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世界上第一枚氫彈譯名)

mike(世界上第一枚氫彈譯名)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mike,中文譯為:邁克或麥克。世界上第一枚氫彈。美國“常春藤行動”(Operation Ivy)核試驗中試爆的第一顆技術完全成熟的熱核武器1952年11月1日美國在埃盧格魯博珊瑚島上試驗了一個熱核裝置也叫“mike”(邁克),其能量釋放當量為1000萬噸TNT,這是美國當年在廣島投下的核子彈威力的500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邁克、麥克
  • 外文名:mike
  • 材    料:氘 氘化鋰6
“常春藤行動”,背景,發展,

“常春藤行動”

“邁克”(IVY MIKE)是美國“常春藤行動”(Operation Ivy)核試驗中試爆的第一顆技術完全成熟的熱核武器,也是第一顆真正的“氫彈”。一般被認為這是世界上氫彈試驗的首次成功。採用“輻射爆聚”方案的“特勒—烏拉姆裝置”成為成功爆炸的基礎,並固定為熱核炸彈的標準特徵。
1952年11月1日凌晨,這個代號“邁克”的82噸重核裝置在太平洋馬紹爾群島的埃尼威托克珊瑚島被引爆,產生了估計10.4兆噸的爆炸當量,幾乎相當於投放在長崎核子彈威力的近500倍。試爆後爆炸將伊魯吉拉伯島(Elugelab)夷為平地,產生了一個寬6240英尺(1.9公里)、164英尺深(50米)的大坑。爆炸產生的火球直徑約為3.25英里(5.2公里),蘑菇雲在90秒內升至5.7萬英尺(17公里)的高度,進入同溫層,一分鐘後又升高至10.8萬英尺(33公里),最終穩定在12萬英尺(37公里)的高度。
1952年美國爆炸的第一顆氫彈,體積極為龐大1952年美國爆炸的第一顆氫彈,體積極為龐大
蘑菇雲的冠部最終延伸至100英里(160公里)以外的區域,莖幹寬度則達到20英里(32公里)。這顆氫彈產生了大量放射性沉降物,即撒落於地球上的致命放射性微粒。對南太平洋海域造成了嚴重的輻射危害。

背景

1949年9月蘇聯的核子彈爆炸實驗成功,使美國大為震驚,從便於戰略考慮必須製造出威力更大的炸彈。
1950年1月美國總統杜魯門決定研製氫彈。氫彈的研究工作由匈牙利籍的科學家泰勒領導,利用核子彈促進爆炸時產生的高溫,使氘發生聚變反應。
1951年5月 氫彈原理試驗準備工作就序,試驗彈代號 “喬治”,在太平洋上的恩尼威托克島試驗場進行。達62噸的極其笨重的試驗裝置放在60餘米的鋼架上,裝置以液態氘作為核聚變裝料,並有冷卻系統使氘處於極低溫。試驗證明爆炸威力大大超過核子彈。氫彈原理試驗的成功,大大推進了製造真正氫彈的工作。

發展

1952年11月1日又一個氫彈試驗裝置 “邁克”在太平洋的恩尼威托克島上爆炸。該裝置高6米,直徑為1.8米,重達65噸,看上去像個大暖瓶,爆炸威力達1000萬噸梯恩當量。相當於廣島型核子彈的500倍。“邁克”體積比一輛載重汽車還大,它必須裝有苯重的製冷系統,這樣的裝置飛機、飛彈都無法運載,沒有什麼實戰價值。
後來人們採用鋰的一種同位素鋰-6和氘的化合物——氘化鋰作核燃料。氘化鋰是固體,不需冷卻壓縮,製作成本低、體積小、重量輕、便於運載。這種氫彈稱為“乾式”氫彈。1954年,美國的第一顆實用型氫彈在比基發島試驗成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