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lidWorks 2010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

SolidWorks 2010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

《SolidWorks2010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是2011年電子工業出版社飛思公司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成。

基本介紹

  • 書名:SolidWorks 2010中文版完全自學一本通
  • 作者:黃成
  • ISBN:978-7-121-12089-3
  • 定價:89.00元
  • 出版社:電子工業出版社飛思公司
  • 出版時間:2011年1月
  • 字數:1196.8千字
內容簡介,編輯推薦,目錄,

內容簡介

SolidWorks 2010版本在設計創新、易學易用性和提高整體性能等方面都得到了顯著的加強,包括增強了大裝配處理能力、複雜曲面設計能力,以及專門為中國市場的需要而進一步增強的國標(GB)內容等。
本書從軟體的基本套用及行業知識入手,以SolidWorks 2010軟體的模組和外掛程式程式的套用為主線,以實例為引導,按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方式,講解軟體的新特性和軟體操作方法,使讀者能快速掌握SolidWorks軟體的設計技巧。
對於SolidWorks軟體的基礎套用,本書內容講解得非常詳細。通過實例和方法的有機統一,使本書內容既有操作上的針對性,也有方法上的普遍性。本書圖文並茂,講解深入淺出、貼近工程,把眾多專業和軟體知識點有機地融合到每章的具體內容中。本書的體例結構生動而不澀滯,內容編排張弛有度,實例敘述實用而不浮泛,能夠開拓讀者思路,提高讀者閱讀興趣,使其掌握方法,提高對知識綜合運用的能力。通過對本書內容的學習、理解和練習,能使讀者真正具備SolidWorks設計者的水平和素質。
本書既可以作為高等院校機械、模具設計等專業的教材,也可作為對製造行業有濃厚興趣的讀者的自學教程。

編輯推薦

本書在編寫過程中得到了翔宇工作室的大力幫助,在此誠表謝意。翔宇工作室是專門從事CAD/CAM/CAE技術的研究、開發、諮詢及產品設計與製造服務的機構,並提供專業的SolidWorks、Pro/ENGINEER、UG、CATIA及AutoCAD等軟體的培訓及技術諮詢。
本書由黃成、曹立文和龍奎編著,參與編寫的還有陳剛、張文麗、郭偉、宋一兵、劉順、余成、張俊華、張忠林、劉國華、王玉甲、姜洪奎、於廣濱、張曉傑、趙秋玲、張蔚波、童桂英、範文利、呂志傑等,他們還為本書提供了大量的實例和素材。
感謝您選擇了本書,希望我們的努力對您的工作和學習有所幫助,也希望您把對本書的意見和建議告訴我們。

目錄

第1篇 基礎入門篇
第1章 SolidWorks 2010入門 3
1.1 了解SolidWorks 2010 3
1.1.1 SolidWorks的發展歷程 3
1.1.2 SolidWorks的功能概覽 4
1.2 安裝SolidWorks 2010 7
1.2.1 安裝步驟 8
1.2.2 產品激活 10
1.3 SolidWorks 2010用戶界面 10
1.3.1 選單欄 11
1.3.2 工具列 11
1.3.3 CommandManager(命令管理器) 12
1.3.4 設計樹 12
1.3.5 狀態欄 16
1.3.6 前導工具列 16
1.3.7 任務窗格 17
1.4 SolidWorks參考幾何體 20
1.4.1 基準面 20
1.4.2 基準軸 23
1.4.3 坐標系 25
1.4.4 點 25
