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The Hoover Institution on War, Revolution, and Peace),簡稱胡佛研究所,是美國著名的公共政策智囊機構,由史丹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的赫伯特·胡佛(Herbert Clark Hoover,美國第三十一任總統)於1919年創建。該機構對美國新保守主義和自由意志主義運動有主要影響。該組織於2001年開始出版《政策評論》(Policy Review)。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胡佛戰爭、革命與和平研究所
- 外文名:Hoover Institution
- 成立時間:1919年
- 成立地點:史丹福大學
簡介,資助機構,
簡介
胡佛研究所(Hoover Institution)
胡佛研究所1919年在史丹福大學成立,為世界上最大的政治、經濟和社會變化史料文獻收藏地之一。如今,胡佛研究所每年的經費預算達到2500萬美元,其中大部分是由保守團體和大公司捐助的,像埃克森·美孚、福特汽車、通用汽車和寶潔等都是研究所的捐助大戶。另外,史丹福大學的資助占總預算的15%。
胡佛研究所現今已經擁有160萬冊藏書,6萬多個微縮影片檔案,4300類約4000萬件檔案和25000多種期刊,供學者研究調用。該所的研究和收藏主要圍繞在"戰爭、革命與和平”三個主題上,因此這裡的研究員大多主攻歷史、經濟、政治和社會學等學科。
在該所的收藏中,中國現代史檔案館頗為引人注目。這裡直接涉及中國的檔案有200多類,其中大部分是個人檔案。這些檔案通常是私人捐贈的,或者由家屬委託代管,因此,檔案對外公開的程度往往取決於捐贈者或者家屬的意願。即將公布的兩蔣日記也是如此。
據報導,蔣家家屬與胡佛研究所訂立了契約,要求研究所必須在獲得許可的前提下查閱日記、引述內容;如果日記中牽涉到目前還在世的人,則必須保密。胡佛研究所對這些珍貴的史料沒有所有權,不過將可以“代管”50年。
去年4月,胡佛研究所因為公開宋子文檔案而備受矚目。由於宋子文曾任國民政府財政部長和外交部長等要職,是中國近代史上頗具影響力的宋氏家族的長子,因此,胡佛研究所認為有關他的每件資料都很有價值。現在,關於宋子文的3萬多件檔案已陸續開放給學者閱覽。
此外,胡佛研究所還收藏了一些中國人物個人檔案和涉及中國事務的外國人檔案,其中有:宋子文,曾任孫中山的英文秘書、中央銀行行長等要職,有關他的資料最多,內容涉及上世紀30至40年代中國政治與經濟、戰時的中美外交等。其中,他關於"西安事變"的日記,以及他二戰時期與盟軍中國戰區參謀長史迪威將軍的談話內容,都是非常珍貴的史料。張嘉森,曾任中國民主社會黨主席。胡佛研究所保存著他1947年給馬歇爾和魏德邁將軍的兩封信。張公權,曾任中國銀行總經理、中央銀行總裁。1960年代曾任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生前捐贈了其1945年到1946年在東北的日記。陳納德(ClaireLeeChennault),美國空軍將領。抗戰時在華組織美志願航空隊即飛虎隊。其資料由其夫人陳香梅女士捐贈,多為抗戰時期飛虎隊及中美關係的資料。斯諾夫人(NymWales),美國新聞記者、作家,是抗戰時期在延安採訪過毛澤東的美國記者斯諾的夫人。胡佛研究所收藏的是有關她的資料有個人信札、備忘錄、照片、筆記等。
胡佛研究所的創始人———赫伯特·克拉克·胡佛是美國第31任總統,生於衣阿華州,畢業於史丹福大學。1898年,24歲的胡佛應清政府之邀來到中國,在天津工作了多年,任開平煤礦總工程師。後秘密買下了開平煤礦。到1914年,他已經擁有400萬美元的財產。他以這些財產作為後盾步入政界。1921年任商業部長。1928年接受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提名並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