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QL Server實用簡明教程(第二版)

SQL Server實用簡明教程(第二版)

SQL Server實用簡明教程(第二版)是2008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閃四清。

基本介紹

  • 書名:SQL Server實用簡明教程(第二版)
  • 作者:閃四清
  • ISBN:9787302113355
  • 定價:35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年4月3日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全面講述了MicrosoftSQLServer關係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基本原理和技術。全書共分19章,全面介紹了MicrosoftSQLServer的基本概念、安裝和配置技術、安全性管理、資料庫和資料庫對象管理、索引技術、數據操縱技術、備份和恢復技術、完整性技術、數據複製技術、數據互操作性技術、性能監視和調整技術、Transact-SQL語言等內容。本書內容詳實,示例豐富,結構合理,語言簡潔流暢。它面向資料庫初學者,可作為各種資料庫培訓班的培訓教材、高等院校的資料庫教材以及各種資料庫開發人員的參考書。

目錄

第1章 SQL Server概述 1
1.1 概述 1
1.1.1 OLTP和OLAP 1
1.1.2 客戶機/伺服器體系結構 3
1.1.3 服務和實例 4
1.2 集成性 5
1.2.1 與作業系統的集成 5
1.2.2 與Windows 2000系統的集成 6
1.2.3 與其他應用程式的集成 7
1.3 資料庫和資料庫對象 8
1.3.1 資料庫的類型 8
1.3.2 資料庫對象 9
1.3.3 引用SQL Server系統的對象 10
1.3.4 系統表 11
1.3.5 元數據檢索 14
1.4 安全性 17
1.4.1 login認證 17
1.4.2 資料庫用戶帳戶和角色 17
1.4.3 許可驗證 18
1.5 應用程式的開發過程 18
1.5.1 管理資料庫 18
1.5.2 資料庫套用架構 19
1.5.3 資料庫應用程式開發步驟 21
1.6 本章小結 22
1.7 思考和練習 23
第2章 安裝SQL Server系統 24
2.1 預備工作 24
2.1.1 Microsoft SQL Server的版本 24
2.1.2 產品的平台要求 25
2.1.3 安裝前的規劃 27
2.2 安裝過程 28
2.3 驗證系統是否安裝成功 37
2.3.1 查看“開始”選單中的程式組 38
2.3.2 查看Microsoft SQL Server的服務 38
2.3.3 查看系統資料庫和樣本資料庫 40
2.3.4 查看檔案的位置 40
2.4 本章小結 41
2.5 思考和練習 42
第3章 配置伺服器和網路 43
3.1 系統安裝後的安全檢查和設定 43
3.2 註冊伺服器 45
3.3 配置伺服器 50
3.3.1 伺服器選項 51
3.3.2 使用sp_configure配置選項 53
3.3.3 使用SQL Server Enterprise Manager配置伺服器 54
3.4 配置網路連線 62
3.4.1 網路庫和網路協定 62
3.4.2 配置網路連線 63
3.4.3 配置網路連線的建議 65
3.5 本章小結 66
3.6 思考和練習 66
第4章 管理安全性 68
4.1 身份驗證模式和身份驗證方式 68
4.1.1 基本概念 68
4.1.2 Windows身份驗證模式 69
4.1.3 混合身份驗證模式 70
4.2 管理login帳戶 70
4.2.1 login帳戶的概念 70
4.2.2 管理login帳戶 71
4.3 管理user帳戶 77
4.3.1 user帳戶管理 77
4.3.2默認的user帳戶 79
4.4管理角色 80
4.4.1角色的概念 80
4.4.2固定伺服器角色 80
4.4.3固定資料庫角色 82
4.4.4用戶自己定義的角色 84
4.4.5應用程式角色 86
4.5管理許可 88
4.5.1許可的概念和類型 88
4.5.2授予、收回和否定許可 90
4.5.3查看安全信息 95
4.6規劃SQLServer系統的安全性 97
4.7本章小結 98
4.8思考和練習 98
第5章管理資料庫檔案 100
5.1概述 100
5.1.1資料庫對象 100
5.1.2事務和事務日誌 101
5.1.3資料庫檔案和檔案組 101