1.5 SolidWorks環境配置 26
1.5.1 系統選項設定 26
1.5.2 管理工具列 27
1.6 SolidWorks幫助 29
1.7 SolidWorks指導教程 30
1.8 動手操練 31
1.9 本章小結 34
1.10 課後習題 34
第2章 熟悉SolidWorks 2010 35
2.1 SolidWorks 2010檔案管理 35
2.1.1 新建檔案 35
2.1.2 打開檔案 36
2.1.3 保存檔案 37
2.1.4 退出檔案 38
2.2 對象的選擇 39
2.2.1 對象的高亮顯示 39
2.2.2 對象選擇類型 40
2.2.3 對象選擇的命令執行方法 44
2.3 模型視圖的顯示與隱藏 47
2.3.1 縮放視圖 47
2.3.2 定向視圖 48
2.3.3 模型顯示樣式 50
2.3.4 顯示/隱藏項目 51
2.3.5 剖視圖 52
2.4 滑鼠的套用 53
2.4.1 滑鼠鍵的快捷套用 54
2.4.2 滑鼠筆勢 54
2.5 SolidWorks三重軸 56
2.5.1 三重軸 56
2.5.2 參考三重軸 57
2.6 注釋和控標 57
2.6.1 注釋 58
2.6.2 控標 58
2.7 Instant3D 58
2.7.1 生成和修改特徵 59
2.7.2 Instant3D標尺 62
2.7.3 活動剖切面 63
2.8 錄製與執行宏 64
2.8.1 新建宏 64
2.8.2 錄製/暫停宏 65
2.8.3 為宏指定快捷鍵和選單 65
2.8.4 執行宏與編輯宏 66
2.9 FeatureWorks 66
2.9.1 FeatureWorksde的特點 67
2.9.2 關閉和激活FeatureWorks 68
2.9.3 FeatureWorks的識別方法與類型 68
2.9.4 FeatureWorks的操作選項 71
2.9.5 FeatureWorks的選項設定 72
2.10 動手操練 74
2.10.1 滑鼠筆勢的套用 74
2.10.2 使用三重軸 76
2.10.3 使用Instant3D生成和修改特徵 78
2.11 本章小結 81
2.12 課後習題 82
第3章 草圖繪製 85
3.1 草圖概述 85
3.1.1 草圖繪製過程 85
3.1.2 草圖幾何狀態 86
3.1.3 草圖繪製模式 89
3.1.4 草圖中的快捷命令 90
3.1.5 草圖繪製原則 90
3.1.6 草圖環境配置 91
3.1.7 SolidWorks 2010草圖環境 93
3.2 草圖基本曲線 93
3.2.1 直線/中心線 93
3.2.2 圓/周邊圓 95
3.2.3 圓弧 97
3.2.4 橢圓/部分橢圓 99
3.3 草圖高級曲線 101
3.3.1 矩形 101
3.3.2 槽口曲線 104
3.3.3 多邊形 106
3.3.4 樣條曲線 107
3.3.5 拋物線 112
3.3.6 繪製圓角 113
3.3.7 繪製倒角 115
3.3.8 文字 116
3.4 3D草圖繪製 117
3.4.1 3D空間控標 118
3.4.2 3D直線 118
3.4.3 3D點 120
3.4.4 3D樣條曲線 121
3.4.5 曲面上的樣條曲線 121
3.4.6 3D草圖基準平面 122
3.5 動手操練 124
3.5.1 繪製角鐵草圖 124
3.5.2 繪製扳手草圖 127
3.5.3 繪製曲柄草圖 133
3.6 本章小結 136
3.7 課後習題 136
第4章 草圖編輯 139
4.1 草圖實體工具 139
4.1.1 剪裁實體 139
4.1.2 延伸實體 141
4.1.3 等距實體 141
4.1.4 鏡像實體 142
4.1.5 移動、複製、旋轉、縮放比例或伸展實體 143
4.1.6 陣列實體 147
4.2 草圖捕捉工具 149
4.2.1 草圖捕捉 150
4.2.2 快速捕捉 151
4.3 草圖幾何約束 151
4.3.1 幾何約束類型 152
4.3.2 添加幾何關係 152
