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

哈羅德·威爾遜

Harold Wilson一般指本詞條

哈羅德·威爾遜(全名: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James Harold Wilson, Baron Wilson of Rievaulx,1916年3月11日—1995年5月24日),生於英國哈得茲菲爾,英國政治家,第67、69任英國首相

哈羅德·威爾遜於1937年畢業於牛津大學,1938—1945年任牛津大學大學學院研究員。1943—1944年任燃料與動力部統計主管。1945年在工黨大選中獲勝,當選奧姆斯科克的工黨國會議員。1947年任貿易大臣。1950年當選默西賽德郡海頓市的工黨國會議員。1951—1964年工黨成為反對黨。1963年2月當選工黨領導人。1964年擔任首相。1970年大選中敗給保守黨。1974年2月大選後組成少數派政府,隨後在10月份的大選中獲得三席多數。1976年辭去首相職位。1983年獲封里沃的威爾遜男爵。1995年5月24日,病逝於倫敦,享年79歲。

哈羅德·威爾遜就任首相後盡力與歐洲大陸保持緊密聯繫,並努力支撐衰落的英國經濟。曾試圖解決羅得西亞問題,但未成功。著有《工黨政府》和《不列顛的管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
  • 外文名:James Harold Wilson
  • 國籍英國
  • 出生地:英格蘭西約克郡哈得茲菲爾
  • 出生日期:1916年3月11日
  • 逝世日期:1995年5月24日
  • 畢業院校牛津大學
  • 職業:政治家,經濟學家
  • 主要成就:四次當選英國首相(1964—1970,1974—1976)
    榮獲大英帝國勳章
人物生平,早年生活,嶄露頭角,影子閣員,首相生涯,辭職風波,晚年生活,為政舉措,政治方面,經濟方面,外交方面,社會方面,軼事典故,個人生活,人物評價,個人作品,社會活動,人物爭議,間諜爭議,政變爭議,流言爭議,人物頭銜,藝術形象,

人物生平

早年生活

1916年,哈羅德·威爾遜(下文簡稱威爾遜)出生於英格蘭哈得茲菲爾(Hudders field)的一個政治家庭。威爾遜8歲的時候曾到訪倫敦,並曾在唐寧街10號的門口留影。
威爾遜早年獲得獎學金,入讀哈得茲菲爾皇家會堂中學,但在1931年的時候,他在一次童軍遠足中喝了受污染的牛奶而染上傷寒,使他有數個月要告假就醫。
1932年,威爾遜任職工業化學家的父親因為人手過剩而被解僱,威爾遜遂舉家遷到威勒爾的斯比塔耳尋求工作。他在那裡的威勒爾文法男校就讀中學六年級,並成為了學生代表。
1934年,取得獎學金,入讀牛津大學的耶穌學院,修讀歷史。在大學裡,他曾經加入自由黨,但後來受到G·D·H·柯爾的影響而轉投工黨。第一年學年後,威爾遜轉讀哲學、政治及經濟學,後來更以一級榮譽畢業,旋即被校方聘用。
1937年,成為牛津大學新學院的經濟學講師。1938年起,又成為了大學學院的經濟史講師。在這段時期,他也是威廉·貝弗里奇的助理研究員,專門研究失業和貿易周期。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威爾遜曾自願從軍,但由於他被界定為專業人士,而被納入為公務員,成為研究採煤工業的統計學家和經濟學家。
1943年至1944年,在燃料與電力部出任經濟學與統計學部門的處長。

嶄露頭角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將近結束時,威爾遜被指派出選奧姆斯克選區,挑戰下議院議員的另一候選人史蒂芬·金—賀。最初,威爾遜打算在大選召開前夕才宣布參選,但他卻意外地答應立即宣布參選,結果被迫提早脫離公務員行列。在這段時間,他寫了《採煤業的新政》一文,以他在大戰期間的工作經驗,反駁國有化有助提升煤礦採礦效率的理論。
哈羅德·威爾遜
哈羅德·威爾遜
1945年,工黨擊敗保守黨,在大選中取得了大勝,而威爾遜也當選國會議員,立即被聘任為公務部的國會秘書。兩年後,他被改派為海外貿易秘書,任內曾數次到訪蘇聯,商討貿易事宜。
1947年10月14日,威爾遜被任命為貿易委員會主席。
1950年大選,由於選區改易,威爾遜轉到新設立的海頓選區,最終以些微的票數險勝。
1951年,為了籌措足夠的軍費以應付韓戰,工黨政府決定國民保健署將對藥物收取費用,此舉使威爾遜跟隨了安奈林·貝文的行列,在1951年4月宣布辭去所有政府職務,以示抗議。同年10月,工黨政府垮台,威爾遜成為貝文的“靠左派”主席,但不久以後,威爾遜卻開始與貝文保持距離。貝文後來在1954年宣布進一步辭去影子內閣的職務,威爾遜被起用。

