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核心編程指南(第三版)

Linux核心編程指南(第三版)

《Linux核心編程指南(第三版)》是一本於2005年7月1日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

全書共分10章,內容分別涉及Linux核心簡介、記憶體管理、進程間通信Linux檔案系統設備驅動程式、網路實現方式、模組和調試,以及多重處理等Linux核心原理和開發技術。

基本介紹

  • 中文名:Linux核心編程指南(第三版)
  • 作者:張瑜等
  • 出版時間:2005年7月1日
  • 出版社清華大學出版社
  • ISBN:9787302092940
  • 定價:39 元
  • 裝幀平裝
圖書簡介,圖書目錄,

圖書簡介

本書面向希望深入學習這種作業系統的讀者,全面介紹了Linux作業系統的技術原理。

圖書目錄

第1章 Linux作業系統簡介
1.1 主要特點
1.2 Linux產品
第2章 編譯核心
2.1 所有的東西在哪裡
2.2 編譯過程
2.3 額外的配置工具
第3章 核心入門
3.1 重要的數據結構
3.1.1 任務結構
3.1.2 進程表
3.1.3 檔案和節點
3.1.4 動態記憶體管理
3.1.5 佇列和信號標誌
3.1.6 系統時間和定時器
3.2 主要的算法
3.2.1 信號
3.2.2 硬體中斷
3.2.3 軟體中斷
3.2.4 啟動系統
3.2.5 定時器中斷
3.2.6 調度程式
3.3 系統調用的實現
3.3.1 系統調用的實際工作原理
3.3.2 簡單系統調用的例子
3.3.3 更複雜的系統調用的例子
第4章 記憶體管理
4.1 獨立於體系結構的記憶體模型
4.1.1 記憶體頁面
4.1.2 虛擬地址空間
4.1.3 轉換線性地址
4.1.4 頁面目錄
4.1.5 頁面表
4.2 進程的虛擬地址空間
4.2.1 用戶段
4.2.2 虛擬記憶體區域
4.2.3 系統調用brk
4.2.4 映射函式
4.2.5 核心段
4.2.6 引導過程中核心段中的記憶體分配
4.2.7 核心段中的動態記憶體管理
4.3 塊設備高速快取
4.3.1 塊緩衝
4.3.2 bdflush和kupdate
4.3.3 用於緩衝存儲器的列表結構
4.3.4 使用緩衝存儲器
4.4 Linux系統下的分頁技術
4.4.1 記憶體管理和高速緩衝存儲器
4.4.2 預定一個記憶體頁面
4.4.3 通過核心執行緒最佳化記憶體頁面管理
4.4.4 頁面錯誤和重新載入頁面
第5章 進程間的通信
5.1 核心中的同步
5.2 通過檔案通信
5.2.1 鎖定整個檔案
5.2.2 鎖定檔案區域
5.3 管道
5.4 使用ptrace調試
5.5 System V中的進程間通信(IPC)
5.5.1 訪問許可權、號碼和關鍵字
5.5.2 信號標誌
5.5.3 訊息佇列
5.5.4 共享記憶體
5.5.5 ipcs和ipcrm命令
5.6 使用套接字的IPC
5.6.1 一個簡單的例子
5.6.2 UNIX域套接字的實現
6.1 基本原理
6.2 核心中檔案系統的表示
6.2.1 裝載
6.2.2 超代碼塊
6.2.3 超代碼塊操作
6.2.4 目錄快取器
6.2.5 DEntry操作
6.2.6 i節點
6.2.7 i節點操作
6.2.8 檔案結構
6.2.9 檔案操作
6.2.10 打開檔案
6.3 Ext2檔案系統
6.3.1 Ext2檔案系統的結構
6.3.2 Ext2檔案系統中的目錄
6.3.3 Ext2檔案系統中代碼塊的分配
6.3.4 Ext2檔案系統的擴充
6.4 Proc檔案系統
6.4.1 Proc檔案系統的結構
6.4.2 Proc檔案系統的實現
第7章 Linux下的設備驅動程式
7.1 字元設備和代碼塊設備
7.2 硬體
7.2.1 連線埠I/O
7.2.2 PCI匯流排
7.2.3 恐龍--ISA匯流排
7.2.4 ISA即插即用
7.3 查詢、中斷和等待佇列
7.3.1 查詢
7.3.2 中斷模式
7.3.3 中斷共享
7.3.4 軟體中斷
7.3.5 下半部--較低的中斷一半
7.3.6 任務佇列
7.3.7 計時器
7.4 實現驅動程式
7.4.1 PC揚聲器驅動程式
7.4.2 一個簡單的驅動程式
7.4.3 setup函式
7.4.4 init
7.4.5 打開和釋放
7.4.6 讀取和寫入
7.4.7 IOCTL
7.4.8 Poll
7.4.9 Llseek
7.4.10 Mmsp
7.4.11 Fasync
7.4.12 Readdir及Fsync
7.5 動態驅動程式和靜態驅動程式
第8章 網路實現方式
8.1 導言和概述
8.1.1 網路實現方式的層模型
8.1.2 將A中的數據轉移到B
8.2 一些重要的結構
8.2.1 套接字結構
8.2.2 sk_buff結構--網路中的緩衝區管理
8.2.3 INET套接字--套接字的一個特殊部分
8.2.4 proto結構中的協定操作
8.2.5 套接字地址的一般結構
8.3 Linux下的網路設備
8.3.1 乙太網
8.3.2 SLIP和PLIP
8.3.3 回送設備
8.3.4 啞設備
8.3.5 示例設備
第9章 模組和調試
9.1 什麼是模組
9.2 核心中的實現
9.3 模組和核心的對象片斷的含義
9.4 參量的傳輸和示例
9.5 模組能實現什麼
9.6 核心守護程式
9.7 模組之間的簡單交換
9.8 示例模組
9.9 調試
9.9.1 更改是末尾的開始
9.9.2 最好的調試器--printk()
9.9.3 使用gdb進行調試
第10章 多重處理
10.1 英特爾多重處理規範
10.2 多重處理器系統存在的問題
10.3 核心的改動
10.3.1 核心初始化
10.3.2 調度
10.3.3 中斷處理
10.4 原子操作
10.4.1 原子數據類型
10.4.2 訪問原子數據類型
10.4.3 改變和檢測原子變數
10.5 旋轉鎖定
10.5.1 訪問函式
10.5.2 讀寫旋轉鎖定
附錄A 系統調用
附錄B 核心的相關命令
附錄C PROC檔案系統
附錄D 引導進程
附錄E 有用的核心函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