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HIFI是英語Personal Computer High Fidelity的縮寫,直譯為“個人電腦高保真”,具體含義為“個人電腦高保真音響系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PCHIFI
- 外文名:Personal Computer High Fidelity
- 別稱:個人電腦高保真
- 含義:個人電腦高保真音響系統
- 推出:1982年8月17日
- 比較:音源發生了變化
系統,大事記,區別,
系統
組建一套優異的PC-HIFI系統,便成為很多燒友的談論的焦點。PCHIFI,其實簡單看來就是解決一個音源問題。要有一個好的音源,CD機當然是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涉及到PCHIFI,這裡首先排除了它。
那么取而代之的可選方案就是:
● 選購一塊好的獨立音效卡
● 主機板自帶SPDIF接口+DAC
● 一般獨立音效卡+DAC
● USB轉SPDIF接口+DAC(筆記本)
● DVD(用其轉盤)+DAC
● 專業轉盤+DAC
對於PCHIFI來講,方案有前面四種。可以買一款好的數字音效卡,如AP192,這款音效卡的素質還是很高的,可以借鑑。
對於選用獨立音效卡數字輸出接DAC還是直接板載SPDIF接DAC,還是用一塊獨立音效卡比較好一些,電腦的數據讀取,雖然對於0、1是不會產生錯誤(就算是錯了可以重讀,來校錯),但數字失真還是存在的,所以需要有高質量的數字音效卡,以減少數字失真(jitter)。
對於筆記本如果沒有SPDIF接口,可以買一個好一點的USB轉SPDIF接口,也可以買個外置音效卡(當然外置音效卡中也良莠不齊)。
大事記
● 1982年8月17日,飛利浦和索尼公司聯合推出CD,拉開了數位化時代序幕。HIFI裝備也發生了重大變化,CD機、轉盤、解碼器逐漸取代了以前的老留聲機、磁帶機。
● 1984年,英國的Adlib Audio推出了第一款魔奇音效卡,這款音效卡的出現讓PC擁有了真正的發聲能力,不再是PC喇叭滴滴答答的聲音。比起現有音效卡,這塊魔奇音效卡不但音質上還是功能上,都差距很大,僅僅FM音質的合成音樂的能力,不能處理數字音頻信號,甚至雙聲道都實現不了,它的出現是個裡程碑。
● 1989年,新加坡創新Creative公司推出了一款SoundBlaster音效卡,音效卡史掀開了新的一頁。SoundBlaster擁有8bit的採樣大小和單聲道模擬輸出能力,在我們今天看來這是多么的不值得一提,但在當時是一個巨大的進步,這一步,花了5年。此時的CD唱機、解碼器技術已經發展得很成熟了。
● 1992年,創新推出Sound Blaster 16,這是第一款擁有16位採樣大小和44.1kHz的採樣速率的音效卡,支持立體聲模擬輸出,音效卡的音質獲得飛躍式的發展,理論上可以達到CD一樣的回放效果。但實際效果還相差甚遠。儘管音質不夠理想,但已經具備實用性,Sound Blaster 16的出現,帶來了一個十分積極的作用,就是極大的刺激了多媒體音箱行業的發展,國內著名的多媒體音箱廠商,幾乎都是在這之後蓬勃發展起來的。在當時,Sound Blaster 16的售價驚人。直到1996年,Sound Blaster 16的兼容音效卡還以“真16位”作為賣點。
● 1995年,創新推出AWE32系列。1996年,創新推出AWE64系列,其中Sound Blaster AWE64 Gold,吸引了發燒友的目光,這款音效卡把音效卡的音質推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大家對如何在電腦上實現HiFi級的效果的討論驟然升溫,PCHIFI這個概念大概也就是從這個時候形成的。
與此同時,國內的多媒體音箱開始出現著名品牌,典型的例如輕騎兵。1996年,後來在中國有著重大影響力的漫步者誕生。這些廠商,都為多媒體音箱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些廠商在發展初期,都重點發展木質2.0音箱,成系列成規模的發展,結果,木質立體聲多媒體音箱逐漸成了很具中國特色的產品類型,你幾乎看不到哪個洋品牌旗下有這類產品。
隨著Windows95的普及,音頻套用變得普及而頻繁,ISA明顯的出現頻寬不足的問題,PCI音效卡登場了,PCI時代,最初最風光的是帝盟。
DIAMOND Monster Sound MX200是帝盟最用心的一款音效卡。用料奢華,音質出色,不過紅顏命薄,帝盟沒多久就倒閉了,這款音效卡僅僅有Windows95、98的驅動,失去套用價值。但即便如此,發燒友仍舊瘋狂收藏這款音效卡,它出色的音質表現,讓PCHifi 的夢想變得清晰起來。如何讓它在Windows2000/XP下工作,曾經成為最熱門的話題之一。
