國時代的楚國,就流行著為死者招魂的習俗。《招魂》中記載:“秦篝齊縷,鄭綿絡些”,指的就是用縷綿作成幡物,以招死者之魂。具有濃重的迷信色彩,出葬時,由專人舉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用以引魂升天。另一種意思是祝願死者的靈魂,穿了非衣,就將會像鳥一樣飛升上天。西漢初年,統治階級崇信黃老之術,求神仙,求長生不老。他們相信人死後可以成仙,象鳥一樣飛升上天。
一號墓T形帛畫出土情形一號墓T形帛畫出土情形
1972年4月25日晚上,發掘人員還在為黑地彩繪棺和朱地彩繪棺的出土興奮不已之際,又在第四層內棺蓋上,發現了一幅T形彩繪帛畫, 帛畫色彩絢麗,內容豐富。從北京請來的王予予專家連說這幅帛畫價值連城。2000多年前的帛畫,已經沒有韌性,既不能捲起,又不能摺疊,帛畫的畫幅大,要完整地揭取,難度較大,一時,大家都感到手足無措,有點無所適從。最後,經過研究,還是將外層的朱漆棺蓋蓋好,到第二天再動手取起。
2018年1月14日,T形帛畫登上《國家寶藏》湖南博物館篇,雷佳作為守護人。

文物揭取

帛畫的整個畫面呈“T”形,上寬下窄,通長205厘米,頂寬92厘米,末端寬47.7厘米,用三塊單層的棕色細絹拼成。中間是一長條整幅的絹,長條上部兩側,則用對開的三分之一長度的絹縫合。帛畫的頂端橫裹著一根竹竿,畫在單層上,上部和下部的兩個下角,都掛著用青色細麻線織成的筒狀繐帶。
這樣大幅的帛畫,怎樣能保證不損壞畫面,完整地揭取呢?確實棘手。首先,考慮到揭取時間不能過長,畫面彩繪暴露太長久,容易變色。揭取方案決定以後,就減弱了室內燈光強度,避免強光照射,帛畫顏色不易變色、絲質變脆。
T形帛畫天上部分的燭龍神T形帛畫天上部分的燭龍神
其次,揭取工具,絕對不能使用金屬之類的過硬的鑷子、刀片。我們自己加工,把竹片削得長度適宜,厚薄勻稱,並且颳得十分光滑,既便於操作,又不會傷及畫面。
揭取時,在微弱的燈光下,專家們憋住氣,用光滑的小竹片小心翼翼地將帛畫下端的兩個角,慢慢地挑起,待帛畫下端揭離並掀起一小段,旁邊等候著的兩個助手把卷好宣紙的一個圓筒輕輕地橫放到下面,隨著帛畫的掀起,圓筒卷著帛畫一小段一小段向前滾動,直到第二天凌晨三點多鐘,才將帛畫捲成一大捲筒。然後,再將帛畫鋪在墊著宣紙的三合板上,在帛畫上又另鋪幾層宣紙,宣紙上再蓋一塊三合板,捆綁固定,專人專車運回博物館。