影子閣員

威爾遜在影子閣員任內,使保守黨政府的《1955年財政法案》流產。1955年,擔任影子內閣財政大臣的威爾遜,以“蘇黎世的地精”來形容瑞士的銀行家,諷刺他們企圖以投機手段使英鎊貶值。工黨在1955年大選落敗後,他曾展開調查,試圖找出工黨落敗的原因,並提出數點有用可行的建議。
1959年,威爾遜又將下議院的賬目委員會主席一職,合併到影子內閣財政大臣身上。大選中,威爾遜嘗試在黨魁選舉中挑戰黨魁蓋茨克爾,雖然在蓋茨克爾的帶領下,工黨在大熱倒灶,後來又受廢除“第四款”一事蒙上陰影,威爾遜仍然落敗。
1962年,威爾遜參選副黨魁選舉,卻被喬治·布朗擊敗。此後,他出任影子內閣外務大臣一職。
1963年1月,蓋茨克爾突然死亡。威爾遜再度成為了黨魁選舉的左翼候選人,挑戰喬治·布朗,後來由於卡拉漢加入選戰,分散了黨內的右翼選票,以致威爾遜在選舉勝出,成為了新任工黨黨魁。不久以後,保守黨政府爆發了“普羅富莫事件”,威爾遜譴責“醜聞揭露了我們社會裡病態的一面”,從而博得不少支持,促使麥克米倫在1963年10月辭去首相一職,由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爵士接任。

首相生涯

1964年,受“普羅富莫事件”影響,工黨得以在大選中險勝,於下議院取得4席的多數優勢,並由威爾遜出任首相。然而,由於工黨只有僅4席的多數優勢,難以確保政府不會垮台,威爾遜小心行事,在18個月後,即1966年3月,再次舉行大選。這次大選中,執政工黨擴大了多數優勢至96席,進一步穩定了威爾遜政府。
1969年,威爾遜企圖制定一個工業關係法,對罷工實行某種限制,特別是限制非官方罷工。威爾遜曾說這項法案“對本屆政府持續執政至關重要”,但憚於與工會的特殊關係會受到破壞,他最終還是放棄了這個打算。
1970年6月,由於工黨支持率回升,威爾遜宣布舉行大選。在大選臨近的時候,保守黨在塞爾斯登公園酒店意外泄露一份政策檔案,內容大約指出保守黨將會任用頗激進的貨幣主義者,推動以自由市場為方針的政策,去解決英國國內的通貨膨脹和失業問題。訊息傳出後,威爾遜立即指出保守黨的政策失當。然而,當時他低估了大眾的反工黨情緒,以致威爾遜在大選中輸給了保守黨的希思
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
1970年與尼克森在白宮會面
1971年9月,威爾遜曾發表了他對愛爾蘭統一的看法,以回應日益惡化的愛爾蘭問題。其中,威爾遜定下了目標,希望英國在1986年時離開北愛爾蘭。但威爾遜上台後,他沒有實行這些目標。
1974年2月,由於希思上任後未能有效解決英國國內的種種問題,所以威爾遜在大選中以多數優勢擊敗希思,重新上台執政。為了進一步鞏固工黨在下議院的多數優勢,威爾遜在同年10月再度召開大選,並拉開工黨在議會的多數優勢。

辭職風波

早在1960年代晚期,威爾遜亦已向同僚透露,自己最多只能夠續任8至9年首相。然而,到了1976年,威爾遜發現自己患上初期的阿爾茲海默病,以往強勁的記憶力和集中力皆急速退化。
1976年3月16日,威爾遜突然以倦勤為由,宣布自己將會辭去首相一職。在聲明中,他指自己在一直身心俱疲,原已決定在60歲退休,而威爾遜宣布辭職後,女皇伊莉莎白二世特意到唐寧街10號參加晚宴,以示感謝他的貢獻。
威爾遜辭職的同時,還撰寫了一份獲勛人士名單,獲勛人士除了有他的支持者外,還包括不少商人和社會名流。然而,名單中的不少獲勛人士隨後卻頻頻牽涉醜聞。整件事件使輿論認為威爾遜有私相授授之嫌,結果對他卸任後的聲望構成了打擊。
1976年4月5日舉行,卡拉漢以176票擊敗富特的137票,正式成為威爾遜的繼任人,出任首相和工黨黨魁。

