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現已命名為HHV-5(Human herpersvirus 5,人皰疹病毒5型),分類上歸皰疹病毒乙亞科的巨細胞病毒屬。HHV-5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但大多數呈臨床不顯性感染,多數人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受HCMV感染獲得免疫。在孕婦中,原發或新的HCMV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兒宮內感染或圍產期感染,可導致胎兒畸形,智力低下或發育遲緩等,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綜合症,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巨細胞病毒
- 外文名:HHV-5
概述,中文名稱,英文名稱,分類類型,分類,GeneBank編號,HHV-5基本特性,HHV-5的致病機制,HHV-5感染的臨床表現,HHV-5傳播途徑,巨細胞病的治療,孕婦預防感染HCMV,
概述
人巨細胞病毒(Human cytomegalovirus,HCMV)現已命名為HHV-5(Human herpersvirus 5,人皰疹病毒5型),分類上歸皰疹病毒乙亞科的巨細胞病毒屬。
HHV-5在人群中感染非常普遍,但大多數呈臨床不顯性感染,多數人在兒童或青少年期受HCMV感染獲得免疫。在孕婦中,原發或新的HCMV感染均可引起新生兒宮內感染或圍產期感染,可導致胎兒畸形,智力低下或發育遲緩等,嚴重者可引起全身性感染綜合症,稱為巨細胞包涵體病。1956年,人類巨細胞病毒首次從死於巨細胞包涵體病嬰兒的唾液腺中分離出,當時稱做唾液腺病毒或唾液腺包涵體病毒。1960年,鑒於病毒感染細胞後細胞呈現明顯增大的特徵及該病毒在巨細胞包涵體病中的作用,將該病毒命名為人巨細胞病毒,1973年又稱為HHV-5。近年來的研究發現,HCMV的感染特別是它所引起的母嬰傳播十分常見,已經成為損害兒童健康的重要原因,HCMV的檢測也成為孕婦和新生兒保健的常規項目之一。巨細胞病毒感染又是一種機會感染,在免疫健全的人群中很少發生。隨著免疫低下的人群(愛滋病、放射損傷、惡性腫瘤等患者)的日益增多,HCMV的感染及其引發的嚴重疾病有日益增加的趨勢,這使人們對巨細胞病毒分子生物學、流行病學、診斷技術、治療和預防等研究更為重視。
中文名稱
HHV-5
英文名稱
Human herpesvirus 5;人皰疹病毒5型
分類類型
種
分類
皰疹病毒目>皰疹病毒科>皰疹病毒乙亞科>巨細胞病毒屬>HHV-5
GeneBank編號
[AY446894]
HHV-5基本特性
人類巨細胞病毒(HCMV)成熟病毒顆粒的形態、結構與其它皰疹病毒相似,直徑150~200nm,核心為雙鏈、線形DNA結構,外包直徑為100nm的20面體對稱的衣殼,衣殼由162個殼粒組成,其中150個為六鄰體,12個為五鄰體,核衣殼外有一皮層包裹,病毒體最外層是一含有多種病毒編碼糖蛋白的脂質雙層包膜。病毒衣殼中有5種多肽,2種為主要結構蛋白,即衣殼主要蛋白質和次要蛋白質。衣殼主要蛋白質分子量為150kDa,免疫原性較低。其它蛋白質主要參與衣殼的成熟,病毒體的大部分蛋白質位於包膜和衣殼間的皮層中,多數為磷蛋白,可能參與病毒基因表達和宿主細胞代謝的調控。在病毒顆粒中也發現一些細胞來源的蛋白質如β-微球蛋白等,它們可能與病毒對細胞的吸附有關。
人類巨細胞病毒只有一個血清型,只感染人而不感染動物。不少動物有各自的巨細胞病毒,不感染人。人巨細胞病毒和鼠巨細胞病毒的基因表達調控及病毒蛋白功能相似,使齧齒目動物成為研究人類巨細胞病毒的良好動物模型。人和動物的巨細胞病毒均有嚴格的種屬特性,通常只使自身宿主和同屬動物易受感染。
HHV-5的致病機制
HHV-5感染的初始部位和其如何進入血清目前尚不清楚。動物實驗提示,病毒可能從進入部位被吞噬細胞攜帶入血,血管內皮細胞感染病毒變大並從血管壁脫落進入血流而傳播病毒,開始器官的感染。病毒與吞噬細胞和內皮細胞的相互作用引發炎症反應。病毒的致病機制,已明確的有以下幾點:
