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hew Arnold

Mathew Arnold

英國詩人、評論家。拉格比公學校長、托馬斯·阿諾德之子。他所倡導的“文化批評”理論在西方文學史及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阿諾德自稱為“英國文化的倡導者”,後人尊他為“文化使徒”。作為英國19世紀思想領域的代表人物,阿諾德將社會道德批評與文化理想結合起來,對工業資本主義時代的英國社會進行了深刻的批判。作為19世紀人文知識分子,阿諾德把文化作為直接進行社會批判的武器,認為文化是恢復社會、實現個體完美的主導力量。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馬修·阿諾德
  • 外文名:Mathew Arnold
  • 國籍:英國
  • 出生日期:1822
  • 逝世日期:1888
  • 職業:評論家、詩人
  • 代表作品:《文化與無政府狀態》
個人介紹,教育,文化觀,相關作品,

個人介紹

馬修·阿諾德(Mathew Arnold)(1822-1888)是英國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評論家兼詩人。

教育

馬修·阿諾德出身於教師家庭,其父托馬斯·阿諾德是當時著名的教育家,曾任有名的拉格比公學(Rugby School)的校長。1841年他進入牛津大學學習,1844年畢業,1847-1851年為蘭斯當公爵的私人秘書。從1851年開始被公爵委任為為學校視導,直至1886年。1859年加入紐卡斯爾委員會,調查英格蘭普通教育狀況。1865年受唐頓委員會指派,就英格蘭和威爾斯的中、高等教育提出報告。1885年奉命考察德國、瑞士、荷蘭、法國的自由教育,以及教師地位、培訓及待遇等,其考察報告對國家制定教育法規、政策有一定影響。任學校視導期間,提出許多改進教育的建議,多為當局採納。強調閱讀文學著作的重要性及在理解基礎上的記憶,認為語法具有心智訓練價值。要求教師向學生敞開胸懷,鼓勵青年教師花更多的時間於文學,並自修倫敦大學的課程。與其父一樣不重視科學教育,亦不注重教育理論的科學基礎而注重實效。在英國教育史上,阿諾德父子均有重要影響。著有《報告集》(1909),出版後即被指定為教師候選人的必讀書。

文化觀

阿諾德的文化觀全面、系統地反映在1867-1868年連續發表的6篇批評文章中。後來,這6篇文章於1869年結集出版,被冠名為《文化與無政府狀態》,在該書的前言中,他宣稱:“全文的意圖是大力推薦文化,以幫助我們走出目前的困境。在與我們密切相關的所有問題上,世界上有過什麼最優秀的思想和言論、文化都要了解,並通過學習最優秀知識的手段去追求全面的完美。我們現在不屈不撓地、卻也是機械教條地遵循著陳舊的固有觀念和習慣;我們虛幻地認為,不屈不撓地走下去就是德行,可以彌補過於機械刻板而造成的負面影響。但文化了解了世界上最優秀的思想和言論,就會調動起鮮活的思想之流,來衝擊我們堅定而刻板地尊奉的固有的觀念和習慣。”“目前的困境”是指當時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生產空前擴張卻缺乏理想,一派社會穩定、科技進步的繁榮景象下掩蓋的自滿、庸俗和物質崇拜。19世紀的英國社會盛行著地方主義、功利主義和庸俗風氣,表現出一股狹隘的島氣。誕生在這樣一個時期的社會批評家馬修·阿諾德提出了人類全面、和諧、普遍地走向“完美”的目標,並倡導以“美與智”的文化作為追求人類完美的途徑和手段,以期抵制個人主義與工業主義所導致的混亂與迷惘的無政府狀態。
在定義什麼是文化時,阿諾德指出,文化的動因中既有科學求真的精神,又有道德向善的熱情;文化既致力於獲取知識,又重視採取行動,它渴求的是美好與光明的統一。在此書中,阿諾德認為,人類精神的理想在於不斷地擴展自身的能力和智力,使自身變得更加完美;要實現這一理想,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幫手。“文化是指研習完美的文化,它引導我們構想的真正的人類的完美,應是人性所有方面都得到發展的和諧的完美,是社會各個部分都得到發展的普遍的完美。”
在阿諾德看來,文化的最高理想是追求完美,這種完美是建立在和諧基礎上的完美,它最終要實現的目標,是使人性的各個方面和社會的各個組成部分,都能得到全面協調的發展。阿諾德認為文化是對個體和社會完美的追求和研究,是個體和社會追求完美的過程。文化有助於人們摒棄,諸如:財富、進步、階級、工業和生產這類“固有觀念”。通過暴露受這類固有觀念蠱惑的人們的庸俗癖性,文化將引導人們“……認識到人性的完美是和諧的完美,開發我們人性的所有方面,作為一種普遍的完美,發展我們社會的所有部分”和諧完美的目標是個體和全社會的光明前景(“美好與光明”)。
這種尋求完美的文化精神,來源於阿諾德對左右文化的兩股力量——希臘精神和希伯萊精神的批判。 “希臘精神最為重視的理念是如實看清事物之本相;希伯萊精神中最重要的則是行為和服從。”“希伯萊精神一旦抓住了某些有關普遍秩序的樸素的、基本的默示,便以無比的認真和十足的幹勁去領悟並遵循其中的道理,而希臘精神的特點則是以靈活的方式密切關注普遍秩序的整體運行,生怕疏漏了任何局部,生怕為了某一局部而不顧另一局部,它不會在有關普遍秩序的某種默示上駐足不前,哪怕是根本性的默示。”因此,希臘精神反對機械、孤立地看待事物和問題,要求了解事物的方方面面及其潛在的聯繫。希臘精神的主導思想是“意識的自發性”,希伯萊精神的主導思想則是“嚴正的良知”。 對文化而言,希臘精神和希伯萊精神同等重,,因為兩者都“有著同樣的終極目標,那就是人類的完美式救贖”文化不僅致力於看清事物的本相,獲得關於普遍秩序的知識,而且還要付諸於實踐,使文化所構建的完美理念通行於天下,從而顯示出文化的道德品格和社會品格。所以,希臘精神和希伯萊精神不應是分離的,而是融合為一體——科學的觀念和堅定的行動,共同促進人性的完善和社會的和諧發展。在人類文明的發展過程中,希臘精神和希伯萊精神互相更迭,要么希臘精神占據主導地位,要么希伯萊精神引導著人類在黑暗中前行,智性衝動和道德衝動交替出現。

相關作品

馬修·阿諾德牛津大學詩學教授長達十年。詩歌靈感得之於古希臘作家,歌德,華茲華斯,寫過大量文學,教育,社會問題的隨筆,猛烈抨擊英國生活和文化方面的地方主義,庸俗風氣,功利主義,成為當時知識界的批評之聲,影響了托·斯·艾略特,利維斯等一代文人。1849年,他發表第一部詩集《迷途浪子》(The Strayed Reveller)。他只能利用工作之餘的閒暇進行文學創作,但即便是業餘之作卻已使他得以躋身於維多利亞時代主要作家的行列。在中國較為流傳的散文為《英國民族的精神》。阿諾德的詩歌創作主要集中在1850年代,1860年後主要從事散文寫作,寫下了大量的文學評論和社會評論作品。阿諾德的詩作主要收集在《詩集》(Poems, 1853)、《詩歌二集》(Poems: Second Series, 1855)和《新詩集》(New Poems, 1867)中。其批評論著有《評論集》(Essay in Criticism, 1865)、《文化與無政府》(Culture and Anarchy, 1869)《文學與教條》(Literature and Dogma,1873)《評論荷馬史詩譯本》和《評論集》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