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沿革
歷史背景
在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美軍至少裝備49000輛
M4中型坦克(謝爾曼,Sherman)。1944年12月德軍用重型
虎2坦克突破美軍防線,由於此戰美軍慘敗,這導致了M4坦克被淘汰的命運。隨後美國即把1944年製造的20輛重型
T26坦克運往歐洲戰場,得到駐歐陸軍的好評。1945年美國又把經過改進的T26E3重型坦克投入生產,裝備部隊並改稱
M26重型坦克(綽號:Pershing,潘興),生產量達2400輛。
戰後由於美蘇對抗日益緊張,面對蘇軍強大的裝甲力量,美國在1949年決定研製T41輕型坦克(即後來的M41鬥犬“Bulldog”式坦克)、T42中型坦克和T43重型坦克(即後來的M103重型坦克)三種新的坦克型號,同時對M26坦克進行改進,陸續安裝了新的發動機、傳動裝置和新型火炮。
研製歷程
1948年7月30日美國把改進的M26坦克,改稱為M46坦克(英文:Patton,巴頓)。在
韓戰中,1950年8月美國用M46坦克裝備南韓陸軍,對北韓作戰時發現,M46重型坦克也不能有效地對付蘇制
T-34坦克。
為了能有效地對付蘇制T-34坦克,美國臨時決定把裝有T119式90毫米火炮的T42坦克炮塔,安裝在M46坦克底盤上,從而產生編號M46E1坦克,小批量生產的M46E1又稱為M46A1。
作為研製和生產單位的美國底特律坦克廠(DetroitTankPlant)和美國機車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mpany),在隨後在M46A1坦克的基礎上,將原M46坦克的車體前部裝甲進行了改進,改善了前裝甲傾角,取消了駕駛員和航向機槍手間的風扇殼體,從而產生了M47坦克(又稱巴頓1型坦克)。
早期的M47坦克存在諸如T42炮塔內測距儀性能不可靠等許多問題。因此美國對M47坦克邊生產邊改進,進度緩慢。當新的M47坦克出廠時,韓戰已告結束。
從1952年開始,M47中型坦克裝備了美國陸軍第一、二裝甲師,生產總數達8676輛。由於M47坦克僅作為過渡性替代產品,沒能用於朝鮮戰場的實戰,所以後來很快就被
M48坦克取代,並全部移交給北約盟國裝備。
技術特點
總體布局
M47中型坦克,是傳統的炮塔型坦克,由車體和炮塔兩部分組成。
車體由裝甲鋼板和鑄造裝甲部件焊接而成,並帶有加強筋,前部是駕駛艙,中部是戰鬥艙,後部是動力艙(發動機和傳動裝置)。
駕駛員位於坦克左前方,其艙口蓋上裝有1個M13潛望鏡,後來某些國家的M47坦克加裝了1個M19紅外駕駛潛望鏡,以提高夜間作戰能力。航向機槍手位於駕駛員右側,兩人共用1個安全門和1個出入艙口。
M47坦克的鑄造炮塔位於車體中央,車長和炮長位於炮塔內火炮右側,裝填手在左側,炮塔內後頂部裝有帶圓頂罩的通氣風扇,裝填手艙蓋前部裝有1個M13潛望鏡。部分M47坦克裝有M6推土鏟。
防護系統
M47中型坦克,裝甲厚度最大為115毫米,車內無三防裝置。
武器系統
主要武器
該坦克的主要武器是1門M36式90mm口徑火炮,該炮採用立楔式炮閂,炮口裝有T形或圓筒形消焰器,有炮管抽氣裝置,M78型炮架由防盾和液壓同心式反後坐裝置組成。
炮塔可360°旋轉,火炮俯仰範圍是-5°~+19°,有效反坦克射程是2000m,能發射如穿甲彈、榴彈、教練彈和煙幕彈等多種炮彈,炮管壽命是700發。
輔助武器
在主炮左側安裝有1挺7.62毫米M1919A4E1式並列機槍,車首裝有相同型號的航向機槍。該坦克是美國安裝航向機槍的最後車型。在炮塔頂部裝有1挺12.7毫米M2式高射機槍。
彈藥配備
M47坦克車載71發90毫米炮彈,其中11發裝在炮塔尾艙內待用。某些國家的M47坦克取消了航向機槍,使炮彈基數增至105發,可選用多種炮彈,包括M82曳光被帽穿甲彈,XM581E1曳光殺傷彈,M77曳光穿甲彈,M318曳光穿甲彈,M394空包彈,M336和M337榴霰彈,M12模擬彈,M71和M71A1榴彈,碎甲彈,M348A1尾翼穩定破甲彈,M431破甲彈,M304、M332A1、M333A1和M317曳光高速穿甲彈,M353教練彈,M313黃磷發煙彈以及比利時或以色列研製的新式90毫米
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等。
動力系統
動力裝置
動力艙與戰鬥艙用隔板分開,動力艙內的發動機緊挨隔板。通過十字驅動傳動裝置將動力傳遞到側傳動裝置,前者包括變速裝置、差速器、轉向機構和制動器。
行動裝置
該坦克兩側各有6個扭桿懸掛的雙輪緣掛膠負重輪和3個托帶輪,誘導輪在前,主動輪在後,在第六負重輪和主動輪間有一可調式履帶張緊輪。第一、二、五、六負重輪處裝有液壓減振器。採用鋼製掛膠履帶,每條新履帶有86塊履帶板。
火控電子
