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郵電部於1976年10月19日發行“紀念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郵票,一套3枚。該郵票由劉碩仁、鄧錫清設計,北京郵票廠印製,志號:J11。
基本介紹
- 中文名:J11《紀念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郵票
- 時間:1976年10月19日
- 志號:J11
- 設計:劉碩仁、鄧錫清
簡要概述,郵票樣板,基本資料,人物介紹,創作花絮,郵品賞析,相關郵品,郵迷評價,
簡要概述
1976年10月19日,正值魯迅逝世40周年紀念日,中華人民共和國郵電部發行一套《紀念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紀念郵票,全套3枚。
郵票樣板
基本資料
其中(3—1)採用張松鶴的浮雕原作,(3—2)採用湯小銘原畫,(3—3)採用沈堯伊原畫。劉碩仁、鄧錫清設計。(3一1)影雕套印,孫鴻年雕刻;(3—2)(3—3)影寫版。齒孔11度×11.5度。背面刷膠。郵局全張枚數50(5×10)。北京郵票廠印製。
其中(3—1)採用張松鶴的浮雕原作,(3—2)採用湯小銘原畫,(3—3)採用沈堯伊原畫。劉碩仁、鄧錫清設計。(3一1)影雕套印,孫鴻年雕刻;(3—2)(3—3)影寫版。齒孔11度×11.5度。背面刷膠。郵局全張枚數50(5×10)。北京郵票廠印製。 |
人物介紹
魯迅(1881—1936),中國現代最著名的文學家之一,原名周樹人,浙江紹興人,出身於破落封建家庭。1902年赴日本留學,棄醫從文,1909年回國,1918年5月首次用“魯迅”的筆名在《新青年》上發表白話小說《狂人日記》。1921年12月,他發表著名中篇小說《阿Q正傳》,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1930年,他發起組織中國自由運動大同盟,同年3月,發起組織中國左翼作家聯盟(左聯),1932年,他與宋慶齡、蔡元培、楊杏佛等組織成立中國民權保障同盟,1936年10月19日病逝。
創作花絮
1976年10月19日,國家郵政部門發行了J11《紀念中國文化革命的主將魯迅》紀念郵票一套,其中第二枚《永不休戰》取自湯小銘的同名油畫《永不休戰》。在所有描繪作為革命戰士的魯迅的美術作品中,《永不休戰》無疑是一幅很出色的作品。這幅影響面甚廣的魯迅肖像畫創作於1972年。作者把場景選擇在魯迅晚年的病榻上。鉛灰色的基調象徵著鬥爭的嚴酷,而簡潔方正的構圖、白色的枕頭則給畫面平添了一股正氣。這幅畫中的魯迅先生形象可以說是所有魯迅題材作品中最為成功的範例,主人公眉梢高揚、嘴角緊抿,握筆的手堅強有力,很好地詮釋了名句“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精神核心。油畫《永不休戰》1972年入選全國美展,並被中國美術館收藏。這套郵票為影雕套印,但這枚郵票雕刻痕跡不很明顯。規格40*30mm,郵票基本忠實於原作。
湯小銘(1939—),廣西靈川人,擅長油畫。1964年畢業於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原任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主席。現為廣東畫院畫家,一級美術師。中國美術家協會理事,中國油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家協會油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美術家協會學術委員會主席、暨南大學兼職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貼。
郵品賞析
第一圖:為“魯迅像”。第二圖:為“永不休戰”。魯迅在寫作的畫面,他身旁是一疊書籍,左手壓著紙,右手拿著筆,表情冷峻。第三圖:為“學習魯迅的革命精神”。
相關郵品
【說明】 (3-2)永不休戰 明信片版本:無出社版名片上文字“1927年夏門” 郵戳:1991年福建夏門361004郵政編碼戳(補製片) 【說明】 (3-1)魯迅像 明信片版本:1960年上海郵政管理局美術片(魯迅先生墓) 郵戳:1989年上海200093郵政編碼戳
【說明】 (3-2)永不休戰 明信片版本:無出社版名片上文字“1927年夏門” 郵戳:1991年福建夏門361004郵政編碼戳(補製片) | |
【說明】 (3-1)魯迅像 明信片版本:1960年上海郵政管理局美術片(魯迅先生墓) 郵戳:1989年上海200093郵政編碼戳 |
(3-2)永不休戰
明信片版本:無出社版名片上文字“1927年夏門”
郵戳:1991年福建夏門361004郵政編碼戳(補製片)
(3-1)魯迅像
明信片版本:1960年上海郵政管理局美術片(魯迅先生墓)
郵戳:1989年上海200093郵政編碼戳
郵迷評價
“J11”在志號的劃分固然屬“J-T”系列,但從時間與內容上分析,它卻是一套地地道道的“文革票”。儘管它正式的發行日期是在“四人幫”垮台後的兩周,但它的選題與設計是在事前進行的。比起1976年同年發行的“五-七幹校”、“工農兵上大學”、“在廣闊的天地里”等等歌頌所謂“新生事物”的郵票,這套“魯迅票”的文革味有過之而無不及。第二枚“永不休戰”之所以其油畫原作在1976年上半年受到報刊的吹捧,無疑是順應了“四人幫”的“走資派還在走,要痛打落水狗”的叫囂。第三枚宣傳畫“前仆後繼”,又叫“學習魯迅的革命精神”更是殺氣騰騰,畫面上“文革”的代表形象之一“工農兵口誅筆伐”,他們前仆後繼的是什麼“戰役”呢?圖似乎表現含蓄,沒有象“T8”點明的“批林批孔運動”,但它與“文革”的末場鬧劇——“反擊右傾翻案風”有著一拍即合的關係,矛頭所指,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