4.3.3 顯示/刪除幾何關係 154
4.4 草圖尺寸約束 156
4.4.1 草圖尺寸設定 156
4.4.2 尺寸約束類型 163
4.4.3 尺寸修改 164
4.5 完全定義草圖 166
4.6 轉折線 168
4.7 修改草圖和修復草圖 169
4.7.1 修改草圖 169
4.7.2 修復草圖 170
4.8 動手操練 171
4.8.1 編輯法蘭草圖 171
4.8.2 繪製手柄支架草圖 174
4.8.3 繪製轉輪架草圖 178
4.9 本章小結 181
4.10 課後習題 181
第2篇 特徵建模篇
第5章 實體特徵建模 185
5.1 加材料特徵工具 185
5.1.1 拉伸凸台/基體 186
5.1.2 旋轉凸台/基體 188
5.1.3 掃描 189
5.1.4 放樣凸台/基體 191
5.1.5 邊界凸台/基體 192
5.2 減材料特徵工具 194
5.2.1 拉伸切除 194
5.2.2 異形孔嚮導 196
5.2.3 旋轉切除 197
5.2.4 掃描切除 198
5.2.5 放樣切除 199
5.2.6 邊界切除 201
5.3 動手操練 203
5.3.1 創建軸承底座 203
5.3.2 創建階梯軸 208
5.4 本章小結 213
5.5 課後習題 213
第6章 實體特徵輔助建模 215
6.1 編輯實體特徵 215
6.1.1 圓角 215
6.1.2 倒角 216
6.1.3 陣列工具 218
6.1.4 筋 222
6.1.5 拔模 223
6.1.6 抽殼 225
6.1.7 圓頂 227
6.1.8 鏡像 228
6.1.9 分割 230
6.1.10 刪除實體 231
6.2 特徵操作工具 233
6.2.1 Instant3D簡述 233
6.2.2 移動和複製實體 234
6.3 形變特徵 237
6.3.1 自由形 238
6.3.2 變形 240
6.3.3 壓凹 242
6.3.4 彎曲 244
6.3.5 包覆 246
6.4 扣合特徵 247
6.4.1 裝配凸台 248
6.4.2 彈簧扣 248
6.4.3 彈簧扣凹槽 249
6.4.4 通風口 250
6.4.5 唇緣/凹槽 251
6.5 動手操練 253
6.6 本章小結 259
6.7 課後習題 259
第7章 曲線、曲面特徵建模 261
7.1 曲線設計工具 261
7.1.1 分割線 261
7.1.2 投影曲線 264
7.1.3 組合曲線 266
7.1.4 通過XYZ點的曲線 267
7.1.5 通過參考點的曲線 268
7.1.6 螺旋線/渦狀線 269
7.2 基本曲面設計工具 272
7.2.1 拉伸曲面 272
7.2.2 旋轉曲面 274
7.2.3 掃描曲面 275
7.2.4 放樣曲面 278
7.2.5 邊界曲面 279
7.2.6 平面區域 281
7.3 高級曲面設計工具 283
7.3.1 圓角曲面 283
7.3.2 等距曲面 283
7.3.3 延展曲面 284
7.3.4 填充曲面 285
7.3.5 中面 286
7.4 編輯曲面工具 287
7.4.1 延伸曲面 287
7.4.2 剪裁曲面 288
7.4.3 解除剪裁曲面 289
7.4.4 縫合曲面 290
7.4.5 移動/複製曲面 291
7.4.6 刪除面 292
7.4.7 替換面 292
7.5 動手操練 293
7.6 本章小結 301
7.7 課後習題 302
第8章 裝配體建模 305
8.1 裝配概述 305
8.1.1 計算機輔助裝配 305
8.1.2 了解SolidWorks裝配術語 306
8.1.3 裝配環境的進入 307
8.2 開始裝配體 308
8.2.1 插入零部件功能 310
8.2.2 配合 312
8.3 控制裝配體 317
8.3.1 零部件的陣列 317
8.3.2 零部件的鏡像 319
8.3.3 移動或旋轉零部件 321
8.4 布局草圖 323
8.4.1 布局草圖的功能 323
8.4.2 布局草圖的建立 323