文物特徵

畫面的下窄部分,上為人間下為地下。人間以玉璧為界劃分成上下兩層,上層是墓主人的升天,下層是對墓主人的祭祀。本圖是墓主人升天圖像。墓主人拄杖,面向西方,前有小吏迎接,後有侍從護送,很有氣魄。
T形帛畫人間部分T形帛畫人間部分
人間之下有一巨人赤身裸體,可能是地神,雙手舉起一白色平台。象徵著大地。平台之下,即古人通稱的水府(黃泉),巨人腳踏鯨鯢,胯下有蛇,使人感到陰沉昏暗。
整幅帛畫是繪製在一張褐色的絲絹上,它的內容分為三個部分。最上端描繪的是天國的景象:正上方坐著一位人首蛇身的神,他就是傳說中的燭龍神。傳說他的威力巨大,他的眼睛睜開就是白天,眼睛閉上便是黑夜,他還可以決定天氣的陰晴,風雨的起伏,簡直就是天國至高無上的主宰。在燭龍神的左邊有九個太陽棲息在一棵高大的扶桑樹上。在其中的一個又大又圓的太陽裡邊有一隻黑色的鳥,有學者認為它是我們的祖先在觀察太陽時所發現的日斑,也就是太陽黑子。其實,我們的先民對於太陽黑子的觀測,早在新石器時代末期就已經開始了,並且對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在公元前28年就已見於史料了,這也是世界上公認有關太陽黑子的最早記錄。自那時起,至公元1638年止,我國對太陽黑子的記載共有112次。在當時的記載中,太陽黑子被稱為“黑氣”、“黑子”或“烏”,其大小被描寫為“大如錢”、“大如卵”、如桃、如李等等,描繪得非常形象。燭龍神的右邊是對月宮的描繪,有一輪彎彎的月亮,在月亮的上面有一隻體形碩大的蟾蜍,蟾蜍口中含著一棵能治百病的百年靈芝。月亮之下,有一美麗的女子正托舉著月亮緩緩升起。在燭龍神的下方有兩個獸首人身的怪物分別騎在神馬飛黃上,手中牽繩向左右飛奔,繩子的另一頭扯著一個樂器——鐸,振鐸作響是歡迎升天之人的最高儀式。鐸下方是天門,天門分別由神豹和鬥神把守。
中部為人間世界:在華蓋下面,畫一老年貴夫人拄杖而立,她就是一號墓的主人辛追。你看她:體態肥胖豐滿,頭向前傾,背微駝曲,動作莊重緩慢,相當成功地刻劃了一個貴族婦女的形象。對於辛追夫人的形象描繪是採用了寫實的手法。在她的前邊有兩位戴劉氏長冠的男子在跪獻某物,後有三婢女相送。這是畫面的中心,也是作者著力描繪的重點。中部的下端,玉璧垂磬,彩帛帳幔分飄左右,其下則是辛追老夫人的家人,個個面色青藍,神色悲哀,仿佛在哀悼老夫人的逝去,但是先人已去,只能聽著頭頂這個呈八字形的磬奏出的哀樂。
最下部為地下部分:描繪了一個赤身裸體的地神――鯀,他正托舉著大地,腳下踩踏著兩條巨大的鰲魚,傳說中只有鯀才能穩住興風作浪的鰲魚,制止地震山崩的發生。地府中更有面目猙獰的怪狗和雙目圓睜的貓頭鷹,它們雖不吉利,卻能鎮壓地府中的妖魔不去侵擾老太太安靜的亡靈。