晚年生活

由於威爾遜希望在辭任首相後,能夠繼續成為下議院議員,所以他沒有按慣例接受貴族爵位,但卻接受冊封為嘉德勳爵士。在1983年,威爾遜正式從下議院退休,隨即獲晉爵為西約克郡柯爾克利斯,里沃的威爾遜男爵。
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
威爾遜的墓地
威爾遜從下議院退休後不久,他的阿爾茲海默症的病情明顯惡化,精神狀態更不斷衰退。因此在1985年以後,威爾遜已甚少在公眾場合露面。
1995年5月24日,威爾遜因大腸癌於倫敦病逝,享年79歲。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1969年1月,威爾遜讓卡斯特爾負責起草了限制工會權利的《代替衝突》白皮書。該檔案規定工會在決定罷工前,要進行投票表決,工會要承擔罷工應負的責任,不履行責任者,將有可能受到刑事處罰,“非正式罷工”在政府仲裁後必須停止罷工恢復工作。《代替衝突》發表後,立即在工會和工黨內部引起軒然大波。在議會表決時,保守黨投了棄權票,相反,工黨議員中有57名卻投了反對票,另有30多人投了棄權票。包括卡拉漢在內的大多數工黨內閣大臣都不同意白皮書的內容和立場,工黨的後排議員也反對白皮書中的刑事立法。職工大會總委員會堅決反對白皮書,就連右翼的混合機械工會領袖康韋也認為白皮書中的刑事處罰條款“敲響了英國工會主義的喪鐘,促使了工黨與工會的分裂”。最後,《代替總突》在各種壓力和反對下夭折了。
1974年5月,威爾遜譴責愛爾蘭聯合論者策劃的阿爾斯太工人罷工,是帶有宗教性質的,而且“罷工的宗教目的與17世紀拉上了關係”。可是,威爾遜卻拒絕派出軍隊鎮壓這些強迫工人罷工,兼帶有準軍事性質的親政府分子。不久以後,威爾遜又在電視發表演說,指罷工的親政府分子和他們的支持者都是國家的“寄生蟲”,指望國家會供養他們。最終,罷工人士取得了勝利,成功迫使政府廢除北愛爾蘭行政長官一職,並促使伊迪·阿敏向威爾遜發電報,表示願意在烏干達提供舉行和談的場地。
在政府體制上,威爾遜對上院的改革計畫既遭到一心要保持上院的全部權力的保守黨后座議員的反對,又引起要完全廢除上院的工黨左翼后座議員的抗議。在下院裡,工黨后座議員採取了一種十分有效的策略,即以無休止的辯論來阻礙議案的通過。由於議會的時間表被打亂了,政府只好決定放棄這項議案。
威爾遜最重要的革新之一是在議會中設調查官,調查官於1967年4月1日就任。他的職責是調查議員們向他提出的對政府各部門工作的批評意見,但地方政府、國有化企業、國家衛生局和警察局這樣一些重要部門不包括在內。同樣,威爾遜對政府權力的擴大日益感到不安,於是就設立了議會委員會。不過威爾遜還是認識到了需要進行憲法改革,例如試圖減少內閣會議次數,於是在1968年春季組成了一個“核心內閣”,或稱內閣會議委員會。然而這屆政府任期內實現的兩項最重要的憲法改革也許是把有投票權的年齡降低到18歲,成立改革行政機構的富爾頓委員會,這是自從1854年的諾斯科特——特里維廉改革以來的第一次對行政機構進行全面審查。
從威爾遜第二段任期開始,他的支持率一直陷於低潮。不少人認為,這是因為威爾遜未能成功使工黨現代化,而他後期一直全神專注在政治內斗,更換來了施政的失誤。威爾遜的過失,為1970年代末爆發的“不滿足的冬天”埋下了伏線,最終甚至造就了保守黨長達18年的執政。反駁者則指出,因為有威爾遜的恰當管理,才能有效把工黨團結起來。