M47坦克火控系統簡單,車長和炮長各有1具M20潛望式觀察瞄準鏡,但炮長的瞄準鏡安裝位置較低。M20潛望鏡內裝有兩套光學系統,一套是廣角觀察鏡,放大倍率為1×;另一套可實施遠距離目標測距和瞄準,放大倍率是6×。炮塔內前部裝有由炮長操縱的1個M12體視彈道計算測距儀,通過調節各個按鈕,可以完成選擇炮彈、修正彈道、目標測距和跟蹤、火炮瞄準和射擊等項動作。
性能數據
M47/M47M中型坦克參考數據:
型號 | M47(M47M) |
乘員 | 5⑷人 |
單位功率 | 12.9(11.8)千瓦/噸 |
單位壓力 | 91.7千帕 |
車全長 | |
炮向前 | 8.508(8.553)米 |
炮向後 | 7.090米 |
車體長 | 6.307(6.267)米 |
車寬 | 3.510(3.390)米 |
車高 | |
至指揮塔頂 | 3.016米 |
至炮塔頂 | 2.954米 |
車底距地高 | 0.469米 |
履帶中心距 | 2.794米 |
履頻寬 | 584毫米 |
履帶著地長 | 3.911米 |
公路最大速度 | 48(56.3)千米/小時 |
燃料儲備 | 875(1476)L |
公路最大行程 | 130(600)千米 |
涉水深 | 1.219米 |
爬坡度 | 60% |
攀垂直牆高 | 0.914米 |
越壕寬 | 2.59米 |
發動機 | |
生產公司 | 大陸(Continental)公司 |
型號 | AV-1790-5A,7,或7B(AVDS-1790-2A) |
類型 | 12V風冷汽油機,(柴油機) |
功率/轉速 | 569千瓦/2800,(551千瓦/2400)r/分鐘 |
傳動裝置 | |
生產公司 | 阿里遜(Allision) |
型號 | CD-850-4,4A,或4B,(CD-850-6A) |
類型 | 帶液力變矩器的行星傳動 |
前進檔/倒檔數 | 2/1 |
懸掛裝置類型 | 扭桿 |
坦克火炮口徑/型號/類型 | 90毫米/M36/線膛 |
並列機槍口徑/型號/數量 | 7.62毫米/M1919A4E1/1挺 |
防空機槍口徑/型號/數量 | 12.7毫米/M2/1挺 |
航向機槍口徑/型號/數量 | 7.62毫米/M1919A4E1/1挺 |
煙幕彈發射器 | 無 |
彈藥基數 | |
90毫米炮彈 | 71(79)發 |
7.62毫米機槍彈 | 4125發 |
12.7毫米機槍彈 | 440發 |
炮塔驅動方式 | 液壓,備以手動 |
炮塔旋轉範圍 | 360° |
車長超越控制 | 有 |
火炮最大俯仰範圍 | -5°~+19° |
火炮最大俯仰速度 | 4°/秒 |
炮塔最大迴轉速度 | 360°/10秒 |
火炮穩定器 | 無 |
測距儀類型 | 體視式 |
駕駛潛望鏡型號 | M13 |
駕駛員紅外夜視裝置 | M19型,雙目,潛望式 |
車長/炮長觀察瞄準 | 鏡型號/類型,M20/潛望式 |
裝甲結構類型/厚度/水平傾角 | |
車體前上 | 均質/101毫米/30° |
車體前下 | 均質/76~89毫米/37° |
車體側前部 | 均質/76毫米/90° |
車體側後部 | 均質/50.8毫米/90° |
車體頂部 | 均質/22毫米/0° |
車體底前部 | 均質/25.4毫米/0° |
車體底後部 | 均質/12.7毫米/0° |
炮塔防盾 | 均質/115毫米 |
炮塔正面 | 均質/101毫米/50° |
炮塔側部 | 均質/63.5毫米/70° |
炮塔後部 | 均質/76.2毫米/70° |
炮塔頂部 | 均質/12.7毫米/0° |
電氣系統電壓 | 24V |
蓄電池數量/電壓 | 4個/12個 |
衍生型號
由於M47中型坦克裝備後不久,即被M48坦克取代,因此其變型車較少,但許多裝備M47坦克的國家如奧地利、法國、義大利等都對該車進行了多種改造工作。
M102工程車
該車專為工程兵研製,90毫米火炮換成了短管105毫米榴彈炮,車前安裝了推土鏟,車尾裝有起重桿。
M47M坦克
由美國BMY(Bowen-McLaughlin-York)公司為
伊朗研製,樣車在美國製造,系20世紀70年代的改造產品。該坦克安裝了M60A1坦克的機動部件(如柴油機和變速箱等)和火控裝置,有許多部件可與M48A3和M60A1坦克通用;取消了航向機艙,可裝79發90毫米炮彈;取消履帶張緊輪,安裝了M60系列坦克的減振器;燃料箱容積增大,戰鬥行程提高到600千米。
T66噴火坦克
未列入裝備
犀牛坦克
以色列犀牛坦克,是在M47坦克上安裝了與M60坦克相同的柴油機、105毫米M68式火炮和帶小型(Mini)雷射測距儀的火控系統。
此外,南韓還把M47坦克改造成裝甲搶救車,去掉90毫米火炮,炮塔內裝了絞盤,車首安裝了A形框架。
服役動態
M47中型坦克,總計生產情況:美國底特律坦克廠(Detroit Tank Plant)生產3000多輛,美國機車公司(American Locomotive Company)生產5000多輛。
裝備情況:希臘(320輛)、伊朗(200輛)、義大利(500輛)、巴基斯坦(150輛)、南韓(350輛)、西班牙(400輛)、土耳其(900輛)、南斯拉夫(60輛)和索馬里(100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