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王衛東、秦挺鑫著社會科學著作)

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王衛東、秦挺鑫著社會科學著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是王衛東、秦挺鑫創作的社會科學著作,首次出版於2019年11月。

該書主要基於網路化治理理論,採用文獻研究、紮根理論分析、探索性案例分析、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方法,分析中國社會救援組織網路化治理機制的優勢及其問題,提出完善對策和建議,旨在探討非營利組織(NPO)如何更好承擔其社會責任,完善社會治理體系。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
  • 作者:王衛東、秦挺鑫
  • 首版時間:2019年11月
  • 字數:213千字
  • 類別:社會科學
內容簡介,作品目錄,創作背景,作品思想,出版信息,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該書分析中國NPO的發展現狀,借鑑西方NPO治理理論,調查中國防災救災組織網路的構成與特徵,分析社會責任對於社會救援組織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意義,調查社會救援組織參與機制的優勢,借鑑美國社會救援組織的治理經驗,基於紮根理論構建社會救援組織網路化治理的概念模型,從完善社會救援組織制度框架、提升社會救援組織自我治理機制、構建社會多元聯動防災救災網路、健全社會救援組織社會支持體系四個方面提出強化社會救援組織社會責任的網路化治理措施,闡述社會救援組織治理機制的標準化戰略。最後,通過社會救援組織浙江省公羊隊的典型案例分析對研究結論進行實證檢驗。

作品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七章 美國社會救援組織治理的經驗與借鑑
第二章 NPO的發展及其治理理論概述
第八章 強化社會救援組織社會責任的網路化治理措施
第三章 我國防災減災救災的組織網路分析
第九章 完善社會救援組織治理機制的標準化戰略
第四章 社會救援組織的社會責任與可持續發展
第十章 浙江省公羊隊治理機制實證分析
第五章 社會救援組織治理面臨的主要問題
第十一章 研究總結與展望
第六章 社會救援組織治理機制的理論分析
參考文獻

創作背景

改革開放後,中國非營利組織(NPO)進入快速發展階段。伴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確立和政府職能的轉變,NPO承擔起越來越重要的社會責任,法律地位也逐漸得到社會認可。NPO的數量增長迅速,組織業態擴展到眾多行業,包括公民權益保護、環境保護、社區服務、扶貧開發、科學研究、應急救援、慈善服務等多個領域,發揮著政府和企業不可替代的作用,是政府與社會、政府與企業間溝通的橋樑與平台。社會救援組織是NPO的典型代表。社會救援組織主要是由企業、社會公益組織或志願者創辦,具有一定的技術能力,致力於防災減災救災活動的非營利組織。社會救援組織在應急救援、社會捐助、提高社會的防災救災意識和開展幫扶上發揮了積極作用,得到了政府部門的肯定和社會公眾的廣泛認可。因此,選擇社會救援組織為例,研究NPO的社會責任,具有廣泛的代表性和典型性。《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就深入分析了中國社會救援組織網路化治理機制的優勢及其問題。

作品思想

該書基於網路化治理理論和探索性案例分析,運用紮根理論分析、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等方法,研究社會救援組織的社會責任及其治理機制。主要研究結論和政策啟示概括為以下幾點。
(1)社會救援組織承擔社會責任具有重要意義。首先,社會救援組織是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防災減災救災體系的完善,需要包括社會救援組織在內的各類社會主體的積極參與。隨著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社會力量逐漸發展成長為救災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在現場救援、款物捐贈、物資發放、心理撫慰、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其次,社會救援組織有助於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中國社會救援組織的發展壯大和積極參與,對於減輕政府救災壓力和財政負擔,促進政府職能的轉變都起到了積極作用。社會救援組織的發展在加速政府職能轉變,並有效彌補其缺陷的過程中,組織自身也得到發展和完善,更好地承擔社會責任。其三,社會救援組織有利於推動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實現基層社會治理現代化是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應有之義和重中之重。社會救援組織的技術優勢和組織特點可以彌補政府救援力量的局限性,在滿足基層公眾需求多樣性和特殊領域應急救援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社會救援組織的這些特點有助於推動基層社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最後,社會救援組織有利於倡導和塑造全民公益的社會風尚。社會救援組織的救援事跡,將他們無私奉獻、服務社會的理念和價值觀傳播給社會,起到了榜樣和示範效應,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政府和社會各界對社會救援組織及其公益行為應該積極鼓勵,大力倡導,營造積極向上、團結互助和全民公益的社會氛圍。
(2)社會救援組織具有承載社會責任的機制優勢。第一,社會救援組織具有自主性、靈活性,反應迅速,效率高。社會救援組織具有結構簡單、機動性強的優勢,可以在災害發生的第一時間獲取受災信息,拓寬信息採集渠道,開展專業的救援工作,爭取救援時間,挽救更多人的生命。第二,社會救援組織救援隊員的職業背景對於應急救援具有獨特優勢。社會救援組織的救援隊員主要由復轉軍人、企業的民兵預備役人員、醫務人員、山地水上戶外運動愛好者等各類具備相關專業知識和特長的人組成。他們對於在特殊地形開展救援行動有著豐富的專業知識和實戰經驗,可以為救援活動提供許多建設性建議,若能發揮其積極作用,災害處置的效果大大提升。社會救援組織在社區安全服務、山地搜尋等特殊領域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具有專業優勢。第三,社會救援組織貼近人民民眾的日常生活,可以滿足個性化的救災需求。政府在實施救災活動時,因資源限制,無法對災民的個性化需求做出及時反應,社會救援組織的介入彌補了這一缺陷,讓救災活動更為人性化和有針對性。
(3)必須構建社會多元聯動的防災減災救災網路,堅持積極培育、鼓勵支持、統籌協調、引導規範、完善監督、自願自助的社會救援組織治理原則。制定和完善社會力量參與防災減災救災的政策法規、行業標準、行為準則,搭建社會救援組織的協調服務平台和信息導向平台。鼓勵支持社會力量全方位參與常態減災、應急救援、過渡安置、恢復重建等工作,構建社會化防災減災救災格局,實現由政府單一主體向社會多元聯動的防災減災救災網路化治理模式轉變。基於紮根理論分析的結論和美國社會救援組織治理的經驗借鑑,強化社會救援組織社會責任的網路化治理措施主要應該從五個方面著手:完善制度框架,升級網路類型;構建信息平台,打造多元聯動網路;強化組織治理機制,提升救援水平;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拓展網路資源;最佳化激勵機制,形成良好發展氛圍。

出版信息

書名
出版時間
出版社
ISBN
《NPO的社會責任及其網路化治理:以社會救援組織為例》
2019年11月
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978-7-5203-5599-5

作者簡介

王衛東,中國計量大學人文與外語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城市與區域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比利時布魯塞爾聖路易斯大學和列日大學訪問學者,全國經濟地理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應急管理學會社區安全專業委員會專家委員、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1)“安全文化標準工作組(WG10)”委員。主要研究方向:城市與區域管理、公共危機管理。
秦挺鑫,中國標準化研究院公共安全標準化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ISO/TC292(安全和韌性)專家成員,全國公共安全基礎標準化技術委員會(SAC/TC351)秘書長,北京市安全生產領域學科帶頭人,北京社區安全科技促進會副理事長,北京安全科學與工程學會委員。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