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製歷史
60年代以來,以
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強調單兵作戰效能,一個步兵除了對付傳統作戰目標外還能實施
反坦克作戰。他們在1964年率先定型裝備了一次使用不占編制的全備質量僅有2.36kg的M72單兵
反坦克火箭。並成為世界裝備量最大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之一。
中國從越南戰場上獲得了M72,並於1966年開展了自己單兵
反坦克火箭筒研究。1969年
珍寶島保衛戰爆發,大大加快了研製進度,1970年定型了1970年式62mm單兵反坦克火箭。它質量輕,戰鬥全重2.48kg(發射基型
破甲彈的69-1式
火箭筒戰鬥全重就達到7.85kg),便於步槍手攜行使用,戰時可以作到人手一具,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增大反坦克火力密度。但是由於當時我國不能大量提供製造發動機所需鋁材以及當時擊發機存在可靠性問題,因而未能及時投入生產。1974年改進定型了70-1式62mm單兵
反坦克火箭,隨即投入了批量生產,一直生產到80年代初。但是由於口徑小,破甲威力只有100mm/65°,不能擊穿當時主要威脅T72坦克,沒有取代69-1式成為主力裝備。70式單兵
火箭筒的研製雖然不算成功,可是通過研製,中國積累了單兵火箭筒的技術,為為PF89式單兵火箭筒成功研製打下了基礎。
到80年代,坦克裝甲防護性能大大向前推進了一步。以80年代主裝備坦克為例,蘇聯
T72、美M1、西德
豹2均採用了具有不同夾層材料的
複合裝甲,其正面裝甲大約相當於180mm/68°均質裝甲,原來的100mm/65°的
破甲彈很難對其正面實施有效攻擊。1990年,安徽江北機械廠於研製出一次性使用的新單兵
反坦克火箭,命名為PF89式單兵反坦克火箭,代號PF89-80-1,同年裝備部隊。研製該彈過程中,研究成果也衍生出69- III型破甲彈,使老裝備69-1
火箭筒能夠應對T72等坦克,從而得以繼續裝備。
技術特點
PF89式單兵
反坦克火箭由包裝發射筒、
火箭彈和塑膠光學瞄準鏡組成。它是一種附加裝備,不占編制,步兵、炮兵、
裝甲兵、空降兵、
海軍陸戰隊等都可使用,發射筒上還有非常人性化的簡要說明圖,戰時還可裝備民兵,人手一具,形成高密度的反坦克火力。發射筒也是包裝筒,給使用帶來了方便。發射筒前後置有防震圈,使武器在勤務過程中得到保護。
筒的口部和尾部置有前後蓋,前蓋有齒狀密封膠圈,後蓋採用中間可破結構,通過螺紋壓緊橡膠密封墊,前後蓋上緊後實現對彈的密封,可防止在儲存中水分和有害氣體對彈的侵害。射擊時不用打開後蓋,由火藥燃氣自行衝破,但是前蓋必須打開,否則不能打開擊發機實施射擊。打開前蓋後,抽掉限制桿,打開擊發握把與保險就可以實施射擊了,這種設計提高了武器的安全性。瞄準鏡在外包裝箱內是分裝的,取出瞄準鏡,用筒上的搭扣固定在鏡座上,便可實現連線。瞄準鏡
放大倍率2.5,
視場角12°,
表尺最大射程400m,是測瞄合一型,也就是說當射手測好距離時也就完成了裝定表尺,即可射擊了。比較69-1式
光學瞄準具簡單直觀,瞄準速度快,射手容易掌握。這種瞄準鏡還可以對橫向運動目標進行修正。
PF89式的發火系統是機械擊發
非電導爆管系統,即擊針—
底火—導爆管—點火具系統。優點是不用電源,不受
射頻、靜電場影響,勤務安全可靠。統計5063發,發火失效數為0。
火箭彈通過固彈膠圈與發射筒相連,導爆管線路在筒尾與火箭彈的點火具相連。擊發時,通過上述通道點燃點火具和
火箭發動機改銨銅-1速燃裝藥,燃速56m/s,在5-12ms內工作完畢,火箭彈飛離筒口就停止工作,抗風偏,筒口無火焰,肩射時射手不受火焰傷害。由於沒有火箭增程飛行中的煙霧軌跡,射手位置比69-1式
火箭筒隱蔽。火箭彈的電-6B引信具有兩套保險和發火機構,筒口保險距離8m,彈頭遇到軟(土地)、硬(坦克)目標均能可靠作用,克服了對沙包工事不爆炸的問題。戰鬥部採用雙錐藥形罩
裝藥結構,從而提高了
破甲威力。靜破甲可達628mm(用8701炸藥)。對180mm/65°均質裝甲射擊穿透率不低於90%。
PF89式單兵
反坦克火箭系統廣泛採用了非金屬材料和一次性成型工藝。發射筒80%零件為塑膠件,
火箭彈戰鬥部全部為衝壓和壓製件,發動機的三大件:連線螺、
