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rock

school of rock

《搖滾學校》是2003年上映的美國喜劇音樂影片,故事講述的是搖滾樂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費恩年過三十仍然一事無成。窮困潦倒的杜威聽說本地要舉辦“樂隊大戰”比賽,剛好又湊巧聽見附近私立學校一個吉他神童的精彩演奏,他決定組建樂隊參加比賽。

基本介紹

  • 導演:理察·林克萊特
  • 編劇:麥克·懷特
  • 主演:理察·林克萊特,瓊·庫薩克,莎拉·席維曼
  • 出品公司:派拉蒙影業Paramount Pictures
  • 中文名:搖滾學校
  • 外文名:school of rock
  • 出品時間:2003年
  • 製片地區:美國
  • 類型:喜劇,音樂
  • 片長:110分鐘
  • 上映時間:2003年10月3日
  • 級別:PG-13(粗口笑話和毒品涉及)
劇情簡介,製作相關,主角- 傑克·布萊克,編劇 - 麥克·懷特,幕後花絮,相關評論,

劇情簡介

搖滾樂主唱和吉他手杜威·費恩(傑克·布萊克飾)已經年過30,除了一大疊和各種樂隊的不成功合作記錄和一個搖滾巨星的夢想外一無所有。一天,杜威又被一支重金屬樂隊踢出門外,而回到公寓,室友和老友內德·斯尼勃利(麥克·懷特飾)的女友帕蒂(莎拉·席維曼飾)又對他下了最後通牒:要么付清房租,要么立刻走人。一籌莫展的杜威在四處閒逛時聽見收音機中說本地要舉行一場盛大的“樂隊大戰”比賽,優勝者將獲得一筆豐厚的獎金。然後他又湊巧聽見了一所私立學校孩子們的管弦樂演出,其中一個叫YUKI的吉他神童的表現深深震動了他……
於是杜威在學校給內德打電話請他來代課時(內德是前搖滾樂手和現代課老師)冒充了朋友的身份,從而成為了那所極端保守學校的五年級代課老師。這裡的孩子們個個敏感早熟,整天考慮的是將來要上常青藤的哪所盟校,是當醫生還是律師。孩子們看著這個舉止詭異的老師眼神中充滿了嘲笑和迷惑,他本該給他們上地理和數學,現在卻在黑板前面大講特講重金屬樂隊齊柏林飛船和吉他聖人傑米·亨得里斯。
不知不覺間,杜威開始沉迷於做老師的感覺,這個一直以來的失敗者忽然發現在他的生命中充滿魔法。而他的自由散漫的生活態度,他的熱情和音樂天分也很快對那些小大人們產生了影響,他們開始變得生氣勃勃,同時開始審視自己,他們開始認真探究自己不被學校鼓勵的另外一面,並且考慮一些盛大灼熱的夢想。終於,杜威開始對孩子們進行初步搖滾樂訓練,儘可能的發揮每個人的才能把他們組成一支小型的搖滾樂隊,並準備帶他們去參加“樂隊大戰”的比賽。
隨著比賽日期的臨近,杜威也面對著越來越多的問題,他真的能夠說服保守的女校長和那些完全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們碰搖滾樂的家長們么?他真的能帶領樂隊獲得比賽的優勝,從而解決自己的經濟困境,並重新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搖滾樂手么?

製作相關

主角- 傑克·布萊克

如果你了解傑克·布萊克,就一定會發現他在《搖滾校園》中扮演的杜威·費恩和他本人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布萊克和費恩都是樂隊主唱、詞曲作者和吉他手,前者組建了TenaciousD樂隊,後者組建了NoVacancy樂隊,只是費恩沒有布萊克幸運,被自己的樂隊掃地出門。搖滾樂是布萊克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對於費恩來說,搖滾樂是他的唯一。

編劇 - 麥克·懷特

麥克·懷特曾在布萊克的隔壁住了3年,他一直想創作一部適合表現布萊克獨特個性的劇本。“傑克是一名偉大的演員和出色的音樂人,非常適合演繹非傳統派角色。他就像造出朱古力工廠的威利·旺卡一樣,有些神經質卻滿腦袋奇思妙想。我一直有讓他同孩子們同台表演的想法。”
布萊克的喜劇風格和懷特的巧妙劇本已經足以讓《搖滾校園》完全超越傳統喜劇,而導演理察·林克萊特的加盟更為影片錦上添花。林克萊特曾在90年代初期拍攝獨立片佳作《年少輕狂》和《都市浪人》 ,他一向對深受搖滾樂影響的電影很感興趣。“我是傑克的超級冬粉,他的表演和音樂都讓我著迷,”林克萊特說,“他扮演的費恩是一位在苦苦掙扎的音樂人,為實現夢想幾乎竭盡全力,這讓我想起自己初涉影壇的艱難時期。”
布萊克說:“理察賦予影片以真實、誠懇與可信。最重要的是,他能恰到好處的控制我,因為我總是過於激進,所以當我越發狂熱時,他總能將我拉回現實。”

