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可見光通信關鍵器件與套用

LED可見光通信關鍵器件與套用

《LED可見光通信關鍵器件與套用》是2015年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遲楠。

基本介紹

  • 書名:LED可見光通信關鍵器件與套用
  • 作者:遲楠
  • ISBN: 978-7-115-38697-7
  • 出版時間:2015-08
圖書簡介
本書詳細描述了基於LED的可見光通信關鍵器件和套用的研究,填補了國內還沒有系統描述可見光通信器件和運用的書籍這一空白。全書共分為11章,第1章給出了可見光通信的基本概念,對其發展歷史進行了追溯,研究趨勢進行了展望,並且簡要介紹了可見光通信的器件和運用;第2~4章詳細介紹了可見光通信所採用的器件,包括傳統的可見光發射LED器件、新型micro-LED器件和可見光探測器;第5~6章介紹了可見光通信所採用的先進技術和關鍵算法;第7章介紹了高速VLC通信系統實驗,給出了本研究團隊基於第2~6章介紹的器件和技術理論基礎之上的實驗成果;第8~10章主要介紹了可見光通信在定位和手機等方面的新型套用和技術成果;第11章對可見光通信技術的未來發展進行了展望。
目錄
第 一章 概述
1.1LED市場趨勢
1.2 可見光通信發展歷史
1.3 可見光通信系統
1.4國際研究趨勢
1.5可見光通信器件
1.6可見光通信套用
第 二章可見光發光二極體器件
2.1 發光二極體的發展
2.2 GaN基半導體材料的物理性質
2.2.1 基本結構和參數
2.2.2 光學性質
2.2.3 電學性質
2.2.4 自發極化與壓電極化效應
2.3 GaN基半導體材料的MOCVD外延生長
2.3.1 圖形藍寶石襯底外延技術(PSS)
2.3.2 GaN外延生長過程中的演化
2.3.3 Si襯底GaN外延生長技術
2.4GaN(氮化鎵)基LED器件
2.4.1 LED基本原理
2.4.2 LED基本結構
2.4.3 基LED中存在的關鍵問題
2.5光子晶體在LED中的套用
2.5.1 光子晶體LED進展
2.5.2LED 器件光子晶體製作工藝
2.5.3 納米多孔結構LED器件
2.6LED器件結構對熱特性的影響
2.6.1 LED電極圖案設計對器件熱性能的影響
2.6.2焊點分布對倒裝焊接(Flip-chip)結構的熱特性的影響
2.6.3螢光粉塗敷方式對白光LED器件熱特性的影響
2.7 小結
第三章 新型Mirco-LED器件
3.1 Micro-LED的設計與製作
3.1.1 Micro-LED的結構
3.2 Micro-LED的器件性能
3.2.1 Micro-LED的電氣特性
3.2.2 Micro-LED的光學特性
3.2.3 Micro-LED的調製特性
3.3 Micro-LED的驅動
3.3.1 CMOS/Micro-LED的集成和CMOS控制的Micro-LED器件
3.3.2 CMOS驅動器的布局
3.3.3 CMOS驅動器的邏輯電路
3.3.4 晶片倒裝封裝
3.3.5 CMOS驅動板
3.4 Micro-LED在可見光通信中的套用
3.4.1 單信道數據傳輸
3.4.2 VLC中基於CMOS控制Micro-LED器件
3.5 總結
第四章 可見光探測器
4.1. InGaN光電探測器
4.2. InGaN可見光探測器的類型、結構與外延生長
4.2.1. InGaN可見光探測器的類型與結構
4.2.2 InGaN的外延方法
4.2.3 InGaN的背景載流子及n型摻雜
4.2.4 p型InGaN的製備
4.2.5 維加德定律及帶隙彎曲參數
4.3. InGaN可見光探測器的種類
4.3.1 MSM結構InGaN可見光探測器
4.3.2 肖特基型InGaN可見光探測器
4.3.3 p-i-n結構InGaN可見光探測器