經濟方面

威爾遜上台執政之後,便發現上屆保守黨政府留下了總數達6億英鎊的國際收支逆差,英鎊面臨貶值的境地。福利開支越來越沉重,又出現3.5億英鎊的赤字。威爾遜採取了一些措施來改變經濟上的窘境。工黨政府“對進口貨物增收15%的附加稅,把銀行貼現率從4%提高到7%;削減軍費開支,向外國銀行借30億美元的貸款”。從而克服了即將發生的金融危機,使英鎊地位暫時得到穩固。
為平穩物價,抑制通貨膨脹,威爾遜政府在1965年制定一個“國民計畫”,其中要求對工資與物價的上漲作“自願調控”。工會領導接受了這個建議,但工會會員作表決時,有37%的人投了反對票。1966年夏天,海員工會舉行一個半月的大罷工,結果提高工資10%,“自願調控”就此夭折。海員罷工結束後,政府不得不以議會立法的形式強行凍結工資與物價6個月,然後再實行6個月的嚴格管制。
1966年4月間,英國發生了戰後的第四次經濟危機。工黨政府在前一任期間,為對付金融危機過分地採取了抑制需求的措施,使市場和消費的衝突加劇,失業率上升,罷工風潮出現,出口急劇下降,英鎊比值下跌。在這種形勢之下,威爾遜親自掌管經濟決策權,他不顧財政部的非議,放寬對分期付款的控制,刺激消費。但仍不能阻止資金外流。到1967年11月8日,威爾遜政府被迫宣布實行戰後的第二次英鎊貶值,貶值的幅度為14.3%。
國家制定計畫的想法正式產生於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在1961年2月的一次經濟辯論中,哈羅德·威爾遜以工黨“影子財政大臣”的身份發言,扼要的提出了“英國的四年計畫”,並接著在一個政治周刊上發表了詳細的統計和經濟計畫,這個發言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首相麥克米倫和財政大臣勞埃德在1961年夏末共同起草了一封致企業界和工會的信件,建議成立全國經濟發展委員會,負責全國的“計畫化”工作。這個建議得到了支持,1961年12月21日,英國政府正式批准建立這個機構,它授命擬定了一個不受政策波動影響的每年擴展工業百分之四的計畫。威爾遜認為只有在工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政策的實施才能使這些紙上計畫成為現實。從1963年12月起,政府又決定在各個行業建立經濟發展委員會,負責協調本行業的經濟活動、競爭、效率和勞資關係。用威爾遜的話來說,英國的“計畫化”代表著一個方向,即工黨所要求逐步實現的“社會主義”方向。
1963年,威爾遜在工黨大會上發表了一番重要言論,指“英國將會趕到科學與科技革命的白熱中,而過時落伍的工業制度和運作方法則會被淘汰”。在1964年工黨競選宣言《新英國》中,威爾遜突出強調了經濟發展和科學進步,強調經濟成長、效率和技術革新的必要性,認為當前的重點是“計畫化”而非國有化。“計畫化”是威爾遜避開長期以來工黨內部關於國有化問題激烈爭論的舉措,成為此屆政府改革的特色之一。威爾遜認為:為了經濟的發展應當採用民主手段來動員國家的生產資源,如果沒有計畫,英國很可能在四十年代末期躺倒下來,更何談戰後的經濟復興。在英國,制定並實施的正式的指導性經濟計畫,是1965年9月公布的“國家計畫”。這個計畫包括了如下幾個方面的問題:在把國際收支的平衡維持在令人滿意的理想狀態的同時,把使國民總產值在1964年到1970年之間增長25%作為目標。同時分別根據各個不同的產業,推算出各種必要產品的生產量和交易量的標準,然後在各產業界對此進行諮詢,在協商的基礎上進行修改後公布出來。

外交方面

在海外事務上,威爾遜備受殖民地危機的困擾,當中又以非洲的羅德西亞和南非的問題最為棘手。基於原則的問題,威爾遜一直不容許羅德西亞首相伊恩·史密斯帶領羅德西亞獨立,因為史密斯是分離主義者,而且又是白人小數政府的領袖,並不能代表當地占大多數的黑人。結果史密斯在1965年11月11日宣布了《單分面獨立宣言》,將羅德西亞從英國獨立。然而,威爾遜不肯退讓,一直對獨立宣言不予承認,隨後更成功向聯合國申請對羅德西亞進行制裁。此外,威爾遜又拒絕應美國的要求,對越戰提供軍事援助,而只同意提供外交援助。
1964年,威爾遜領導的英國工黨政府提出加入歐共體的申請。在威爾遜擔任兩屆首相的大部分時間裡,他一直堅信,英國是一個世界大國而不是嚴格的歐洲國家。兩次大選競選活動間,威爾遜曾承諾將就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的條款作重新談判,再決定英國是否留在歐共體。結果威爾遜上台後,下議院通過英國將在新的條款下留在歐共體,隨後威爾遜又舉行了公投,投票在1975年6月5日有了結果,結果確認了下院的議決。

