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ENGINEERA工程設計新手上路

Pro/ENGINEERA工程設計新手上路

《Pro/ENGINEERA工程設計新手上路》是2007年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吳立軍、劉征、鄒鳳樓、曹淼龍、葉岳松、周超明、單岩、謝斌飛、徐勤雁。

基本介紹

  • 書名:Pro/ENGINEERA工程設計新手上路
  • 作者:吳立軍、劉征、鄒鳳樓、曹淼龍、葉岳松、周超明、單岩、謝斌飛、徐勤雁
  • ISBN:9787302155874
  • 定價:38元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7-6-28
  • 裝幀:平裝
  • 主審:鄒鳳樓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圖書前言,

內容簡介

本書是Pro/ENGINEER Wildfire 3.0的入門教程。全書共分12章,包括Pro/ENGINEER Wildfire 3.0草繪基礎、工程特徵、基準特徵、編輯特徵、裝配設計以及工程圖設計等基礎內容。本書特色之一是:首先以一個簡單的實例引導讀者快速了解Pro/ENGINEER的工作界面與工作流程,然後是最常用的模組與功能的講解,這種編寫方式,實踐證明入門更容易,學習起來更輕鬆。特色之二是:全書附有大量的功能實例,每個實例均有詳細的、具體的操作步驟,所附光碟中配有與實例相應的多媒體演示檔案及實例檔案,因而十分便於讀者練習和揣摩造型思路與技巧。特色之三是:本書不僅僅局限於功能的講解,而且著重實現特徵的分析、技術精華的剖析和操作技巧的指點,因而更能讓讀者切實、深入地了解軟體的功能;特色之四是:本書讀者可通過51CAX培訓網進行線上答疑。
本書可作為大中專院校機械類專業的CAD教材以及CAD技術的培訓教材,同時也可以作為廣大欲從事CAD工作的技術人員的自學教材。

