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dhoney興起於華盛頓州的貝列佛(西雅圖的一個郊區)。在貝列佛基督教高中(Bellevue Christian High School)上學期間,Mark McLaughlin (後來被稱為Mark Arm) 和他的一些朋友創辦了一個名叫Mr. Epp and the Calculations的樂隊,隊名是以他的一個數學老師的名字命名的。Mark Arm
起初,他們只是抱著一種鬧著玩的心態組建的這隻樂隊,樂隊根本算不上實質意義上的那種嚴肅的樂隊。他們的首場 “表演”是在班級演唱Marvin Gaye的"Got to Give It Up",用的還是捲起的地圖充當的吉他,因為他們不可能真的用樂器表演。在他們組隊3年後,Mr. Epp終於在1981年參加了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演出。在這期間,Mark Arm和他的朋友Steve Turner組建了一隻更嚴肅但不是非常嚴肅的樂隊——Limp Richerds。KZAM-AM電台播放了Mr. Epp的歌曲,但他們卻被嘲諷為“史上最爛樂隊”。1984年2月3日,他們和Malfunkshun一起在西雅圖的米特羅波利斯(Metropolis)參加了最後一場演出。
Green River於1985年錄製了他們的首張EP專輯Come on Down,這張專輯被公認為第一張真正意義上的垃圾搖滾專輯。專輯發行後不久,Turner因厭惡樂隊的硬搖滾傾向而離開了樂隊。另一名Derranged Diction樂隊的成員Bruce Fairweather頂替了他的位置。在錄製完第二張EP專輯Dry As a Bone和全長專輯Rehab Doll後,樂隊於1987年年底解散。Gossard, Ament和Fairweather 三人轉而加入Mother Love Bone(媽媽愛後進生)。在主唱 Andrew Wood身亡後, Gossard and Ament 成立了Pearl Jam(珍珠果醬樂隊), 而Fairweather則加入了 Love Battery(愛情電池樂隊). 1988年1月, Arm 與Turner重聚並組建了樂隊Mudhoney.
SubPop時期(1988–1991)
Turner想成立一個先排練後登台表演的樂隊。他和Arm 開始與Bundle of Hiss的鼓手Dan Peters合作譜曲。這個三人組覺得應該邀請剛剛離開The Melvins樂隊的Matt Lukin加入他們,擔任樂隊的貝斯手,他們給樂隊起了Russ Meyer的電影Mudhoney這個名字。Dan Peters
1988年樂隊在Sub Pop旗下,錄製發行了首張EP專輯Superfuzz Bigmuff,並推出了第一首單曲"Touch Me I'm Sick。這首單曲贏得了廣泛關注,樂隊在美國也獲得了一定的成功。Mudhoney 迅速成為的明星樂隊Sub Pop。樂隊的冬粉Sonic Youth(音速青年)還邀請他們參加1989年英國巡迴演唱會。巡迴演出之後,Superfuzz Bigmuff這首單曲打入了英國獨立音樂排行榜,新聞報紙也對他們進行了大量的報導。樂隊於1989年推出了他們的第一張專輯Mudhoney。
第二張專輯Every Good Boy Deserves Fudge於1991年上市.專輯發行後樂隊收到了Reprise Records公司伸出的橄欖枝,並於1992年被公司納入麾下。
Reprise時期(1992–1999)
Mudhoney在Reprise公司創作的第一張專輯是 Piece of Cake。在2008年Mojo雜誌的一篇文章中,Turner提到這張專輯時說"他們真是撿了個大便宜……那些歌差不多都是快要完成的。"當時,他們還為電影Singles創作了一首電影配樂"Overblown" 。
2008年, Mudhoney與製作人Tucker Martine開始下一張專輯The Lucky Ones的製作,這張專輯於2008年上市。此後不久,Sub Pop 推出了一張豪華版的Superfuzz Bigmuff。 其中包含有樂隊的原版EP專輯,單曲,樣本唱片,還有1988年的兩張現場演唱會曲目。
成就與影響
與Nirvana/Pearl Jam齊名車庫搖滾(Grunge)先驅樂隊,西雅圖搖滾聖地獨立廠牌Sub Pop鎮廠之寶,Pearl Jam首場台北演唱會暖場樂團.與90年代中期轉入主流廠牌再回歸獨立樂壇.始終如一成軍18年來不卑不亢行走於車庫搖滾道路.總是搖滾有理言之有物allmusicguide四星高評價.“蜜漿”(Mudhoney)也是早年活躍於西雅圖的非主流樂隊之一。1988年,當“涅盤”樂隊還在地下馳騁的時候,“蜜漿”的首張單曲唱片《觸摸我我病了》(Touch Me I'm Sick)就已在“地下流行”旗下推出,並引起了一定的反響。以後,“蜜漿”又分別於1988年和1991年推出EP《Superfuzz Bigmuff》和專輯《每個好男孩都該得到奶糖》(Every Good Boy Deserves Fudge)。應該說,“蜜漿”是這批樂隊中最早徹底脫離重金屬加盟朋克陣營的一支,其音樂中時時爆發朋克式激情,主唱如同吉姆·莫里森(Jim Morrison,大門樂隊主唱)鬼魅附身一般,以骯髒的嘶吼裝點著前朋克時代的粗陋錄音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