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HD Audio 即High Definition Audio,意思為高保真音頻。作為IT行業第一個廣泛推廣的規範,AC'97在面對新的
DVD-Audio 、SACD等高品質多聲道的音樂編碼時顯得有些老了,雖然進行了三次大的
版本升級 但依然顯得
心有餘而力不足 。為了改變這個局面,2004年4月15日,Intel與全球其他80多家企業一道開發了一個新標準,開發代號為Azalia,標準推出後不久改名為HD Audio。HD Audio具有高彈性、機動性、低成本、高穩定性等特徵,並且預留充足的升級空間,這一切將能夠令其得到快速普及。
HD Audio對比AC'97 1. 採樣規格 AC'97在前期歷經過3次大的修改,AC'97 1.x為固定的48kHz(hertz)採樣輸出;AC'97 2.1:擴展了部分音頻特徵,開始支持多種採樣率輸出以及多聲道輸出;AC'97 2.2:更加完善和擴展了部分音頻特徵,開始支持S/PDIF輸出。S/PDIF即Sony/Philips Digital Interface,索尼飛利浦數字界面。
AC'97 2.3是AC'97的最新版,支持擴展音頻技術,多種取樣率(8、11.025、16、22.05、32、44.1和48kHz)和多聲道,增強升級支持,可選S/P DIF數字接口,擴展配置信息等。專用的立體聲輸出(Line Out),附加的立體聲輸出(Aux Out)可配置為線路輸出、可選耳機輸出、可選4或者6聲道輸出。可選18Bit或者20Bit的DAC和ADC,可選的音調和等響度控制,3D立體聲輸出增強。
即便是最終版,AC'97在規格上還是遠遠不及HD Audio,為了最大限度獲得“真實細膩”的聲音,HD Audio的音頻處理規格提高到了32bit/192kHz。這包含兩個概念,前者是採樣精度,位數越多,可供聲音描述的數據量就越豐富;後者則代表採樣的頻率,頻率越高、間隔時間就越短,所獲得的聲音就越細膩流暢。在實際輸出時,HD Audio也能夠達到24bit/192kHz,這樣的水平,在規格上已能與採用DSD技術的SACD播放機相匹敵。相比之下,現在CD-Audio技術的規格為16bit/44.1kHz,DVD-Audio的標準也只是24bit/96kHz。
顯然,HD Audio在採樣方面的高指標讓它可以輕鬆完成DVD-Audio、
DVD-Video 、CD-Audio的音頻回放。Intel最初打算讓HD Audio也支持SACD音頻標準,但PC上的
DVD-ROM 在物理上並不支持SACD碟片,且實現DSD功能的編碼/解碼晶片成本高昂,所以Intel最終放棄了這種做法,也許只能等到時機成熟後(如藍光DVD普及之後)才會在未來的HD Audio版本中加入。
解決了SRC問題 AC'97不但將SRC帶入了
集成音效卡 ,也帶入了按照此規範設計的
獨立音效卡 里。HD Audio的SRC問題是一些玩家最為關注的,在我們收集資料時,大多數的資料或語焉不詳,或含糊,一些更是完全沒有提及。
實際上HD Audio規範已經解決了SRC問題,或者說通過驅動,已經可以完全繞過SRC問題。過去由於非最終版的各個AC'97版本規範都採用固定48kHz輸出,因此普通44.1kHz採樣規格的音頻(譬如CD),就必須通過移位或抖動來實現44.1向上提升至48kHz規格的輸出。這樣一來必定會出現音質損失。
在Intel的官網上我們沒有獲得更多的資料,轉而將目光投向了最大的主機板集成音效卡晶片供應商Realtek身上。從Realtek的晶片資料上,我們看到了晶片規格的特性。為了解決SRC問題,ALC888S能夠提供44.1 kHz和48 kHz兩種採樣規格,通過分頻以及倍乘支持更多的拓展頻率。也就是說,即便碰到44.1 kHz或48 kHz,又或更多的其他規範下的採樣率,也無需通過轉換,可以以原來的採樣率轉換成模擬信號直接輸出。
數據通道 ICH6是首款可直接支持HD Audio的南橋晶片,我們便以該平台為例介紹HD Audio的整套硬體架構。從上圖可見,HD Audio方案中的CODEC晶片為關鍵部分,它通過專門的“Azalia Link”匯流排與ICH6的控制邏輯相連,而這條Azalia Link可提供高達48Mbps的
單路 輸出頻寬和24Mbps的單路輸入頻寬,硬體廠商可根據需要拓展為多路連線實現更高的頻寬!而AC'97標準的CODEC則是通過“AC-Link”匯流排同控制邏輯相連,該匯流排僅能提供區區11.5Mbps的總頻寬,明顯少於HD Audio系統。高接口頻寬的作用在於可以輸入更多的數據量,這是HD Audio真正實現高採樣精度、多聲道輸出的先決條件。此外,HD Audio還引入動態頻寬分配機制提高頻寬的利用率,高精度的音頻數據流可占據更多的匯流排資源,而精度較低的音頻數據則少些,由此提供近乎完美的聽音體驗,這一點也明顯優於AC'97的固定分配機制。