(1)糖蛋白的毒力作用:糖蛋白在病毒吸附和病毒進入細胞過程中起重要作用,促進病毒包膜與宿主細胞膜的融合。
(2)嗜組織性:病毒能感染許多器官和組織,造成多臟器損害,這是其致病性的一大特點,但病毒對不同組織的親和性不同。
(3)免疫逃避:病毒有多種抵抗宿主防禦的機制,包括抑制刺激MHCI類抗原處理和呈遞的效應;產生化學因子受體,競爭抑制白細胞向感染部位的遷移及其功能的發揮;誘導細胞產生特殊免疫球蛋白,以逃避宿主的免疫應答等。
(4)潛伏與再激活:病毒初次感染後,絕大多數是無臨床症狀的潛伏感染,宿主可長期或終生攜帶病毒並成為重要的傳染源,病毒的主要潛伏部位是外周血單核細胞和骨髓造血祖細胞,一旦某種誘因使這些受染細胞刺激分化成熟,潛伏在其中的病毒可被激活並大量複製。
HHV-5感染的臨床表現
HHV-5與人類的多種疾病有關聯,與血管壁病變相關聯的疾病有動脈粥樣硬化、動脈狹窄、移植器官動脈粥樣硬化等;與人體腫瘤相關的疾病有宮頸癌、血管肉瘤、Kaposi`s肉瘤、結腸腫瘤和前列腺癌等。
HHV-5感染的臨床症狀分為青少年正常感染和先天性感染兩類。青少年和成人感染後,多數免疫功能正常者不出現臨床症狀,少數可表現為像EB病毒感染相似的單核細胞增多症,常見的症狀為持續性發熱、肌疼及一些非特異性的症狀。少見的併發症有肺炎、肝炎、格林綜合症、無菌性腦膜炎核免疫異常等。感染大多數為自限性,單病毒排放持續較長時間。先天性感染分為原發和非原發(或復發)兩種。原發是指胎兒在妊娠期間感染,非原發感染是指嬰兒在病毒抗體存在的情況下感染。在原發感染嬰兒中,約5%可表現為典型有全身性巨細胞包涵體病(CJD),部分幼兒可在數日或數周內死亡。聽力喪失是病毒宮內感染最常見的神經系統病變。非原發性感染嬰兒大多不呈現臨床症狀。新生兒種有約1-3先天性感染HCMV;被感染新生兒中,約10%在出生時表現出明顯的症狀,另外有10%在出生時無明顯症狀,但是隨後逐漸出現聽力障礙等病症。
另外,近年來的研究表明,HHV-5感染影響愛滋病病毒(HIV)感染的進程,HCMV是愛滋病患者最常見的機會性感染之一。屍檢報告顯示,90%的AIDS患者發生活動性HCMV感染,其中40%進展為嚴重的HCMV感染性疾病。AIDS患者免疫功能缺陷可能是HCMV機會性感染的重要原因AIDS患者感染HCMV後可出現包括皮膚等多器官受損的症狀,最常見的症狀發生在肺、CNS及胃腸系統。
HHV-5傳播途徑
1.垂直傳播:感染了HCMV的孕婦有機會將病毒垂直傳染給胎兒;
2.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例如接吻、性接觸,接觸唾液或尿液的手再接觸眼睛、鼻或嘴;
3.通過輸血和器官移植傳播。
巨細胞病的治療
巨細胞病的治療主要包括化學藥物治療、生物製劑治療和對症治療。預防可用藥物預防和免疫預防等。目前沒有疫苗可用於HCMV感染的預防。更昔洛韋用於先天性HCMV感染的母嬰治療能夠拯救胎兒聽力的50%以上,用於一些感染新生兒、嬰兒的HCMV先天性感染治療,也有一定療效,但不完善。請諮詢醫生這些治療方法。應當指出的是,HHV-5感染的預防是一個綜合性課題。在大量發展藥物、免疫預防的同時,還應重視對鮮血人血液的檢查,避免將HCMV血清呈陽性血液輔給HCMV陰性患者,以免引起原發感染。對HCMV活動性感染的孕婦,應採取適當措施,以避免造成胎兒或新生兒感染。
孕婦預防感染HCMV
孕婦很可能通過接觸HCMV感染的兒童而被HCMV感染,特別是1-2.5歲的兒童。在懷孕前請檢查您的HCMV指標。
(1)用肥皂洗手,特別是在接觸小孩的唾液或尿布之後。
(2)不要吻6歲以下小孩的嘴和面頰。取而代之可以吻他們的額頭或者擁抱他們。
(3)不要和小孩吃同一份食物,喝同一份水、飲料,共用餐具等。
(4)如果您是異名在託兒所工作的孕婦,可以照看2.5歲以上的兒童來減少HCMV感染的機會,尤其是您沒有感染過HCMV或不確定有沒有感染過HCM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