● 1998年,創新發布著名的基於Emu10k1晶片的Live!系列音效卡,但這次創新並沒有扮演音質推手的角色。這款音效卡受限於intel AC'97規範約束,對音質做了相當大的妥協。雖然這款音效卡非常適合遊戲用途,但音樂發燒友並不買賬。直接指出Live!的音質缺陷。
在AC'97規範中,有一個SRC(採樣率轉換)過程,這個過程會嚴重降低音質。最初intel設計AC'97時,加入SRC過程是為了節省成本。這個SRC成了發燒友眼中的天敵,到後來,標榜自己是發燒音效卡的,一定是可以繞開SRC的品種。
● 1999年,漫步者發布了R1900T立體聲音箱,這款音箱對後來的2.0音箱格局影響巨大,它的音質在當時算得上是出類拔萃,但離HiFi還差太遠,它的意義在於,R1900T培養了一大批潛在的發燒友。
● 2000年,知名HIFI廠商惠威涉足多媒體音箱領域,發布了M200立體聲音箱,這如同晴天霹靂,在發燒友圈中炸開了鍋,M200將多媒體音箱的音質水平推向了一個新的高度,雖然離HIFI還很遠,但至少又近了一步。M200的成功不在於它的音質有多好,而在於它的出現,直接開啟了一個高檔多媒體立體聲音箱市場,這個市場同樣也是很具有中國特色的。之後,惠威又發布了T200A多媒體音箱,再度成為公認的巔峰之作。惠威對PCHiFi的發展功不可沒。
● 2001年,創新公司發布Sound Blaster Audigy,此時創新的競爭對手們幾乎都奄奄一息,倒閉的倒閉,退出的退出。創新仍舊在使勁的發展音效卡的運算能力和音效技術,對於音質則無暇顧及。在剿滅競爭對手的同時,創新也開始發現音效卡並不怎么好賣了。Audigy成為創新盛極而衰的轉折點。
● 2002年,威盛發布2款音頻控制晶片:Envy24以及Envy24HT。Envy24系列沒有遵循AC‘97規範,因此沒有其他晶片惱人的SRC問題,音質相當出色。支持192kHz或者96kHz的採樣速率以及24bit採樣大小,這幾款晶片獲得專業廠商的支持,並推出了為數眾多的民用音效卡,這些音效卡獲得了發燒友的強烈關注。此時的音效卡開始支持96kHz/24bit,在指標上,已經超越CD,這些都增加了大家對PCHIFI的關注程度。而創新,在這個領域逐漸也被邊緣化。
● 2004年,國內最大的多媒體音箱廠商——漫步者發布了一款重量級的產品——S2000,這款產品採用了發燒的思路設計,集成了解碼器,這在當時都是具有重要意義的,S2000的出現,將高檔多媒體音箱的硬體配置提到了一個更高的角度。由於漫步者的市場地位顯赫,S2000的發布具有明顯的市場帶領作用,隨後幾年,漫步者的競爭對手先後都發布了售價超過1000元的多媒體立體聲音箱。對於這些大廠而言,PCHIFI並不是市場目標,更重要的是樹立形象,但由於這些大廠對市場的影響十分巨大,這些市場行為,實質上還是推動了PCHIFI的發展。
也就是2004年前後,硬碟市場發生重大的變化,80G-160G的產品成為市場主流。它對PCHifi的影響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放棄MP3,改由存儲APE、FLAC等無損編碼的音樂,網路上能找到的無損編碼的音樂資源也越來越多,無損音樂的普及速度在加速,這些音樂讓這些用戶對器材的要求也與日俱增。
● 2005年,樂之邦在USB音效卡領域建樹頗豐,他們設計出了最小的商品化USB音效卡——玲瓏II。這款音效卡針對筆記本用戶設計,主打音質,可以視作是在筆記本上實現PCHifi的一種嘗試,雖然音質還達不到Hifi的層次,但已經實實在在的在筆記本上實現了更好一些的音質了。
● 2008年,節奏坦克發布Hifier Serenade 小夜曲立體聲音效卡。這款音效卡完全採用了Soomal的架構設計,拋棄了所有輸入功能,僅僅保留了一組左右聲道獨立輸出的RCA插座、耳機放大輸出以及一組同軸和一組光纖的S/PDIF輸出。這是市場第一次出現明確為音樂欣賞服務的音效卡,摒棄所有對音樂欣賞而言都無用的功能,把成本投入到能提高音質的部分去,這款音效卡獲得了廣泛關注。
● 2009年,樂之邦發布Monitor 01 US 音效卡,這又是一款深受Soomal的架構設計影響的音效卡,極端化的設計,拋棄所有輸入功能,僅僅保留一組左右聲道獨立輸出的RCA插座、耳機放大輸出和S/PDIF光纖輸出。這款產品採用了樂之邦自行開發的晶片算法,針對USB音效卡的瓶頸做出解決方案,因此這款音效卡相對以往的USB音效卡獲得了極大的音質提升。這款產品還有一款姐妹產品——Monitor 01 US USD,連模擬輸出都省略了,僅保留同軸輸出。
區別
PC HIFI相對於傳統HIFI,主要是音源發生了變化,傳統HIFI音源媒介主要有黑膠盤、CD等,藉助CD機,唱片機來播放,而PC HIFI的音源主要是一些無損檔案,比如FLAC、WAV等。由於網際網路的發展,獲取高規格無損音頻檔案更加便捷,檔案存儲更加方便安全,因此PC HIFI已經成為HIFI發展的新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