圖書目錄

第1章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概覽 1
1.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介紹 2
1.1.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主要特點 2
1.1.2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新增功能 3
1.1.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模組簡介 4
1.2 Pro/ENGINEER套用 5
1.2.1 工業設計概述 5
1.2.2 工業設計流程 6
1.2.3 個人定位 7
1.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安裝與卸裁 8
1.3.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 系統要求 8
1.3.2 配置虛擬網卡 9
1.3.3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安裝 11
1.3.4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卸載 19
1.4 Pro/ENGINEER Wildfire 3.0用戶界面 20
1.4.1 界面組成 20
1.4.2 定製界面 24
1.4.3 單位制 26
1.5 建模實例 27
1.6 思考與練習 29
第2章 草繪基礎 31
2.1 Pro/ENGINEER Wildfire草繪環境 32
2.1.1 草繪概述 32
2.1.2 設定環境顏色 34
2.1.3 設定草繪器優先選項 35
2.1.4 草繪工具 37
2.2 繪製基本圖元 39
2.2.1 點和坐標系 39
2.2.2 直線 39
2.2.3 矩形 41
2.2.4 圓 41
2.2.5 圓弧 43
2.2.6 文本 45
2.2.7 樣條曲線 46
2.2.8 繪製圓角 47
2.3 幾何圖元的編輯 48
2.3.1 選擇和刪除 48
2.3.2 移動 49
2.3.3 修改 49
2.3.4 縮放和旋轉 51
2.3.5 複製和鏡像 52
2.3.6 修剪 53
2.4 幾何圖元的標註 54
2.4.1 標註距離與長度 54
2.4.2 標註圓和圓弧 55
2.4.3 標註角度 56
2.4.4 標註樣條曲線 56
2.4.5 標註周長尺寸 57
2.4.6 創建參照尺寸 57
2.4.7 基線尺寸標註 58
2.5 幾何約束的定義 59
2.5.1 約束概述 59
2.5.2 設定約束 60
2.5.3 關於約束的其他操作 64
2.6 實例操作 66
2.7 思考與練習 68
第3章 基礎實體特徵 71
3.1 Pro/ENGINEER Wildfire 3.0建模原理和特點 72
3.1.1 基於特徵的建模方式 72
3.1.2 參數化設計 72
3.1.3 父/子關係 72
3.1.4 Pro/ENGINEER的模組化和設計的關聯性 73
3.2 拉伸特徵 73
3.2.1 拉伸工具面板 74
3.2.2 拉伸類型 75
3.2.3 拉伸深度 76
3.2.4 拉伸操作實例 78
3.3 旋轉特徵 82
3.3.1 旋轉工具面板 82
3.3.2 旋轉類型 84
3.3.3 旋轉軸和旋轉角度 84
3.3.4 旋轉操作實例 86
3.4 掃描特徵 88
3.4.1 掃描工具面板 88
3.4.2 掃描特徵的創建流程 90
3.4.3 掃描操作實例 91
3.5 混合特徵 93
3.5.1 混合方式及設定 94
3.5.2 混合特徵的規則 95
3.5.3 平行混合特徵的創建 97
3.5.4 旋轉混合特徵的創建 98
3.5.5 一般混合特徵創建介紹 100
3.6 思考與練習 102
第4章 基準特徵 105
4.1 基準特徵的設定 106
4.1.1 基準創建 106
4.1.2 顯示基準開關 106
4.1.3 基準特徵的顯示顏色 108
4.2 基準平面 108
4.2.1 基準平面的創建 108
4.2.2 基準平面的設定 110
4.3 基準軸 111
4.4 基準點 115
4.4.1 基準點工具 117
4.4.2 草繪基準點 120
4.4.3 偏移坐標系基準點工具 121
4.4.4 域基準點工具 123
4.5 基準曲線 123
4.6 坐標系 125
4.7 思考與練習 129
第5章 工程特徵 131
5.1 孔特徵 132
5.1.1 孔特徵的操作面板 132
5.1.2 簡單直孔的創建 136
5.1.3 草繪直孔的創建 137
5.1.4 標準孔的創建 139
5.2 殼特徵 141
5.2.1 殼特徵的操作面板 141
5.2.2 殼特徵的創建過程 142
5.2.3 創建排除曲面的殼特徵 144
5.2.4 殼與其他特徵排序問題 145
5.3 筋特徵 146
5.4 倒角特徵 148
5.4.1 邊倒角 149
5.4.2 拐角倒角 151
5.4.3 倒角的創建 152
5.5 倒圓角特徵 154
5.5.1 倒圓角的類型 154
5.5.2 倒圓角的操作面板 156
5.5.3 倒圓角的創建 158
5.6 拔模特徵 161
5.6.1 創建基本拔模 162
5.6.2 創建分割拔模特徵 163
5.7 思考與練習 165
第6章 編輯特徵 167
6.1 複製特徵 168
6.2 鏡像特徵 172
6.3 陣列特徵 174
6.3.1 陣列特徵的分類和生成方法 175
6.3.2 尺寸陣列 177
6.3.3 表陣列 182
6.3.4 參照陣列 183
6.3.5 填充陣列 184
6.4 組 188
6.5 思考與練習 189
第7章 高級特徵 191
7.1 修飾特徵 192
7.1.1 螺紋修飾特徵 192
7.1.2 草繪修飾特徵 195
7.1.3 凹槽修飾特徵 199
7.2 掃描混合特徵 200
7.3 螺旋掃描特徵 203
7.4 邊界混合特徵 206
7.5 可變剖面掃描 211
7.6 思考與練習 214
第8章 曲面特徵 217
8.1 曲面特徵的創建 218
8.1.1 曲面的格線顯示 218
8.1.2 平整曲面 219
8.1.3 拉伸曲面 220
8.1.4 旋轉曲面 223
8.1.5 掃描曲面 224
8.1.6 偏移曲面 226
8.2 ISDX曲面基礎 230
8.2.1 造型曲面操作環境 230
8.2.2 基本造型曲線 232
8.2.3 造型曲面的創建 234
8.3 曲面編輯 238
8.3.1 基礎編輯 238
8.3.2 高級編輯 241
8.4 思考與練習 248
第9章 輔助功能 249
9.1 模型樹 250
9.1.1 模型樹概述 250
9.1.2 模型樹的操作 251
9.2 層 255
9.2.1 新建層 255
9.2.2 向層添加項目 257
9.3 分析模型 259
9.3.1 測量 259
9.3.2 模型分析 265
9.3.3 曲線分析 270
9.4 思考與練習 274
第10章 裝配基礎 277
10.1 放置約束 278
10.1.1 組件環境 278
10.1.2 匹配約束 280
10.1.3 對齊約束 282
10.1.4 其他放置約束 284
10.2 預定義約束集 287
10.2.1 剛性約束集 288
10.2.2 其他預定義約束集 289
10.3 移動元件 293
10.4 視圖管理 296
10.4.1 簡化表示視圖 296
10.4.2 樣式視圖 298
10.4.3 分解視圖 299
10.4.4 定向視圖 301
10.4.5 X截面視圖 302
10.5 思考與練習 305
第11章 工程圖 307
11.1 工程圖概述 308
11.1.1 自動生成工程圖 308
11.1.2 不使用系統模板 309
11.2 圖框格式 312
11.2.1 系統定義圖框格式 312
11.2.2 自定義圖框格式 313
11.3 環境變數設定 315
11.3.1 有關投影分角 315
11.3.2 環境變數設定 316
11.4 工程圖製作 318
11.4.1 視圖類型 318
11.4.2 剖視圖 323
11.4.3 局部視圖 326
11.5 尺寸標註 328
11.5.1 添加尺寸的基本操作 328
11.5.2 調整尺寸 330
11.5.3 尺寸標註 331
11.6 思考與練習 333
第12章 綜合實例 335
12.1 機械軸的設計 336
12.2 齒輪的製作 342
12.3 箱體的設計 352

