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nr基因在幽門螺桿菌對左氧氟沙星耐藥中的作用研究》是依託上海交通大學,由孫欽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Qnr基因在幽門螺桿菌對左氧氟沙星耐藥中的作用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孫欽娟
- 依託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幽門螺桿菌(Hp)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逐年升高。是Hp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關於Hp對左氧氟沙星耐藥的機制主要集中在染色體基因突變方面,但其不能完全解釋其耐藥機制。據研究在很多革蘭陰性菌中存在qnr基因介導的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我們前期工作發現,Hp中也存在qnr基因。本研究擬通過收集臨床標本,分離培養出Hp,通過瓊脂稀釋法和E-test檢測各菌株最低抑菌濃度(MIC)。對比選擇左氧氟沙星敏感菌和耐藥菌質粒DNA中可能的qnr或同源基因;並將此基因通過Hp/大腸桿菌穿梭shuttle質粒pHe13接合到左氧氟沙星敏感菌中,對比接合前後細菌MIC數值、gyrA基因突變點的變化,明確質粒中qnr基因介導的耐藥機制在Hp對左氧氟沙星耐藥中的作用,深入了解Hp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機理,為克服其耐藥性、根除Hp感染提供理論依據。該課題關於幽門螺桿菌qnr基因相關耐藥機制的研究國內外少見報告。
結題摘要
幽門螺桿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率逐年升高,是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關於幽門螺桿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機制主要集中在染色體基因突變方面,但其不能完全解釋其耐藥機制。據研究在很多革蘭陰性菌中存在QNR基因介導的喹諾酮類抗生素耐藥。我們前期工作發現,幽門螺桿菌中存在QNR基因,並且左氧氟沙星耐藥降低了左氧氟沙星三聯療法及左氧氟沙星鉍劑四聯療法的H. pylori根除療效。據此,我們擬通過進一步的系列臨床和基礎研究,明確含左氧氟沙星的鉍劑四聯療法的療效、左氧氟沙星耐藥對療效的影響,深入了解幽門螺桿菌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機理及臨床意義,為克服其耐藥性、根除幽門螺桿菌感染提供理論依據。國內外目前關於這方面的報導少見。主要研究內容:招募H. pylori根除初次失敗患者,給予14天療程的蘭索拉唑、枸櫞酸鉍鉀、左氧氟沙星、阿莫西林四聯療法,觀察療效、安全性及左氧氟沙星耐藥的影響。同時收集臨床標本,分離培養出幽門螺桿菌,通過瓊脂稀釋法和E-test檢測各菌株最低抑菌濃度,對比選擇左氧氟沙星敏感菌和耐藥菌質粒DNA中可能的qnr或同源基因;將此基因通過Hp/大腸桿菌穿梭質粒pHe13結合到左氧氟沙星敏感菌中,對比結合前後細菌MIC數值、gryA基因突變點的變化。重要結果關鍵數據及科學意義:含左氧氟沙星鉍劑四聯療法的H. pylori根除率按意向性治療分析(ITT)為83%(95% CI 75.9-88.3%),按方案分析(PP)為85.4%(95%CI 78.5-90.3%)。左氧氟沙星四聯療法對左氧氟沙星耐藥菌株的根除率低于敏感菌株(61.1% vs 100%,p<0.001)。左氧氟沙星四聯療法的不良反應率極低(5%)。當耐藥率低於12%時,含喹諾酮的14天四聯療法根除幽門螺桿菌效果非常好。聯合使用鉍劑,可使左氧氟沙星耐藥患者的根除率提高25%。 左氧氟沙星耐藥H.pylori中qnr質粒檢出率為20/50,敏感菌中為8/50。H.pylori對左氧氟沙星的耐藥存在可能的多種機制,因此耐藥菌及敏感菌中均可提取到質粒。但耐藥菌中質粒的提取率高于敏感菌,質粒介導的左氧氟沙星耐藥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瓊脂稀釋法和E-test篩選出H.pylori菌株MIC值並與接合實驗前MIC值進行比較發現,接合前後MIC值變化並不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