幕後花絮

想像一下,當《死亡詩社》遇上《幼稚園特警》,一切會變成什麼樣子? 死氣沉沉的學校,熱情四射的老師,這一切都讓我們忍不住想起著名的《死亡詩社》,來自“FILM HOBBIT”的評論就指出:“兩者最大的不同就是,羅賓·威廉士的文學小資形象這回換成了一個看起來亂七八糟的搖滾青年。”不過,也如評論所說,《搖滾校園》完全是一部“傑克·布萊克的電影,他的幽默和表演方式決定了整部片子的走向。” 生於加拿大艾德蒙頓的傑克·布萊克今年31歲,於1992年正式進入演藝圈,在拍攝了《高保真》、《全民公敵》、《庸人哈爾》等一系列電影的同時,他還是一名真正的搖滾樂愛好者,是一支二人搖滾組合“頑強的D”的主唱。《搖滾校園》中的主題音樂和插曲,都是由他和他的搖滾樂隊拍檔凱勒·蓋斯合作完成。
傑克·布萊克並非是好萊塢大名鼎鼎的一線男星,但他現在已經被視為著名喜劇演員約翰·貝魯西的衣缽傳人,不見得獨挑大樑,但絕對引人注目。布萊克在《搖滾校園》中的表現,被視為能與約翰·貝魯西在《布魯斯兄弟》和《動物之家》中的卓越表現相提並論。評論界指出:“在某些方面,他們倆都具有一樣的特質,比如卓著的喜劇天分,對音樂強有力的體察之心,以及敏感富有吸引力的個性特徵,這些都使他們能夠輕而易舉的把握角色,並使他們的角色成為劇情的主導。”
在影片的試映會上,很多搖滾界知名人士被邀出席,在看過電影之後,他們紛紛發表了對電影的看法。重金屬大拿奧茲·奧斯朋(Ozzy Osbourne)表示這片子讓他熱血沸騰:“他們也許真的應該在學校中開設搖滾課,至少可以教點初步知識,我一直就說,保持音樂的生命力是最重要的……”而迷幻教祖格拉漢·納什(Graham Nash)則說,雖然自己在13歲起就作為一個音樂人登台亮相,但回溯一路走來的經歷,他想那個時候如果真的遇到杜威這樣的老師,也許他能夠多學到很多。
曾將麥可·傑克遜的Beat It改編成Eat It,把麥當娜的Like A Virgin變身為Like A Surgeon的搞怪藝人Weird Al則是徹頭徹尾地表現出了對傑克·布萊克的崇拜之情,他說,“我就是為了他才來看這部片子的,我是他的瘋狂崇拜者,這部電影的音樂充滿了‘頑強的D’的風格,真是太棒了!”

相關評論

《搖滾學校》是這樣的一部電影,即便是只聽過小甜甜的音樂苦手,這部片子也能讓你充分地感受搖滾的樂趣;但如果你對歐美搖滾瞭若指掌的話,本片也不會給你留下任何可以挑出毛病的破綻,相反,你獲得的樂趣還會更多一些。
這部片子基本上就是Jack Black一個人的電影,這個胖傢伙一個人幾乎霸占了全片的所有鏡頭。喜歡看耍寶的人絕對不會感到失望,Black的表演一如既往,不會讓你的面部神經放鬆的。但喜感只是我以前看這部片子對Black的第一印象,這次重看《搖滾學校》,忽然發覺了一些不太一樣的東西。Black一個人在電桿上貼徵集樂隊成員受到的嘲笑場景、他鼓勵怯場的胖姑娘找回自信的場景,那種投入的表演,沒有相似的生活經歷是演不出來的。Black就像是一名香港式的演員,比如黃秋生,在諸多客觀條件的枷鎖限制下仍舊努力地綻放自己的光彩。用這樣的感覺來看待他的表演,最後在現場演奏的投入也隨之變得更加動人。
喜歡經典搖滾的朋友們不會不喜歡這部片子,首先一聽Smoke on the Water那三個有力的和弦,基本上搖滾的范兒就放在那兒了。經常看不起商業片中對考據考證方面的朋友們,在這部片子裡也找不到破綻:片中只有兩秒鏡頭的一塊搖滾歷史的黑板板書,基本已經完美地總結了歐美搖滾著名樂隊的風格承接。這塊板書沒聽過十年以上的搖滾的人是寫不出來的。後來GOOGLE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這塊板書就是Black自己寫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其實除了這些形式上的東西之外,這部片子真正用淺近的方式告訴了觀眾到底什麼是搖滾,這是一部套著商業片枷鎖片子最難能可貴的地方。
片中那首名為“搖滾學校”的歌詞,最重要的兩句是:搖滾沒有規則,搖滾沒有節奏,如果你還是有所顧慮,那么你最好還是按時去上課吧。 搞定了這兩句,就搞定了什麼是搖滾。
看這部片子時,常常會想到當年狗熊留著長發戴著金屬手鍊,背著吉他四處訪友的青春。其實我很像片中的納德,知道自己該做什麼,而且也在幸福地生活著,只是,心的深處,仍然留著一個站在舞台上肆意狂放的搖滾夢想。雖然現在這樣的夢想很少會專門去想起,但也永遠不會忘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