社會方面

50年代保守黨執政時期,民眾逐漸對社會保障政策表現出了一些不滿,國民保健支出的重負也讓政府難以支持,卻又無法進行有效的改革。因此,威爾遜在1963年發表了以《社會保障的新領域》為標題的文章,提出了自己在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新計畫,制定了三個主要目標:其一,恢復國民保險制度的綜合性特點,並將基本生存津貼作為一種公民權利;其二,在這種生存標準的基礎上,建立起一種與個人收入以及個人需要相聯繫的新的等級津貼制度;其三,用與收入相聯繫的社會保障繳費代替同一標準的社會保障繳費,以保證為改進後的社會保障津貼提供財政支持。1964年,威爾遜發表宣言,其中的大部分內容涉及社會保障制度。宣言指出:“社會保障津貼——養老金和寡婦年金、疾病和失業津貼——已經低於人類的最低水平,結果是現在每4名國民養老保險津貼領取者中就有1位依賴附帶家庭收入狀況調查的國民救濟補貼,工黨將重建我們的社會保障制度。”
威爾遜對職業養老金制度非常關注,工黨發表的《社會保障制度的新領域》對私營職業養老制度作了肯定,認為它是對國家養老金制度的有用補充,但是,同時強調:“除公共社會服務部門、國有企業以及少數公司之外,種種社會保障通常只是與一小部分管理人員、白領工人以及工廠工人相聯繫,幾百萬的英國普通工人現在仍然只屬於其他各類國家社會保障制度的參加者”。政府鼓勵和支持私營養老金制度的發展,到1967年調查時,制度的參加者已經達到800萬人。為了履行諾言,1964年工黨上台執政以後,立即進行以提高津貼水平為主要特點的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國民養老金制度改革成為社會保障制度改革的首要措施。
1965年3月,威爾遜將同一標準的養老津貼每周提高了12先令6便士,這就使得英國單身養老津貼標準由1948年的約占平均收入的15%增加到1965年3月的21%。1968年,威爾遜任命克羅斯曼擔任新組建的健康與社會保障部大臣,並將推進養老金制度改革的重任託付於他。克羅斯曼在1969年提出一項與20世紀50年代曾經提出的國民養老金計畫基本一致的國民養老金和社會保險法案。但是,新的養老金和社會保險計畫還沒有得到議會的批准,工黨就在隨後的選舉中被保守黨擊敗了。
威爾遜政府在其他社會保障制度方面的發展比較明顯,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條文。1965年,威爾遜頒布剩餘勞動力付酬法。該法規定對於工作2年以上,完全由於僱主的原因而遭解僱的工人,僱主必須一次性支付一筆款項,款項的來源為僱主和工人共同繳費形成的基金,以保障工人在一定時期內收入的穩定。1966年,威爾遜頒布了社會保障管理法,以補充救濟金代替國民救濟制度下的附帶家庭收入狀況調查的國民救濟金,對那些因不能全天工作而收入較低者發放補充救濟金,使其收入達到正常生活水平。同年,英國又頒布貧民救濟稅法,準許扣除一部分貧民救濟稅作為緊急用項經費。
1966年,威爾遜還頒布了國民保險法。該法對英國國民保險制度的重要改革是,將原來僅在養老金制度方面實施的與收入相聯繫的疾病、失業與寡婦津貼,作為國家基本津貼的補充。這些與收入相聯繫的津貼約相當於參加者在一定工資收入段工保障管理機構,形成統一的管理部門,以提高工作效率,並降低社會保障管理費用。威爾遜頒布社會保障部法,規定建立社會保障部,新建立的社會保障部負責包括補充救濟補貼在內的所有社會保障津貼。1968年,威爾遜又在社會保障制度管理方面邁出重要的一步,將國民健康部與社會保障部合在一起,組建健康與社會保障部,實現了社會保障與國民健康服務的統一管理。
威爾遜在1965年顯示了平民主義者的一面,決意向披頭士樂隊頒贈MBE勛銜。披頭士獲勛一事,使英國國內的年輕一輩認為,首相與年輕人之間有“接觸”,但英國國內占小數的保守主義者,和曾同樣獲勛的老軍人卻表示反對。批評者認為威爾遜希望授勳一事可為他在下屆大選取得年輕人的支持,但亦有不少人反駁,指出英國當時法定的最低投票歲數是21歲的成人,而披頭士的歌迷卻以青少年為主。不管誰是誰非,可以肯定的是,事件使威爾遜成功塑造出現代領袖的形象,披頭士樂隊也把他視為“新英國”的驕傲。