8.4.3 基於布局草圖的裝配體設計 324
8.5 裝配體檢測 325
8.5.1 間隙驗證 325
8.5.2 干涉檢查 327
8.5.3 孔對齊 327
8.6 控制裝配體的顯示 328
8.6.1 顯示或隱藏零部件 328
8.6.2 孤立 330
8.7 其他裝配體技術 331
8.7.1 智慧型扣件 331
8.7.2 智慧型零部件 333
8.7.3 裝配體直觀 334
8.8 大型裝配體的簡化 335
8.8.1 零部件顯示狀態的切換 335
8.8.2 零部件壓縮狀態的切換 335
8.8.3 SpeedPak 336
8.9 爆炸視圖 337
8.9.1 生成或編輯爆炸視圖 337
8.9.2 添加爆炸直線 339
8.10 動手操練 340
8.10.1 自上而下裝配設計 340
8.10.2 自下而上裝配設計 349
8.11 本章小結 357
8.12 課後習題 357
第9章 工程圖設計 359
9.1 工程圖概述 359
9.1.1 設定工程圖選項 360
9.1.2 建立工程圖檔案 361
9.2 標準工程視圖 363
9.2.1 標準三視圖 363
9.2.2 模型視圖 364
9.2.3 相對視圖 365
9.2.4 預定義的視圖 365
9.3 派生的工程視圖 366
9.3.1 投影視圖 366
9.3.2 輔助視圖 367
9.3.3 局部視圖 368
9.3.4 剪裁視圖 369
9.3.5 斷開的剖視圖 370
9.3.6 斷裂視圖 370
9.3.7 剖面視圖 371
9.3.8 旋轉剖視圖 372
9.4 工程圖示注 373
9.4.1 尺寸標註 373
9.4.2 註解的標註 377
9.4.3 材料明細表 380
9.5 工程圖的操縱與顯示 380
9.5.1 操縱視圖 380
9.5.2 工程視圖的隱藏和顯示 383
9.6 列印工程圖 383
9.6.1 為單獨的工程圖紙指定設定 384
9.6.2 列印整個工程圖圖紙 384
9.7 動手操練 384
9.8 本章小結 393
9.9 課後習題 394
第3篇 實用功能篇
第10章 產品測量與分析 399
10.1 模型測量 399
10.1.1 設定單位/精度 400
10.1.2圓弧/圓測量 401
10.1.3 顯示XYZ測量 402
10.1.4 面積與長度測量 402
10.1.5 零件原點測量 403
10.1.6 投影測量 403
10.2 質量屬性與剖面屬性 404
10.2.1 質量屬性 404
10.2.2 剖面屬性 406
10.3 感測器 407
10.3.1 生成感測器 407
10.3.2 感測器通知 409
10.3.3 編輯、壓縮或刪除感測器 410
10.4 實體分析與檢查 410
10.4.1 特徵統計 410
10.4.2 檢查實體 411
10.4.3 輸入診斷 412
10.4.4 幾何體分析 414
10.4.5 拔模分析 415
10.4.6 厚度分析 416
10.5 面分析與檢查 418
10.5.1 誤差分析 418
10.5.2 斑馬條紋 420
10.5.3 曲率分析 421
10.5.4 底切分析 421
10.5.5 分型線分析 423
10.6 動手操練 423
10.6.1 模型的測量 423
10.6.2 模型檢查與診斷 428
10.6.3 產品模具分析與修改 432
10.7 本章小結 436
10.8 課後習題 436
第11章 渲染設計 439
11.1 渲染概述 439
11.1.1 認識渲染 439
11.1.2 SolidWorks PhotoWorks簡介 440
11.1.3 啟動PhotoWorks外掛程式 441
11.1.4 PhotoWorks 選單及工具條 441
11.2 基本渲染 442
11.2.1 渲染的基本步驟 442
11.2.2 使用渲染嚮導 442
11.2.3 外觀 444
11.2.4 布景 449
11.3 光源與相機 452
11.3.1 光源類型 452