圖書前言

作為目前最為普及的三維CAD/CAM/CAE套用系統之一,Pro/ENGINEER軟體自1988年問世以來,就廣泛套用於機械、航天、汽車、通信、電子、家電等各個領域。Pro/ENGINEER 參數化的基於特徵的設計方法,是對傳統三維造型軟體觀念的重大突破,是機械設計自動化領域的新標準。2002年推出的Wildfire(野火版)是世界上第一套用於產品開發領域的“全方位”一體化系統,也是PTC產品生命周期管理解決方案的核心。Pro/ENGINEER Wildfire 3.0是美國PTC(Parametric Technology Corporation,參數技術公司)公司推出的最新版本。它是一套包含了由設計至生產的機械自動化軟體,蘊含了豐富的最佳實踐,可以幫助用戶更快、更輕鬆地完成工作。
本書是關於Pro/ENGINEER Wildfire 3.0(以下簡稱Pro/E 野火版 3.0)的入門類教程(提高篇請參閱《Pro/ENGINEER工程設計實戰演練》)。首先,本書以一個簡單的實例來引導讀者快速了解Pro/ENGINEER的工作界面與流程,然後是最常用的模組與功能的講解,因而上手非常容易,學習起來也更輕鬆。其次,在功能講解時,本書沒有面面俱到,而只介紹Pro/E 野火版 3.0中最常用的功能,從而讓讀者能集中精力,在很短的時間內掌握Pro/ENGINEER的核心功能,並能運用這些功能完成工程設計。再次,本書附以大量的圖形,讓圖形說話,閱讀起來更輕鬆。另外,本書配有大量的功能實例,所附光碟中包含了書中提及的所有實例及相應的多媒體演示檔案,從而讓讀者在學習過程中,可以親自動手創建高質量的三維設計圖。
本書中使用了下列標記,表示不同的技術細節,提醒讀者特別注意。
提示:是對某個要點的說明。
注意:是關於操作中應特別要關心的問題,否則會產生錯誤或導致不良的後果。
技巧:是指出操作中一些巧妙的方法或技能,使用這些技巧有利於提高工作效
率或質量。
杭州浙大旭日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工程師們為本書提供了大量實例並完成部分例圖的繪製,在此深表謝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