4.3.4 InGaN/GaN多重量子阱可見光探測器
4.4. 矽基PIN光電探測器
4.4.1 特性參數
4.4.1 器件製備工藝
4.5. 窄帶藍光探測器
4.6. 探測器陣列設計
4.6.1 光路系統設計
4.6.2 陣列製備
4.4.2 信號讀取電路結構設計
4.7. 小結
第五章、可見光通信均衡技術
5.1 基於模擬電路的預均衡技術
5.2 硬體預均衡電路
5.2.1硬體預均衡電路仿真
5.2.2硬體預均衡電路實驗驗證
5.3軟體預均衡
5.3.1基於FIR濾波器的預均衡技術
5.3.2基於OFDM的軟體預均衡技術
5.4軟體預均衡技術仿真
5.5 ACO-OFDM調製
5.5.1 ACO-OFDM調製原理
5.5.2 ACO-OFDM調製系統原理
5.5.3 ACO-OFDM性能仿真
5.5.4 ACO-OFDM調製優缺點
5.6 時域加窗技術
5.7小結
第六章可見光通信信號恢復算法
6.1時鐘恢復
6.1.1數字濾波平方定時估計算法
6.1.2 Gardner算法
6.1.3 Godard算法
6.1.4 Muller算法
6.2頻偏相偏的估計與補償算法
6.2.1相偏的估計與補償算法
6.2.2 頻偏的估計與補償算法
6.3 時域均衡算法
6.3.1 CMA算法
6.3.3 CMMA算法
6.3.4 M-CMMA算法
6.3.5 DD-LMS算法
6.4 頻域均衡算法
6.4.1 導頻輔助信道估計算法 195
6.4.2 SC-FDE算法
6.5小結
第七章高速可見光通信系統實驗
7.1VLC系統先進調製技術
7.1.1正交頻分復用調製技術(OFDM)
7.1.2 CAP調製技術
7.1.3 基於頻域均衡的單載波調製技術
7.2多用戶接入與雙向可見光通信系統
7.2.1多輸入單輸出(MISO)系統
7.2.2 雙向傳輸系統
7.3 VLC多維復用系統
7.3.1 波分復用技術
7.3.2 副載波復用技術
7.3.3 偏振復用技術
7.4 可見光MIMO技術
7.4.1 可見光成像MIMO
7.4.2 可見光非成像MIMO
7.5可見光通信組網
7.5.1 可見光通信與MMF融合網路
7.5.2 可見光與PON融合網路
7.5.3 基於光纖骨幹架構的高速全雙工可見光接入網
9.6 小結
第八章手機可見光通信技術
8.1 概述
8.1.1 手機通訊發展
8.1.2 現有手機數據傳輸技術對比
8.2 套用場景
8.2.1 數據傳輸
8.2.2 室內定位
8.3 技術及實現方案
8.3.1 系統模型
8.3.2顯示單元
8.3.3 攝像頭單元
8.3.4 傳輸軟體
8.3.5系統傳輸比較
8.4可見光與移動通訊融合展望
8.4.1 驅動融合的因素
8.4.2 可見光與基站回傳融合優勢
8.4.3 可見光通信與基站前傳的融合
8.4.4 可見光通信與移動通信接入的融合
8.5 小結
第九章可見光定位技術
9.1室內定位技術現狀
9.2可見光定位技術
9.2.1基於三角測量法的可見光定位技術
9.2.2其他定位方法
9.3基於蜂窩式的可見光定位技術
9.3.1 LED光照度分布與陣列設計
9.3.2蜂窩式定位算法
9.3.3 越區切換
9.4可見光定位系統光強分布仿真
9.5 小結
第十章VLC通信技術與套用
10.1 可見光音頻傳輸
10.3 可見光成像通信
10.4 可見光移動車聯網
10.5 可見光通信遠距離實驗
10.6 高速可見光終端
10.7 小結
第十一章可見光通信技術發展趨勢
11.1表面電漿LED
11.2 視覺成像通信
11.3 VLC組網關鍵問題
11.3.1 可見光光源布局
11.3.2 可見光網路切換技術
11.3.3 可見光網路接入控制
11.4 可見光通信集成晶片
11.4.1 LED發射陣列
11.4.2PIN接收陣列
11.4.3可見光專用集成通信晶片
11.5 未來展望
11.6 小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