哈羅德·威爾遜首先提出了空中大學的構想,他有識人之明,任命珍妮·李負責開放大學的創建工作並予以完全信任,從而正式啟動了該項工作並保證了其順利進行;他有豐富的政治鬥爭智慧,知道在什麼時候做什麼事情,通過什麼方式來推進工作的進展,因而保證了開放大學繞過政黨鬥爭的暗礁,得以最後誕生。
1963年10月1日,繼威爾遜格拉斯哥演說之後,於斯卡伯勒召開了工黨年會。作為工黨領袖,他又一次談到了新技術對時代的挑戰。“在這個特別的時刻,甚至瑪麗勒本板球俱樂部都已經廢除了業餘愛好者和專業人士的區別,然而在科學與工業領域,我們仍滿足於在這個充滿競爭者的世界中保持紳士的身份。”工黨決不能如此滿足,技術必須被用於社會服務。這樣做的方法之一就是創建空中大學,從而將大眾傳播技術用於教育服務。
1966年2月6日,在首相別墅舉行了一個特殊的會議,參會的有內閣成員和工黨的國家執行委員會成員。珍妮·李提出了空中大學的建議。這次非正式的討論奠定了1966年3月選舉宣言的一部分基礎:我們將會使用電視、收音機和相應設備,以及高級函授課程和新式教學技術來建立空中大學。這所開放的大學將明顯擴充最好的教學設備並給每個人提供獲得一個完全學位的學習機會。這意味著數以百萬計的人第一次獲得了真正平等的機會。此外,對於那些不想學習一門完整課程的人,空中大學也將提供一般的通識知識和興趣廣泛的內容。這是工黨對創建開放大學的第一個正式承諾,並由此促成了上述白皮書的迅速出版。從1963年哈羅德·威爾遜首次提出“空中大學”理念,直到1969年舉行開學典禮為止,此過程持續了足有6個年頭。
1964年10月,威爾遜將“限制—融合”移民新理念作為未來工黨政府的移民政策指導方針寫入工黨競選宣言中:“工黨將通過立法禁止在公共場所進行的種族歧視……行為”,“工黨承認進入英國的移民人數必須是有限的……工黨政府將保留對入境移民數量的控制權”。
執政後,威爾遜兌現其競選承諾,付諸實踐。在其制定過程中,圍繞限制移民政策、種族關係立法及其相關機制等問題的合法性與可行性等問題,各方展開了激烈爭論。激進派與傳統左派固守先前的移民政策,抵制新移民政策,其代表人物是副首相兼經濟事務大臣喬治·布朗。許多工黨成員紛紛附和。隨後,威爾遜將注意力轉移至以處置種族關係為核心的“移民融合”方面。1965年3月9日,威爾遜在議會辯論中說道:“必須採取有力措施禁止種族歧視,政府正準備在不久的將來採用立法舉措,反對公共場所中的種族歧視以及煽動種族仇恨的行為”。
4月7日,內政大臣弗蘭克·索斯凱斯公布了草案,一經公布,“採用刑事懲罰機制處置種族歧視是否恰當”成為爭論的最大焦點。“勞工律師協會”等團體主張對種族歧視採取刑事懲罰的建議。保守黨表示強烈不滿。“反種族歧視陣營”主張採用民事調解機制來代替刑事。針對上述爭論,威爾遜認為在懲罰機制問題上,採用協商調解機制處理種族歧視更為穩妥。在隨後的修改中,民事協商取代了立法草案中的刑事懲罰。禁止種族歧視的條款是爭論的另一個焦點。草案規定凡針對“膚色、種族、族裔或國籍來源”而發表威脅、恐嚇或侮辱性言論者,將受到該法的制裁。但是許多保守黨議員對此表示強烈不滿,認為觸犯了個人自由。威爾遜則堅持自己的立場。他強調正因為自由是英國與生俱來、神聖不可侵犯的傳統,所以種族歧視是對自由權利的侵害。威爾遜還援引《1936年公共秩序法》,認定任何人在所有公共場所與公共集會上使用威脅、恐嚇或侮辱性言論,試圖煽動違反和平或破壞和平的行為,均屬犯罪。威爾遜進一步指出,立法草案的主要目的就是防止種族衝突的爆發,維護“女王治下的和平”。
1965年7月16日,《1965年種族關係法》草案在下院獲得通過。它的主要內容分為兩個部分,一是禁止種族歧視,對“歧視”和“公共場所”做出明確的法律界定。二是關於公共安全。首先,懲罰煽動種族仇恨的行為。其次,擴展《1936年公共秩序法》。8月2日,威爾遜公布了一份題為《來自大英國協的移民》的《移民白皮書》。開宗明義地闡明了威爾遜移民政策的宗旨:通過控制移民的入境人數,使其數量不超出英國社會的接納能力;採取措施確保已入境的移民及其子女在英國社會中享有恰當的地位,並協助移民聚居區的地方政府及其他機構處理移民產生的某些問題。《移民白皮書》的出台標誌著工黨移民政策轉變的完成,由此在處置移民問題上構成了排他性的限制移民與包容性的融合移民相結合的“雙軌”策略。它被看作是威爾遜政府“限制—融合”移民政策誕生的“宣言書”。在完成所有立法程式後,《1965年種族關係法》於12月8日正式生效。

