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FJ異質鈦合金連線區銑削殘餘應力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

LFJ異質鈦合金連線區銑削殘餘應力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

《LFJ異質鈦合金連線區銑削殘餘應力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是依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由汪洪峰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LFJ異質鈦合金連線區銑削殘餘應力形成機理及分布規律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汪洪峰
  • 依託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目前航空發動機整體葉盤製造主要採用電鑄方法,但這種方法對環境污染太大,為了避免這種污染,國內有採用線性摩擦連線(簡稱LFJ)和高速銑削相結合的方法製造整體葉盤,但這種方法易造成LFJ連線區域銑削殘餘應力分布不均勻,導致葉盤變形較大。本課題針對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銑削殘餘應力進行分析,認為初始應力(材料本身應力和LFJ連線應力)、裝夾應力和銑削應力是形成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銑削殘餘應力的主要組成部分。因此,本課題就從這三大應力入手,通過機理分析與實驗研究,揭示異質鈦合金LFJ連線機理及其應力分布規律;通過對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高速銑削加工機理、銑削力、銑削溫度、裝夾方式、銑削方式等研究,建立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銑削模型,通過此銑削模型並結合LFJ連線區域殘餘應力分布規律,建立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銑削應力模型,最終獲得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銑削銑削應力分布規律。

結題摘要

本課題主要是研究LFJ異質鈦合金連線區域銑削殘餘應力分布,獲得滿足現代戰鬥機發展需要的航空發動機整體葉盤,這為自主研究與生產我國航空發動機提供技術支持具有重要意義。 本課題研究了異質鈦合金LFJ連線機理及應力分析,主要包括飛邊的形成、測力儀的設計與製造、連線過程中作用力的測量、連線過程中溫度的測量、分析了異質鈦合金區域的殘餘應力分布等;研究了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本構關係,主要包括連線區強度變化、硬度變化、應力應變關係以及相應的比熱容、熱膨脹係數、導熱係數和彈性模量等變化規律等;研究了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的銑削力和銑削溫度,主要包括銑削力測量儀設計製造、銑削溫度測量方法、銑削工藝參數對銑削力和銑削溫度的影響等;研究了異質鈦合金LFJ連線區域的銑削應力模型及分布規律,主要包括銑削模型建立、工件裝夾對銑削殘餘應力的影響、連線殘餘應力對後續銑削殘餘應力的影響、分析了銑削力和銑削溫度對銑削殘餘應力的影響規律。 本課題結果顯示,飛邊與頂鍛作用力、摩擦壓力以及焊接時間等工藝參數有著緊密的關係。隨著摩擦時間的繼續增加,摩擦表面溫度繼續升高,在TC11鈦合金摩擦表面的金屬原子早已經被激活,此時,TC17鈦合金摩擦表面的金屬原子也已經開始活躍起來,雙方金屬原子不斷的進入到對方界面,在高溫保持下,這種活躍程度不斷增加,然後在頂鍛力的作用下,促使這種活躍的金屬原子更深層次進入對方裡面,出現塑性流動現象,最終在大變形的基礎上實現TC11/TC17異質鈦合金的LFJ連線。試樣的殘餘應力分布與工藝參數之間還是有直接的關係的。在TC11鈦合金一邊的連線區硬度肯定低於靠近TC17鈦合金一邊的硬度值。常溫下,隨著應變速率的增加,TC11/TC17LFJ連線區材料的屈服強度和流動應力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其應變硬化率隨著應變率的增加而逐漸趨於零。各種試樣連線區域的摩擦係數平均在0.5~0.6之間。TC11鈦合金、TC17鈦合金以及LFJ連線部分的摩擦磨損區域出現粒狀脫落、梨溝形狀以及孔洞等現象,說明它們經歷了磨粒磨損和滑移磨損等過程。各種試樣極化曲線均沒有鈍化現象。腐蝕電流小,腐蝕電位為負值且小,材料具有抗腐蝕能力。四個試樣的中間部位殘餘應力數值相對較小,這可能與連線區域殘餘應力的釋放相互抵消消除部分殘餘應力有關。當溫度增加,TC11鈦合金塑性變化增大,以連線區域為中心,出現互扭狀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