11.3.2 相機 455
11.4 貼圖 460
11.4.1 從任務窗格添加貼圖 460
11.4.2 從PhotoWorks添加貼圖 460
11.5 渲染 463
11.5.1 完全渲染 464
11.5.2 渲染到檔案 464
11.5.3 渲染區域 465
11.5.4 渲染最後區域 466
11.5.5 渲染選擇 466
11.6 動手操練 466
11.6.1 渲染電燈泡 467
11.6.2 渲染籃球 474
11.6.3 渲染燒水壺 481
11.7 本章小結 485
11.8 課後習題 485
第12章 鈑金設計 489
12.1 鈑金設計概述 489
12.1.1 鈑金分類 489
12.1.2 鈑金加工工藝流程 490
12.1.3 鈑金結構設計注意事項 490
12.2 SolidWorks 2010 鈑金設計工具 491
12.3 鈑金法蘭設計 492
12.3.1 基體法蘭/薄片 492
12.3.2 邊線法蘭 497
12.3.3 斜接法蘭 499
12.4 折彎鈑金體 501
12.4.1 繪製的折彎 501
12.4.2 褶邊 503
12.4.3 轉折 505
12.4.4 展開 508
12.4.5 摺疊 508
12.4.6 放樣折彎 509
12.5 鈑金成形工具 511
12.5.1 使用成形工具 511
12.5.2 編輯成形工具 512
12.5.3 創建新成形工具 513
12.6 編輯鈑金特徵 516
12.6.1 切除-拉伸 516
12.6.2 邊角-剪下 517
12.6.3 閉合角 519
12.6.4 斷開邊角 520
12.6.5 將實體零件轉換成鈑金件 521
12.6.6 鈑金設計中的鏡像特徵 522
12.7 動手操練 523
12.7.1 五邊形盒設計 523
12.7.2 異形漏斗設計 525
12.7.3 MPO配線模組設計 527
12.7.4 ODF單元箱主體設計 530
12.8 本章小結 534
12.9 課後習題 535
第13章 焊件設計 537
13.1 焊件設計概述 537
13.2 焊件特徵工具與命令 538
13.2.1 “焊件”工具列 538
13.2.2 “焊件”工具條 538
13.2.3 “焊件”選單 538
13.3 焊件特徵工具的套用 538
13.3.1 焊件 539
13.3.2 結構構件 539
13.3.3 生成自定義結構構件輪廓 541
13.3.4 剪裁/延伸 542
13.3.5 頂端蓋 543
13.3.6 角撐板 545
13.3.7 圓角焊縫 547
13.4 焊件切割清單 549
13.4.1 更新切割清單 549
13.4.2 排除特徵至清單外 549
13.4.3 將焊件切割清單插入工程圖 550
13.4.4 配置焊件切割清單 551
13.4.5 自定義焊件切割清單屬性 551
13.4.6 焊件工程圖 551
13.4.7 生成子焊件 552
13.5 裝配體中添加焊縫 553
13.5.1 焊接類型 553
13.5.2 焊縫的頂面高度和半徑 553
13.5.3 焊縫結合面 554
13.5.4 創建焊縫 554
13.6 動手操練 556
13.6.1 小方凳設計 556
13.6.2 鞋架設計 559
13.6.3 鐵門設計 561
13.7 本章小結 565
13.8 課後習題 565
第14章 模具設計 567
14.1 模具設計基礎 567
14.1.1 模具種類與結構 568
14.1.2 基於數位化的模具設計與製造流程 570
14.1.3 模具設計注意事項 571
14.2 IMOLD V10模具設計外掛程式 572
14.2.1 IMOLD特徵 572
14.2.2 IMOLD設計流程 574
14.2.3 IMOLD工具條 574
14.2.4 IMOLD相關術語 575
14.3 模具設計前期準備過程 576
14.3.1 輸入模型 576
14.3.2 數據準備 577
14.3.3 拔模分析 578