多音頻回放系統: 除了堪稱豪華的採樣率和回放精度外,HD Audio在多音頻流回放和輸入方面同樣表現傑出。HD Audio的音頻接口具備所謂的接口路由和自動識別功能,一部採用HD Audio音頻系統的PC機可同時輸出四路互不相關的音頻,彼此之間互不干擾,這樣便能讓PC同時處理不同的音頻套用。例如,可以通過音頻線/
無線網路 連線客廳的音箱;同時可通過連線在HD Audio音效卡上的多媒體音箱回放遊戲中的音樂特效;接著再藉助耳機來聆聽PC中播放的MP3音樂……倘若還想通過
麥克風 與遠程網路上的朋友交流,HD Audio也可以應付自如。這些套用可在同一時間進行,用戶好比擁有多個獨立的音頻設備,同時進行多項音頻相關處理便不再是個問題。
更多的音效支持 中高檔音效卡都有自己的音效技術,如
創新公司 的EAX系列和傲銳的A3D,這些音效技術其實都是函式館的集合,這些函式提供特定的計算模式,通過運算模擬出極具空間感的立體音場效果,用戶因此可獲得極佳的聽感體驗。譬如,使用品質不俗的耳機聆聽音效卡所輸出的雨聲,倘若音效卡的音效技術足夠優秀,便會使聽者認為雨聲不是來自耳機,而是外界真的下著雨。這樣的情況也許只會出現在高端音頻系統中,期待廉價的AC'97達到這樣的效果自然不切實際。因此,Intel將音效技術作為HD Audio的要點,它與
杜比 實驗室合作為HD Audio融入了先進的音效功能,由此提升PC的音效體驗(杜比方面我們單獨論述)。
硬體支持杜比音效技術 AC'97軟音效卡在音效方面的能力一直比較欠缺,CODEC自身並不支持多餘的音效技術,而只能通過軟體支持,依靠CPU運算—AC'97軟音效卡口碑不佳很大程度上就是來自於此。Intel決心讓HD Audio擺脫這種情況,為此它與
杜比 實驗室密切合作,讓HD Audio可在硬體上實現Dolby Headphone、Dolby Virtual Speaker、Dolby ProLogic Ⅱ、Dolby ProLogic Ⅱx和Dolby Digital Live功能。這樣,符合HD Audio標準的CODEC晶片便具備一定的音效處理能力。當然,具體的編碼和解碼運算還是得由CPU負責完成,CODEC只是提供一個輸入/輸出的接口而已,這樣對CODEC晶片不會造成什麼負擔,在技術上也易於實現。唯一的缺陷在於:HD Audio先進的音效功能也許會對CPU造成一定的負擔,但這對CPU廠商來說顯然有利無害:HD Audio或許能夠有效拉動高端CPU的消費需求,成為PC工業增長的又一動力。
更人性化的音頻接口 為了讓機箱前面板的音頻接口發揮作用,我們就必須藉助信號接線將前置音頻面板與HD Audio CODEC提供的專門插針連線起來—從物理上看,HD Audio與AC'97 CODEC的音頻插針沒有什麼差異,但其中有幾個針腳的定義已經發生了改變,從中我們可看到,連線插針的1、3、5、9針被用於音頻輸入/輸出連線,6、10針則用於返回自動檢測的結果,這樣在前置面板中HD Audio也實現了“即插即用”功能,用戶連線音箱、耳機、
麥克風 之類的設備就顯得非常方便。
結語 從規範對行業的影響力看,HD Audio還不及AC'97,但是從我們的分析來看,HD Audio的優勢是相當明顯的。如果進一步將影響力拓展至更寬的領域內,相信整個產業的進步也是可期的,畢竟在規格上,HD Audio有著更明顯的優勢,而這也體現出了規範的發展潛力。
另一方面,從我們以往的套用與測試成績看,即便是最高端的
集成音效卡 ,在RAMM測試時成績都不是特別理想,因此,希望通過HD Audio板載音效卡達到某某價位
獨立音效卡 的表現品質的想法或許會落空。並且從硬體角度看,沒有I/O控制以及DSP硬體的軟音效卡在性能上尚不能與
獨立音效卡 匹敵。如果未來出現更高
碼率 規格的音頻,說不定
集成音效卡 在此處會出現瓶頸。如果您對音頻有較高要求的話,我們的建議依然是購買
獨立音效卡 。
故障 更新Realtek HD Audio驅動失敗
方法一:在系統列搜尋框中輸入UAC,回車即可打開用戶賬戶控制設定,將安全級別設定為最低(即“從不通知”)即可。
Realtek HD 方法二:如果你安裝了軟媒魔方的話,也可以通過下面的方法來關閉UAC:在魔方主視窗中點擊“設定嚮導”,然後在“安全加固”中將UAC關閉即可。
建議在問題解決後重新開啟UAC,大部分軟體都可以在較低許可權下正常運行,開啟UAC後凡是需要管理員許可權的操作都需要經過用戶的同意,這樣可以有效抵制惡意軟體在未經用戶同意的情況下安裝多餘軟體或篡改系統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