文物價值

帛畫的價值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
了解漢代及漢代以前的喪葬制度
一號墓T形帛畫上的辛追夫人一號墓T形帛畫上的辛追夫人
T形帛畫體現了古代葬制中關於安魂安魄的做法,形象而具體。《周禮》、《儀禮》和《禮記》中,都記載了有關喪葬的習俗和制度方面的細節。如《禮記》中就記載出殯時負責高舉魂幡,走到柩前的人叫做“復者”。所舉的幡,長沙楚墓曾有出土,僅知是導向死者升天,帛畫,畫幅小,只有墓主人或御龍或乘舟面向西方升天,到了漢代則有三界,內容複雜得多,表明了古人宗教信仰的不斷演進。
帛畫是一種繪畫藝術
T形帛畫的出現,說明漢代初期,具有民族特色,以毛筆作畫,無論從畫技,著色和布局方面分析,都已達到高超的水平。畫技閒熟,用筆自如。圖像生動,既有寫實又有虛設;著色多樣,除了單色,還有調色。對象不同,用色不一,布局更是巧妙。如天上、人間,地下的相隔,天上有天門標明,地下以平台為限,天地之間自然是人間。各界之中,都以典型事物凸顯其空間,不嫌蕪雜而有條理。特別是人間部分,墓主人形象顯著,主題突出,完全符合帛畫的用途,可以說,T形帛畫的藝術語言,已十分清楚。
T形帛畫上的九個太陽T形帛畫上的九個太陽
帛畫本身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傳統文化
僅以喪葬制度和繪畫藝術方面來說,喪葬制度,是在古代習俗上形成的,更具規範,漢代帛畫是魏晉中國畫的直接繼承,有了發展。逐漸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內容,至今仍有深遠影響。
漢人傳承前代的喪葬制度和傳統,認為人死後,附在人身的魂魄要與屍體離散。離散以後,成了野鬼,人便享受不到後人的祭祀,還會驚擾後人。因此,必須想方設法使離散的魂魄能夠回來附於屍體入葬墓內,葬制上叫做招魂復魄。招魂,便是製作招魂幡,讓遊魂識別幡上畫了墓主人形象,自己歸來。復魄,便是出殯前將靈柩在家停放數日,魄也能附體。一般做法是,靈柩停放在堂上,把畫妥的招魂幡,古人稱做銘旌,豎在柩前。出殯時,舉在柩前,一路引導到葬地,經過祭祀告別儀式,放在棺上。如果有多層棺,則放在最里的一層棺上,隨著下葬,這樣,魂隨幡,魄隨棺,同入墓內。T形帛畫就是一種招魂幡。招回的魂,得以升天,魄能入地為安,完成了後人的心愿。這種喪葬習俗,至今還能有所遺留。T形帛畫出土時,帛畫上端裹著一根竹竿,就是當時用來掛畫張舉的。
T形帛畫作為招魂幡在下葬時使用T形帛畫作為招魂幡在下葬時使用
這幅帛畫的內容極為豐富、複雜,從人間到天上、地下,從現實到幻想,從整體看,表現手法多樣而協調,正象用多種樂器合奏出的一首奇變而和諧的交響樂。同時,高度的裝飾風格和寫實手法相結合是這幅帛畫的一大特色。帛畫的內容很複雜,卻能夠處理得既分布全幅,十分飽滿,又互有聯繫,絲毫不覺得雜亂;既能夠突出某些主要內容,又有主有賓,花團錦簇,不顯孤立。表現了我國古代繪畫藝術的最高水平。在我國古代繪畫史上是難得一見的傑作,具有難以估量的藝術價值。
整幅帛畫把神話、想像和現實生活完美地統一起來,無處不體現了古人對天國的想像和追求永生的幻想,堪稱中華民族的藝術瑰寶!
另外,在墓中還出土有其它形制的帛畫。這些西漢帛畫的發現,不僅填補了漢畫的空白,使人們耳目為之一新,同時,它所達到的藝術成就又影響和造就著後世藝術家的崛起。

歷史傳說

古人認為天上的主宰是天帝,人首蛇身,十分怪異。多數學者認為這位天帝便是女媧。因為屈原在《楚辭·天問》中提到女媧在天上稱帝。古書考注中,也說“女媧人頭蛇身”,“女媧蛇身”。為什麼女媧能成為天帝呢?因為她補天有功。古代傳說月中有蟾蜍和玉兔。屈原寫的《楚辭·天問》中有“顧菟在腹”句,顧
T形帛畫上的月宮T形帛畫上的月宮
是蟾蜍,菟是兔子。帛畫上畫的是新月,所以只能把蟾蜍和兔子畫在月外,如果畫的是圓月,則都畫在月中。
日中所畫的金鳥是一隻黑色的神鳥,也叫做陽烏。據文獻傳說,太陽的運行,是這隻金烏馱著飛行運轉的。古人在太陽里畫上金鳥,意義更加明確。至於扶桑樹間的8個小太陽,那是上古天上有九日(也有十日之說)。焦禾稼,殺草木,天下百姓無所食。堯就命后羿射下八日。其用意無非是強調所畫界限是在天上空間,因為,射落的太陽是從天上掉下的。
古人認為天上仙境是在西方,也就是西天,西天是永恆的極樂世界。墓主人朝西行走,正是踏上了通天之道。
古代傳說“天圓地方”,大地是由鯨鰲馱著巨人托住,浮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之上。水府也另稱黃泉。漢代湖南境地屬於楚地,受楚文化影響,在帛畫上的故事,多採用楚地的習俗傳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