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NJ5基因突變導致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發生的分子機制

KCNJ5基因突變導致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發生的分子機制

《KCNJ5基因突變導致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發生的分子機制》是依託深圳大學,由高升傑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KCNJ5基因突變導致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發生的分子機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高升傑
  • 依託單位:深圳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腎上腺醛固酮腺瘤是引起繼發性高血壓常見原因之一,其致病分子機理尚未明確。我們前期分析了22例病人全外顯子序列,發現KCNJ5是唯一的高頻體細胞突變基因,其中位點L168R突變率45.5%,G151R突變率27.3%。基於以上發現,本項目擬採用小鼠體內實驗,證明突變的致病性。然後對突變患者的腫瘤細胞進行原代細胞培養,並用CRISPR技術在細胞水平將上述突變熱點修復。在細胞水平比較正常腎上腺細胞,突變細胞以及編輯後的野生型細胞在細胞形態、增殖速度等方面的差異。進一步通過 mRNA測序和甲基化測序,分別尋找正常腎上腺細胞,突變細胞以及編輯修復細胞在轉錄和甲基化水平的差異。找到KCNJ5蛋白突變影響的控制血壓有關的重要基因及相關信號通路,進一步闡明KCNJ5基因突變導致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發生的分子機制。為腎上腺醛固酮腺瘤的治療提供新的途徑。

結題摘要

KCNJ5是一種G蛋白門控離子通道基因。在醛固酮產生的腎上腺腺瘤(APA)的研究中發現,T503G and G451C 兩種體細胞突變是APAs發病的最主要原因。KCNJ5這兩個體細胞突變會導致通道選擇性喪失和膜去極化,從而引起高血壓。我們將基因突變引發的的一系列分子水平的變化作為該研究的重點。通過CRISPR/Cas9技術將SW-13細胞系做了T503G和G451C修改,生成兩株全新具有T503G和G451C突變型的模式細胞株。我們挑選突變體細胞系,並分別對原始野生型突變興細胞系做了WGS,WTS,WGBS測序,從而找到突變後的多組學變化以及突變引起的分子變化機制。研究發現,經過CRISPR/Cas9處理後,絕大部分的差異表達都是因為甲基化變異造成的,真正由於KCNJ5突變引起的表達差異基因較少,而導致醛固酮增多的原因是膜通道蛋白KCNJ5突變後,細胞內鈉離子增多。我們用指示探針方法鑑定細胞胞漿內鈉離子,鉀離子和鈣離子濃度,發現KCNJ5突變細胞系中,鈉離子升高明顯,鉀離子和鈣離子無明顯差異,而突變體的醛固酮有明顯增加。這也說明KCNJ5突變主要作用於鈉離子的跨膜運儲。鈉離子增加導致去極化,鈣離子通道打開,鈣離子在細胞胞漿內濃度變高,通過級聯反應,產生高濃度醛固酮,醛固酮增多,醛固酮增加,引發血鉀降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