軼事典故

威爾遜上任首相後,他鐘愛吸菸斗、穿著Gannex牌雨衣的形象,以及愛到西西里島度假的習慣,也漸漸深入民心。
威爾遜十分著重突顯自己是“大眾的一份子”的形象,從而使他與以往在上流社會出身的政客構成鮮明的對比。在外表上,他操地道的約克郡口音,常常以Gannex牌男裝雨衣示人,該牌子則以工人階級為銷售對象。此外,他又愛吸菸斗(在私人場合卻抽香菸)和吃簡單平凡的菜色。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吃飯的時候,無論是甚么食物,他都總愛蘸很多HP醬。至於體育方面,他則是哈德斯菲爾德足球會的支持者。總而言之,威爾遜第一次當選首相的原因,在在與他樸實的形象有關,因為當時的民眾正需要一位帶現代氣色的領袖,以了結“托利黨在過去13年的施政失誤”。霍姆由於是貴族,不能在下議院發言,以致他上任後立即宣布放棄他的伯爵爵位。道格拉斯—霍姆下台後,威爾遜曾在議會取笑他是霍姆伯爵十四世,霍姆立即回應道:“我相信威爾遜先生是威爾遜先生十四世吧!”
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
牛津大學內掛有威爾遜勳爵的嘉德旗幟
威爾遜辭任首相後曾與某電視台簽約,主持一系列清談節目。可是一向作風傳統的他,卻不能適應清談節目輕鬆的氣氛,所以該節目以失敗收場。
在牛津大學流傳了一個傳說,指威爾遜在畢業試取得的分數是歷史上最高。
威爾遜是哈德斯菲爾德足球會的支持者。
威爾遜在1965年獲英國吸菸斗人士協會選為“年度吸菸斗人士”,後又在1976年獲選為“年代吸菸斗人士”。
英國首相哈羅德·威爾遜與一個小孩有過一件趣事。有一天,威爾遜為了推行其政策,在一個廣場上舉行公開演說。當時廣場上聚集了數千人,突然從聽眾中扔來一個雞蛋,正好打中他的臉。安全人員馬上下去搜尋鬧事者,結果發現扔雞蛋的是一個小孩。威爾遜得知後,先是指示屬下放走小孩,後來馬上又叫住了小孩,並當眾叫助手記錄下小孩的名字、家裡的電話與地址。
台下聽眾猜想威爾遜是不是要處罰小孩子,於是開始騷亂起來。這時威爾遜要求會場安靜,並對大家說:“我的人生哲學是要在對方的錯誤中,去發現我的責任。方才那位小朋友用雞蛋打我,這種行為是很不禮貌的。雖然他的行為不對,但是身為大英帝國的首相,我有責任為國家儲備人才。那位小朋友從下面那么遠的地方,能夠將雞蛋扔得這么準,證明他可能是一個很好的人才,所以我要將他的名字記下來,以便讓體育大臣注意栽培他,使其將來能成為我國的棒球選手,為國效力。”威爾遜的一席話,讓台下的觀眾感到十分幽默,他的演說場面也變得更加融洽。
威爾遜的機智在演講中表露無餘。一次演講中,氣氛正熱烈的時侯,他概陳詞,台下一個人不合時宜地罵了一句:“儘是垃圾、狗屎!”威爾遜被迫停了下來,正當大家尷尬得不知如何繼續的時侯,威爾遜繼續了他的演講,他接著說:“是的,先生,你提的問題好極了,不過那是下一個議題。我馬上就會說到環保問題了。”

個人生活

威爾遜的父親赫伯特早年活躍於自由黨,後來則加入工黨。

人物評價

林大為:詹姆士·哈羅德·威爾遜是20世紀最重要的一位英國政治家。雖然他每次在大選中只是險勝,但綜合而言,他在大選勝出的次數,冠絕所有20世紀的英國首相。另外,比較其他同時代的政治人物,他被普遍認為是一位智慧型的政治家。
(英)湯姆森:威爾遜擔任首相的風格十分獨特,正如他自己所說;。每一位首相的執政風格必定各不相同,但是我發現很難擺脫這樣的觀點,即現代政府的首腦必定既是他那個班子的主席i又是它的總經理。”換句話說,他必須精通各個主要部門的工作。這完全是站得住腳的看法,但它意味著其它大臣在某種程度上要甘當部下,而首相擁有極大的權力和超人的記憶力,而威爾遜擁有這種權力和記憶力。
(英)斯克德:威爾遜雄心勃勃,雖說不是那么靠得住,但他長於議會辯論,演講起來,口若懸河,是個當領袖的好材料.威爾遜還有一項特殊的本領,即能夠表現出一種工人階級的和反權勢集團的形象,因此贏得了工黨選民的信任.他還具有高明的政治手腕,即使是17世紀的;紅衣主教也會自嘆不如。他的政治是講求實際,而不專注於原則。鑒於50年代工黨的內爭,這樣倒也沒有什麼壞處,的確,與他爭奪領導權。
(英)理察·奧爾德里奇:對於英國來講,1964年10月似乎標誌著一個全新的開始事實已經證明,哈羅德·威爾遜是一名傑出的反對黨領導人。他很有頭腦,能說會道,由他修訂的議程能夠使其下議院的辯手哈羅德·麥克米倫和亞歷克·道格拉斯-霍姆處於下風。

個人作品

威爾遜著有《煤炭新政》(1945年)、《新英國》(1964年)、《1964年至1970年的工黨政府》(1971年)、《一位首相對歷屆首相的論述》(1977年)、《以色列的戰車》(1981年)等。

社會活動

1966年起至1985年,任布拉德福德大學校長。
1972至1980年,先後任皇家統計學會會長和財政機構職能檢查委員會主席。
1976年起,任英國—蘇聯協會名譽主席、皇家莎士比亞劇院公司董事長。

