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ga 語出梵文,音譯為“ 那伽”。大約在東漢時期,佛教典籍傳入中國,並迅速出現了漢字譯文。當時翻譯的方法,一般是由
胡僧口述,漢僧筆錄。只是概括地表達佛經的大意,並非一句一字的直譯。後來為了擴大在本土的影響力逐附會本土文化,把那伽翻譯成龍。佛教的龍它的梵文名稱為“那伽”(Naga)。
據記載,那伽長身無足,能在大海及其他水域或地下中稱王為尊。其原型當為生活於
南亞次大陸的一種蟒蛇,從此看來,它確於形成機制及為複雜的中國龍有著較大的區別。
在佛經漢譯的過程中,“那伽”又被一致的譯為“龍”。佛經《智度論》中云:“那伽,秦(指中國)言龍”。它類似中國龍,變幻莫測;風雲際會;升天潛水;興雲布雨。在《過去現在因果經》中也說:“難陀
龍王,優難陀龍王於虛空中,吐清淨水,一溫一涼,灌太子身。……天龍八部亦於空中作天伎樂,歌唄讚頌,燒眾名香,散渚妙花,又雨天衣及以瓔珞,繽紛亂墜,不可稱數”。這一佛傳故事在中國又演變為九龍吐香水浴佛。由此可見,在佛教至尊
悉達多太子降生那一霎起,“龍”就與他相隨,地位尊崇可見一斑。太子降生後,在空中舞樂贊禮的“天龍八部”護法神,更有“龍部”存在,在八部眾中地位僅次於“天”,神通廣大,具非凡法力。
那迦三苦
佛教的那迦有三苦
1.那迦要被熱風沙燒皮肉骨髓
2.要被風暴吹掉寶物衣飾,現出納迦身
3.要被金翅迦樓羅吃
含義
在
印度語言中, naga一詞的意思是蛇,也指一種人首蛇身的神。在翻譯佛經時,佛教徒anga譯成了龍,將nagaraja譯成龍王。有龍王就有
龍女,佛典中不少經卷都有龍王和龍女的故事。如《華嚴經》中有無量諸大龍王,如毗樓博叉龍王、婆竭羅龍王等,莫不勤力,興雲布雨,令諸眾生熱惱消滅,云云。又如《法華經》說:有龍女常聽文殊師利菩薩說《法華經》,深受教化,後來見佛獻寶,變成男身,立地成佛。《舊雜譬喻經》中有一個“龍女出遊”的故事,一開始講:““昔龍王女出遊,為牧牛者所縛捶。國王出行界,見女便解之,便使去。龍王問女:‘何因啼位?’女言:“國王枉捶我。’龍王日:‘此
王常仁慈,何橫捶人?,……”在這個佛經故事中,龍王是個擁有大量財寶,通曉百獸鳥蟲的語言,能“化作數百頭羊度水”的神。
區別
在
河南安陽出土的遺址可以證明,按照
中國的傳統,真正的龍,是神物,是造化,不屬於人類甚至一切生靈可知可見,人類永遠只能看到龍的一些投射面。所以古人云,龍大小變異,隱現而不定,神龍見首不見尾
比如青龍,為宇宙四極之一,象徵四方的東方,四季的春季,又是四相星圖之一,代表初,生機,衍化
比如應龍,當年某西方最高神企圖用大洪水滅世,被應龍攔住了海嘯。而後協助大禹治水,以尾開水道,遇山山開,劃地地裂 所謂那迦,其實在印度,是一種多頭,頭型酷似眼鏡蛇,長身無足,無角,並且有劇毒的水屬精怪類生物,居水中,有宮殿,喜歡財寶。具有控制水,行雲雨的力量。也就是佛教天龍八部眾,所謂的龍眾。
由於這種水類精怪也能飛騰,行雲雨,於是被誤解為龍。
在華夏古人的文獻里有一種被稱為虺的動物,多頭,長身,劇毒的水類精怪,最多有九個頭,同時也與那迦一樣,蛇頭,無須,無足,無角,或許虺便是印度所謂的那迦,而那迦顯然並非龍
還有一類偽龍,就是所謂的龍王類。它們在形象上比較類似龍,但是威能比龍差之甚遠,習性與那迦一樣,居水中,有宮殿,喜歡財寶,具有控制水,行雲雨的力量,但是比那迦的能力要強,具有調動江河湖海的權能,屬於一種高級那迦,也就是蛟龍、亞龍類。
但是終究不是真龍,本質上還是水屬性精怪,其中有善有惡,性淫,古代傳說中那些被高人鬥法降服的惡龍,大抵都來自這種龍王類的偽龍.佛經中的龍一般是指“那迦”,英譯是Naga,是
古代印度一種眼鏡蛇崇拜的神化產物。
“那迦”與中國的龍還是有一定區別的,“那迦”的天敵是迦樓羅,受莊子影響僧人在中國譯經時又稱大鵬,金翅鵬鳥是“那迦”同父異母的弟弟,但金翅鳥每一天要吃一條大“那迦”(大毒蛇王)與五百條小“那迦”(毒蛇),此後“那迦”皈依佛陀,得袈裟護體,才免金翅鳥吞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