燃燒室、帶尾翼座的噴管為鋁合金
熱擠壓成型(改革開放以後中國鋁工業獲得了巨大的進步,可以生產高強度鋁合金)。機加工件很少,降低了價格。
為節約訓練經費,PF89設計了一種外形、質量、長度、機構動作、操作要領與實筒完全相同的多次使用的模擬訓練器材。模擬訓練器包括發射筒和小口徑火箭彈。發射筒由外筒和設定在筒內供發射小火箭彈的發射管組成。模擬發射筒外形與功能和實筒相同,多次使用。小火箭彈一次性使用,
外彈道參數與實彈相似,其成本不到實彈的1/10。射擊時有聲、光、焰效應,仿真模擬效果好。所以用模擬訓練器可以達到掌握PF89式單兵火箭使用的目的。該訓練器材在1990年代中期已經定型並裝備部隊。
型號發展
PF-89A式單兵多用途火箭筒
江北機械廠在研製成功PF89式單兵
反坦克火箭以後,根據現代戰爭薄裝甲車輛多、工事多的特點,及時跟蹤美軍的發展方向,1990年研製定型了PF89A式單兵多用途
火箭筒,當年裝備部隊。它具有破甲、殺傷和縱火三種功能。
戰鬥部藥形罩採用厚壁大錐角結構,裝藥爆炸時藥形罩形成自鍛彈頭,用以穿透
步兵戰車和永備工事等硬目標。自鍛彈頭對炸高不敏感,碰上柵格提前引爆對破甲能力影響小,能對付台軍
裝甲運輸車、步兵戰車增加的柵格裝甲防護。藥形罩前置由鋼珠和
金屬鋯組成的隨進環,自鍛彈頭穿透20mm裝甲或者300mm鋼筋混凝土工事以後,隨進的鋼珠和金屬鋯,對裝甲、工事內部進行殺傷和縱火,此外裝藥外圈還設定殺傷環和燃燒環以殺傷半徑15m內地面有生力量並引燃陣地上的可燃物。
PF-89A式單兵攻堅火箭筒
2001年,部隊提出急需渡海登入作戰用的攻堅破障武器。江北機械廠提出在80單兵火箭基礎上設計一個全新的輕型攻堅火箭。2002年立項,2007年在多用途火箭彈基礎上研製成功PF89A式80毫米單兵火箭攻堅彈。它保持了單兵多用途火箭的多用途作戰功能,殺傷半徑從15m提高到20m,
破甲威力提高一倍,並增加了對鋼筋混凝土工事破孔,隨進二級戰鬥部是一個榴彈,在裝甲或者工事內部爆炸殺傷,比多用途彈的隨進鋼珠威力更大,命中輕型裝甲、工事以後,敵人倖存機率更低。它前蓋設計成為預製破片形狀,發射程式和前面三個型號的80mm單兵不一樣,不需要擰開下發射局的前蓋,可以直接發射,戰鬥準備時間更短。該彈在筒內固定材料從橡膠改為剛性固彈片,性能穩定,減少了
火箭彈發射時的衝量,提高了射擊精度。該彈相對多用途彈並沒有本質性的提高,破障能力有限,還不能直接在混凝土牆壁上開鑿供人員通行的孔洞。和國外先進攻堅破障武器比較尚有差距。
WPF89-1單兵雲爆型火箭筒
從未來國際形勢發展看,未來陸戰發生在城市可能性增大。在此背景下,2002年,江北機械廠設計定型WPF89-1式80mm步兵攻堅火箭。它是80mm單兵火箭的雲爆型彈。
雲爆彈又稱
燃料空氣炸彈,它是一種把燃料拋散在空氣中,和氧氣混合後起爆的炸彈。它的最高
爆轟超壓值比較普通炸藥低,爆轟反應時間高出普通炸藥數十倍,所以衝擊波的破壞作用比較普通炸藥大。雲爆彈常用燃料
環氧乙烷的TNT當量為2.7~5.0倍,對人員、軟目標有很大的毀傷威力,特別是在室內、岩洞等狹小空間爆炸,威力能夠持續很長時間,殺傷效應對比開放空間大50%-100%。一般視窗火力點被射入爆炸以後,該室內人員無一倖存。和之前的80mm單兵系列不同,WPF89-1是一筒七彈配置,火箭彈現場裝填入筒,戰鬥準備時間長,操作繁瑣,容易出錯。發射後彈頭碰撞目標瞬間起爆,如果彈頭從開放的窗戶射入,對建築物內部有很好的殺傷作用,但是如果不能準確從開放的視窗射入,或者視窗有玻璃阻礙,或者因為戰術局限無法面對視窗射擊,雲爆彈頭在窗戶玻璃、門、牆外爆炸,對室內殺傷作用有限。針對以上缺點,2003年,江北機械廠將其改進為WPF89-2式,設計特點為:彈筒合一、一次性使用,一級戰鬥部在障礙上破孔,二級戰鬥部隨進後在內部起爆。
存在問題
PF89系列
火箭筒是射擊前操作還嫌不夠簡單,直射距離從69-1式的300m降低到230m(由於橫風3-4m/s不用糾正風偏,實際射程反而是提高了),沒有配備兩腳架,據筒不如69-1式穩定。和國際先進水平比較,它射擊位置白天有煙,夜間可見火光,尾噴安全距離大,不適合在城市戰中狹小空間發射。國際先進水平已經能夠做到室內發射,發射尾噴不傷人。作為一種1989年定型的產品,居然沒有隨筒配備詳細說明書,致使有基層教員把橫向運動提前量當作風偏修正量。
性能指標
PF-89式反坦克火箭筒
WPF89-1單兵雲爆型火箭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