人物爭議

間諜爭議

在1963年,曾有變節到美國的蘇聯情報人員秘密指出,威爾遜是KGB派來的間諜。雖然大部份的英美情報人員並不相信威爾遜是特務,但仍有部份人士對此表示相信。據了解,曾經有30名軍情五處的特務試圖拖垮威爾遜的政府,手段包括在1974年背後鼓動阿爾斯太工人協會發動大罷工;以及背後抹黑威爾遜,散布流言,指他是蘇聯特務和愛爾蘭共和軍的同情者,以便增加保守黨在大選的勝算,但這些指控至今仍甚具爭議性。
根據來自蘇聯叛逃者的未經證實的信息,安格雷頓堅信英國首相當時是受蘇聯人的指揮。安格雷頓同時強烈要求詳細調查上一屆工黨領導人休·蓋茨克爾的死亡,因為他很可能是被克袼勃謀殺、以使威爾遜獲得上台機會的。彼得·懷特回憶說,他曾經應安格雷頓的要求,與他私下討論過這個問題。軍情五處及其盟友的謠言加工廠一直認為,威爾遜在過去一定有一大秘密,從而使他落入了蘇聯的陷阱。溫斯頓,邱吉爾的孫子曾指出:“當時很多人心中都有一個問號,因為他對蘇聯不下19次的訪問確實給了鐵幕那一端很多機會。”
1976年,威爾遜辭去首相職務。人們普遍懷疑他可能是因其與蘇聯的關係被發現而被迫辭職的。但是威爾遜的新聞秘書喬·哈尼斯卻將這一說法稱之為無稽之談。

政變爭議

BBC在2006年播放的一套節目則表示,威爾遜政府曾兩度幾乎被軍事政變推翻,英國則差一點淪為軍事政府。第一次陰謀發生在1960年代末,英鎊貶值以後。該行動的策劃人是當時鏡報集團以及其擁有者,IPC集團的主席塞西爾·金。金是軍情五處不領工資的線人,而且作為《鏡報》——一家擁護工黨的報紙——的主席。1968年,金轉而反對工黨。在國家陷入經濟和貨幣危機之時,他積極投入到迫使威爾遜下台的活動中。1968年下午4:30。金和他的副手休·庫力普與蒙巴頓勳爵在他倫敦的家中會面。金描述了他對國家動亂的恐懼。他說他可以預見到街頭暴亂以及軍隊武裝起來對付自己的人民的景象。金同時建議蒙巴頓勳爵應當成為國家名義上的領導人。蒙巴頓勳爵則將這一提議視為極大的鼓舞,但這並未帶來任何結果。兩天之後,金在《鏡報》的頭版發表了他的文章,標題是《忍無可忍》。這篇文章旁邊便是《工黨陷入競選災難》的報導。金要求開除威爾遜,把工黨趕出政府,從而將國家從“有史以來最大的金融危機中”解救出來。軍情五處處長馬丁·福尼克爾·豪尼斯爵士被授權調查反對威爾遜的活動,但調查報告卻交給了威爾遜的繼任者內務部大臣詹姆斯·卡拉漢
第二次陰謀則發生在1974年,當年英國軍隊曾以演習對付愛爾蘭共和軍為名,占領了倫敦希斯羅機場的跑道,但威爾遜的友人卻指出這是軍隊政變的一次預演。傳言更指第二次政變陰謀的背後策劃者是愛丁堡公爵的舅父蒙巴頓勳爵,而他在政變成功後將代理首相一職。至於從一些秘密錄音中透露,威爾遜在1976年辭職後曾私下表示,他在過去8個月感到未能完全控制國家大局,並說自己的安全受威脅。

流言爭議

1967年,威爾遜與樂隊TheMove陷入瓜葛,其後他更控告該樂隊的經理人誹謗。原因是該樂隊在為單曲《FlowersInTheRain》印製的宣傳明信片上,畫有一個卡通化的威爾遜與女助手睡在同一張床上,結果引致原有的緋聞被廣泛流傳。最終威爾遜勝訴,樂隊則被法院裁定,他們從該首歌曲所賺到的金錢,必須用作威爾遜的終生養老金,但後來在威爾遜要求下,賺到的金錢一概捐到他指定的慈善團體。

人物頭銜

哈羅德·威爾遜的盾徽。哈羅德·威爾遜,Esq(1916年3月11日—1945年1月1日)
哈羅德·威爾遜(Harold Wilson)
哈羅德·威爾遜的盾徽
哈羅德·威爾遜,Esq,OBE(1945年1月1日—1945年7月26日)
哈羅德·威爾遜,Esq,OBE,MP(1945年7月26日—1947年9月29日)
哈羅德·威爾遜閣下,OBE,MP(1947年9月29日—1969年12月6日)
哈羅德·威爾遜閣下,OBE,FRS,MP(1969年12月6日—1976年4月23日)
哈羅德·威爾遜爵士閣下,KG,OBE,FRS,MP(1976年4月23日—1983年6月9日)
哈羅德·威爾遜爵士閣下,KG,OBE,FRS(1983年6月9日—1983年9月16日)
里沃的威爾遜勳爵閣下,KG,OBE,FRS,PC(1983年9月16日—1995年5月24日)

藝術形象

在英國電視劇《王冠》第三季中,由傑森·沃特金斯飾演哈德羅·威爾遜首相。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