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17在肺鼠疫中的免疫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IL-17在肺鼠疫中的免疫效應及其機制研究》是依託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由畢玉晶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IL-17在肺鼠疫中的免疫效應及其機制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畢玉晶
  • 依託單位: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肺鼠疫具有高度傳染性,通常致命。基於肺鼠疫實驗動物模型的研究進展,前期工作發現感染小鼠的肺泡灌洗液和肺組織中除IL-10和IL-6等促炎性因子分泌增高外,IL-17水平也明顯增高。在肺泡灌洗液中浸潤的炎症細胞(巨噬細胞、中性粒細胞和T細胞等)明顯增多。IL-17A基因敲除小鼠實驗顯示,小鼠對肺鼠疫易感性增強。這提示IL-17在免疫細胞介導的肺鼠疫保護性防禦效應中有重要調控作用。本課題將在深入探討肺鼠疫感染中IL-17的免疫保護作用基礎上,進一步研究其免疫細胞調控規律,並試圖初步闡明其分子機制。該研究將首次闡明IL-17在肺鼠疫感染中調控效應。同時,該研究也將利用感染模型有助於深入探究IL-17介導的免疫細胞調控反應規律。

結題摘要

鼠疫是由鼠疫耶爾森氏菌感染引起的烈性傳染病,在世界範圍內引起三次大流行。鼠疫主要包括腺鼠疫、肺鼠疫及敗血症鼠疫。其中,肺鼠疫發病急,病情進展快,死亡率高,肺鼠疫可通過呼吸道傳播,易引發大範圍流行。因此,深入探討鼠疫菌的致病機制及宿主防禦機制,成為鼠疫菌防控的重要研究內容。我們前期研究發現,在小鼠肺鼠疫感染早期,肺泡灌洗液及肺組織中,某些促炎因子明顯升高,其中IL-17A呈現了顯著增高。同時,炎性細胞(如中性粒細胞、巨噬細胞等)也明顯增多。本研究中,我們採用IL-17A基因敲除小鼠,首先比較了野生小鼠和基因敲除小鼠在感染肺鼠疫後,相關指標的變化。基因敲除小鼠生存率明顯降低,感染早期肺臟及肝臟內細菌數目顯著增加,肺部病理損傷加重。表明IL-17A在抗肺鼠疫感染中發揮重要作用。進而通過構建小鼠嵌合體模型證實髓系來源的細胞在這一過程種發揮作用,細胞內染色證實,肺部的中性粒細胞是分泌IL-17A的主要細胞。體外實驗發現,IL-17A可以協同IFNγ促進巨噬細胞的亞型轉換。接下來,通過巨噬細胞剔除後再轉入的試驗證實,巨噬細胞在IL-17A介導的抗肺鼠疫感染中發揮作用。轉入了M1型巨噬細胞的IL-17A基因缺失小鼠,感染肺鼠疫後其肺部細菌數目明顯少於對照組。這表明,IL-17A正是通過巨噬細胞發揮其保護作用。本研究深入探討了細胞因子IL-17A在肺鼠疫感染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機制,為鼠疫菌致病機制及防控研究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