14.4 項目管理 580
14.4.1 新項目 581
14.4.2 項目存儲 582
14.4.3 打開項目 583
14.4.4 關閉項目 583
14.4.5 編輯項目 583
14.4.6 複製項目 583
14.5 型芯/型腔設計 584
14.5.1 分型線設計 584
14.5.2 分型面設計 586
14.5.3 側型芯分型面設計 587
14.5.4 面工具 588
14.5.5 創建型腔/型芯鑲塊 592
14.5.6 複製曲面 593
14.6 模腔布局 594
14.6.1 模腔布局類型與方向 595
14.6.2 模腔數量 595
14.7 澆注系統設計 596
14.7.1 澆注系統設計概述 596
14.7.2 澆口設計 598
14.7.3 流道設計 600
14.8 模架設計 601
14.9 頂出系統設計 604
14.9.1 頂桿設計 605
14.9.2 滑塊設計 606
14.9.3 內抽芯(斜頂)設計 608
14.10 冷卻系統設計 609
14.11 動手操練 610
14.11.1 模具設計準備過程 611
14.11.2 型芯與型腔設計 615
14.11.3 澆注系統設計 623
14.11.4 模具模架設計 626
14.11.5 頂出系統設計 628
14.11.6 載入模具標準件 634
14.12 本章小結 635
14.13 課後習題 636
第15章 管道與管筒設計 637
15.1 Routing概述 637
15.1.1 Routing外掛程式的套用 637
15.1.2 檔案命名 638
15.1.3 關於管道設計的術語 638
15.2 線路點與連線點 640
15.2.1 線路點 640
15.2.2 連線點 640
15.3 管道與管筒設計的相關設定 643
15.3.1 管道步路選項設定 643
15.3.2 通過拖/放來開始 644
15.3.3 繪製3D草圖(手動步路) 645
15.3.4 自動步路 646
15.3.5 開始步路 647
15.3.6 編輯線路 648
15.3.7 更改線路直徑 649
15.3.8 覆蓋層 650
15.4 零部件設計 651
15.4.1 設計庫零件 651
15.4.2 管道和管筒零件設計 652
15.4.3 彎管零件設計 654
15.4.4 法蘭零件 655
15.4.5 變徑管零件 656
15.4.6 其他附屬檔案零件 656
15.5 動手操練 657
15.5.1 管道設計 657
15.5.2 管筒設計 662
15.6 本章小結 665
15.7 課後習題 665
第4篇 綜合套用篇
第16章 SolidWorks在機械零件設計中的套用 669
16.1 軸套類零件設計 669
16.2 盤蓋類零件設計 674
16.3 叉架類零件設計 678
16.4 箱體類零件設計 682
16.5 本章小結 688
第17章 SolidWorks在產品造型設計中的套用 689
17.1 天際飛行器設計 689
17.1.1 造型設計 690
17.1.2 渲染設計 695
17.2 機車頭盔設計 698
17.2.1 造型設計 698
17.2.2 渲染設計 706
17.3 本章小結 709
第18章 SolidWorks在裝配設計中的套用 711
18.1 合頁裝配設計 711
18.2 切割機工作部裝配設計 717
18.3 本章小結 724
第19章 SolidWorks在鈑金零件設計中的套用 參見光碟
19.1 斜坡頂蓋設計 參見光碟
19.2 光纜終端盒抽屜設計 參見光碟
19.3 寬頻箱左門設計 參見光碟
19.4 防水配線箱箱體設計 參見光碟
19.5 本章小結 參見光碟
第20章 SolidWorks在模具設計中的套用 參見光碟
20.1 風扇葉分模 參見光碟
20.2 手機殼分模 參見光碟
20.3 本章小結 參見光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