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犀屬(Rhinoceros)

獨角犀屬

Rhinoceros一般指本詞條

獨角犀屬(學名:Rhinoceros):僅有二種動物爪哇犀印度犀。與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們只有一個。體肥笨拙,體長2-4米,肩高1.5-1.9米,體重900-3000千克之間。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喜歡棲息在高草地、蘆葦地和沼澤草原地區。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蘆葦和細樹枝等。 身上有明顯的皮褶,皮上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卻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

分布於尼泊爾和印度東北部,爪哇島的Udjung Kulon國家公園和越南的Tien國家公園。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活習性,分布範圍,該屬物種,保護級別,外交贈送,

形態特徵

獨角犀屬與大部分犀牛不同的是,它們只有一個角。包含二個種類:印度犀Rhinoceros unicornis)和爪哇犀(Rhinoceros sondaicus)。體肥笨拙,體長2-4米,肩高1.5-1.7米,肩高1.5-1.7米,體重900-3000千克之間。前後肢均三趾;皮厚粗糙,並於肩腰等處成褶皺排列,毛被稀少而硬,甚或大部無毛;身上有明顯的皮褶,皮上還有許多圓釘頭似的小鼓包,好像披著一層厚厚的鎧甲。耳呈卵圓形,頭大而長,頸短粗,長唇延長伸出;頭部有實心的獨角,起源於真皮,角脫落仍能復生;無犬齒;尾細短,身體呈黃褐、褐、黑或灰色。

生活習性

喜歡棲息在高草地、蘆葦地和沼澤草原地區。主要在清晨和傍晚覓食草、蘆葦和細樹枝等。但皮褶之間的皮膚很細嫩,容易受到蚊蟲叮咬,因而它們幾乎每天都進行泥浴,清除並防止蚊蟲叮咬。雌犀3-4歲成熟,雄犀7-9歲成熟。每產1仔,2月底至4月底出生,孕期約17個月。新生幼犀體長1-1.2米,肩高約60厘米,體重約65千克,幼犀每天可增重2-3千克,約兩歲斷乳。壽命可達50年。

分布範圍

分布於尼泊爾、印度東北部、爪哇島的西開普國家公園和越南的Tien國家公園。

該屬物種

獨角犀屬(2種)
中文名稱
學 名
命名者及年代
1
Rhinoceros sondaicus
Desmarest, 1822
2
Rhinoceros unicornis
Linnaeus, 1758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易危(VU)——1種;極危(CR)——1種。
列入《華盛頓公約》CITES附錄:Ⅰ保護動物

外交贈送

2018年6月,中尼雙方簽署關於《贈送兩對亞洲獨角犀牛的諒解備忘錄》後,兩對亞洲獨角犀牛已先後落戶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和上海野生動物園。9月26日,尼泊爾首次向我中國贈送兩對亞洲獨角犀牛用於繁育研究和展示教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