5.1.4資料庫空間管理方式 103
5.2創建和刪除資料庫 103
5.2.1使用CREATEDATEBASE語句創建資料庫 103
5.2.2使用SQLServerEnterpriseManager創建資料庫 106
5.2.3設定資料庫的選項 109
5.2.4查看資料庫信息 111
5.2.5刪除資料庫 112
5.3修改資料庫 112
5.3.1ALTERDATABASE語句 113
5.3.2擴大資料庫 113
5.3.3壓縮資料庫 115
5.3.4增加檔案組 117
5.4最佳化資料庫和資料庫檔案 118
5.4.1放置數據檔案和日誌檔案 118
5.4.2使用檔案組 119
5.4.3使用RAID技術 119
5.5本章小結 120
5.6思考和練習 120
第6章管理表 122
6.1表的基本概念和特點 122
6.2數據類型 124
6.2.1系統數據類型 124
6.2.2用戶定義的數據類型 127
6.3管理表 128
6.3.1創建表 128
6.3.2修改表的結構 133
6.3.3刪除表的定義 134
6.4本章小結 135
6.5思考和練習 135
第7章操縱表中的數據 136
7.1插入、更新和刪除數據 136
7.1.1插入數據 136
7.1.2更新數據 138
7.1.3刪除數據 139
7.2檢索表中的數據 140
7.2.1選擇數據列 140
7.2.2使用文字串 141
7.2.3改變列標題 142
7.2.4數據運算 142
7.2.5選擇數據行 145
7.3高級檢索技術 147
7.3.1合計數據 147
7.3.2分組數據 148
7.3.3連線技術 149
7.3.4子查詢技術 151
7.3.5排序技術 152
7.3.6聯合技術 153
7.4本章小結 154
7.5思考和練習 154
第8章索引 155
8.1概述 155
8.2索引的類型和訪問數據的方式 156
8.2.1索引的類型 156
8.2.2訪問數據的方式 157
8.3創建索引技術 158
8.3.1直接方法和間接方法 158
8.3.2使用CREATEINDEX語句創建索引 159
8.3.3使用“創建索引嚮導”創建索引 160
8.3.4使用“索引最佳化嚮導”來創建索引 163
8.3.5查看索引信息 167
8.4維護索引 168
8.4.1使用DBCCSHOWCONTIG語句 168
8.4.2維護索引統計信息 169
8.4.3索引性能分析 169
8.5本章小結 170
8.6思考和練習 171
第9章備份和恢復 172
9.1備份概述 172
9.1.1備份的作用 172
9.1.2資料庫的恢復模型 173
9.1.3動態的備份 174
9.1.4備份的對象和時間 175
9.1.5備份前的準備工作 175
9.2執行備份操作 176
9.2.1創建永久性的備份檔案 176
9.2.2創建臨時性的備份檔案 178
9.2.3使用多個備份檔案來存儲備份 178
9.2.4使用BACKUP語句 179
9.3備份方法的類型和備份策略 181
9.3.1備份方法的類型 181
9.3.2備份策略 185
9.4恢復概述 186
9.4.1恢複數據庫的特點 186
9.4.2驗證備份的內容 187
9.4.3恢復操作前的準備工作 188
9.5執行恢復操作 188
9.5.1RESTORE語句 188
9.5.2常用的恢複選項 190
9.5.3從不同的備份中恢複數據庫 191
9.5.4恢復已經破壞的系統資料庫 193
9.6本章小結 194
9.7思考和練習 194
第10章視圖、存儲過程和觸發器 196
10.1視圖 196
10.1.1視圖的特點 196
10.1.2創建、修改和刪除視圖 197
10.1.3通過視圖更新數據 199
10.1.4查看和隱藏視圖定義信息 200
10.2存儲過程 201
10.2.1存儲過程的特點 201
10.2.2存儲過程的類型 202
10.2.3創建存儲過程 204
10.2.4執行存儲過程 206
10.3觸發器 207
10.3.1觸發器的概念 207
10.3.2創建觸發器 209
10.3.3觸發器的工作原理 211
10.3.4一個觸發器實例 212
10.4本章小結 217
10.5思考和練習 217
第11章Transact-SQL語言 219
11.1Transact-SQL語言的特點 219
11.2Transact-SQL語言的組成元素 220
11.2.1數據控制語言語句 220
11.2.2數據定義語言語句 221
11.2.3數據操縱語言語句 223
11.2.4附加的語言元素 224
11.3執行Transact-SQL語句的工具 237
11.4本章小結 241
11.5思考和練習 241
