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raf Goetzen號客貨輪

“Graf Goetzen”號客貨輪的故事是一段德國殖民地的歷史。“Graf Goetzen”號1913年在德國建造,後拆散運至德屬東非(由現在的蒲隆地、盧安達和坦格尼哥組成)達納斯薩拉姆港,然後用鐵路運至坦格尼哥湖,並於1914年組裝,1915年下水,下水時由於正處一戰期間,船被當時德屬東非占領軍徵用,船上的105炮來自科林斯堡號輕巡洋艦,1916年部署在坦格尼哥湖的德屬東非艦隊與英比聯合艦隊在坦格尼哥湖發生交火,在戰鬥中自沉,英國皇家海軍於1924年打撈該船,改名為“Liemba”號並於1927年編入英國皇家海軍,1927至今年“Liemba”號一直被作為坦格尼哥湖渡輪使用,1948年渡輪所有權被東非鐵路港口管理局接管,1970年“Liemba”號有過一次大修改,主要是把原往復燃煤機改柴油機,並將額定載員從430人提高到600人,1977年坦尚尼亞鐵路管理局接管“Liemba”號,1993年在丹麥國際發展機構資金支持下坦尚尼亞鐵路管理局委託丹麥一家船廠對“Liemba”號進行了一次大修,2011年坦尚尼亞鐵路管理局致信德國政府要求更換或者對“Liemba”號進行大規模改造,德國政府在考察後認為更換比大規模改造更省錢,資金由下薩克森州政府和德國聯邦政府共同承擔。

歷史,更名,

歷史

1913年,德皇威廉二世下令建造一艘輪船。該船被以Graf Goetzen的名字命名,將在遙遠的Tanganjika湖上航行,作為向該湖泊沿岸地區的其他殖民帝國英國和比利時顯示德國實力的一個標誌。根據威廉二世的指令,所建造的輪船不僅要給歐洲人,也要給非洲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但是在“Graf Goetzen”號在Tanganjika湖上航行前,首先要設法將船運到那裡。但位於德國Papenburg的MEYER WERFT造船廠和中非的Tanganjika湖之間相距甚遠。最後的解決方案聽起來簡單,但是具體實施起來並非容易:人們先將船暫時鉚接在一起,建成後再拆散編號,裝入近5000隻箱子運往非洲。
這些總重達1200噸的箱子被貨船運往當時德屬東非首府德累斯薩拉姆。從那裡再用火車將其運往Tanganjika湖。但是到了鐵路線終點之後,距離Tanganjika湖還有大約30公里,因此不得不靠非洲搬運工將箱子扛到湖岸。德國造船師Anton Rüter帶領另外兩名德國人和許多當地人將67米長的輪船重新組裝在一起。
組裝工作進展順利,Anton Rüter在給家人的信中寫到:"我現在僱傭了20名勤快的印度人和150名黑人。如果開始鉚接,估計還額外需要100名黑人幫工。"“Graf Goetzen”號建成之後,比利時人和英國人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但是很長一段時間內,輪船未能在Tanganjika湖和平行駛。輪船建造完畢時已經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Graf Goetzen”號被配備了裝甲板和大炮,加入與英國人和比利時人的戰鬥。
然而,對Tanganjika湖的爭奪戰並沒有在水上結束。1916年,當德國軍隊轉為陸地防守時,輪船建造師Anton Rüter親手將“Graf Goetzen”號沉入水下,為的是不讓輪船落入敵人手中。

更名

然而,“Graf Goetzen”號並沒有完全消失。它改名為“Liemba”號,至今一直航行在673公里長的Tanganjika湖。戰爭結束後,比利時人打撈出這艘船重新用於航運。雖然期間有過幾次中斷,但是對於坦噶尼喀湖沿岸居民來說,“Liemba”號一直是他們最重要、而且常常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隨著歲月的侵蝕,已經有近100年歷史的“Liemba”面臨著壽終正寢的危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