第12章SQLServer的並發性 242
12.1並發性的概念 242
12.2事務 243
12.2.1事務的概念 243
12.2.2事務的工作原理 244
12.2.3使用事務的考慮 244
12.2.4事務的類型 244
12.3使用鎖 245
12.3.1鎖的概念 245
12.3.2SQLServer的空間 246
12.3.3可以鎖定的資源 246
12.3.4鎖的類型和其兼容性 247
12.3.5死鎖問題 249
12.3.6會話級鎖和表級鎖 249
12.3.7鎖的信息 250
12.4本章小結 251
12.5思考和練習 252
第13章數據互操作性 253
13.1概念 253
13.2數據互操作性技術工具 254
13.3數據轉換服務 255
13.4本章小結 260
13.5思考和練習 260
第14章數據完整性 262
14.1數據完整性的概念 262
14.2約束管理 263
14.2.1約束的類型 263
14.2.2定義約束 264
14.2.3預設約束管理 267
14.2.4檢查約束管理 267
14.2.5主鍵約束管理 268
14.2.6惟一性約束管理 269
14.2.7外鍵約束管理 270
14.2.8禁止在已有的數據上套用約束 272
14.2.9禁止在載入數據時套用約束 273
14.3預設管理 274
14.3.1創建預設 274
14.3.2綁定預設 275
14.3.3刪除預設 276
14.4規則管理 276
14.4.1創建規則 276
14.4.2綁定規則 277
14.4.3刪除規則 278
14.5完整性技術比較研究 278
14.6本章小結 279
14.7思考和練習 279
第15章數據複製 281
15.1概述 281
15.1.1數據複製的特點 281
15.1.2複製與出版的關係 282
15.1.3推出–拉回訂閱模型 283
15.2複製代理、複製類型和模型 283
15.2.1複製代理 283
15.2.2複製的類型 284
15.2.3複製的物理模型 286
15.3建立數據複製 286
15.3.1規劃複製 286
15.3.2建立複製 287
15.3.3使用“配置發布和分發嚮導” 288
15.3.4使用“創建發布嚮導” 294
15.3.5使用“創建請求訂閱嚮導” 303
15.4在異構環境中複製數據 307
15.5監視和維護複製 307
15.6本章小結 310
15.7思考和練習 310
第16章管理作業和警報 311
16.1概述 311
16.2管理作業 313
16.2.1使用SQLServerEnterpriseManager定義作業 313
16.2.2定義操作員 318
16.2.3執行和腳本化作業 319
16.3管理警報 321
16.3.1警報的概念 321
16.3.2創建警報 324
16.4故障診斷 326
16.5本章小結 326
16.6思考和練習 327
第17章監視系統性能 328
17.1概述 328
17.1.1性能監視和調整的目標 328
17.1.2影響系統性能的因素 329
17.1.3性能監視和調整的策略和步驟 329
17.2性能監視和調整的工具 332
17.2.1Windows事件查看器 332
17.2.2WindowsSystemMonitor 333
17.2.3“當前活動視窗” 334
17.2.4Transact-SQL語句 335
17.2.5SQL查詢分析器 337
17.3SQL事件探查器 338
17.3.1創建跟蹤 338
17.3.2運行和重現跟蹤 350
17.4標準審核和C2審核 351
17.4.1標準審核 351
17.4.2C2審核 352
17.5常用的監視和調整任務 353
17.6本章小結 354
17.7思考和練習 354
第18章XML技術 356
18.1概述 356
18.2使用FORXML 359
18.2.1FORXML的查詢結果 359
18.2.2FORXMLRAW 360
18.2.3FORXMLAUTO 362
18.2.4FORXMLEXPLICIT 364
18.3使用OPENXML 367
18.3.1分析XML文檔 367
18.3.2OPENXML函式 367
18.4本章小結 368
18.5思考和練習 369
第19章管理ODBC數據源 370
19.1ODBC概述 370
19.1.1ODBC的概念 370
19.1.2ODBC的結構組件 371
19.2配置ODBC數據源 372
19.2.1安裝ODBC驅動程式 373
19.2.2配置ODBC數據源的步驟 373
19.3本章小結 382
19.4思考和練習 382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