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p1酶複合物調控副血鏈球菌粘附素Fap1糖基化的研究》是依託華中科技大學,由李一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Gap1酶複合物調控副血鏈球菌粘附素Fap1糖基化的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李一榮
- 依託單位:華中科技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Fap1是副血鏈球菌表面最重要的粘附素,在齲齒和牙周病等的發生中起重要作用。申請者前期研究發現Gap1與Gap3通過相互作用組成Gap1酶複合物調控Fap1的糖基化,最近的預實驗又發現SecY2、Gap1、Gap2與Gap3的基因置換株均呈現相同的表型,提示Gap1酶複合物還包括SecY2和Gap2。本研究擬採用酵母雙雜交與Co-IP等方法檢測SecY2與Gap1以及Gap2與Gap1等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並向基因置換株轉入相應的無相互作用結構域的表達質粒,分別使SecY2和Gap2從Gap1酶複合物解離,分析Gap1酶複合物的解離對Fap1糖基化及其相關表型(如長菌毛的形成力與細菌粘附力等)的影響。通過本研究,不僅可進一步明確Gap1酶複合物調控Fap1糖基化的機制,而且為抑制副血鏈球菌的粘附與致病提供科學依據。
結題摘要
Fap1,一種O-糖基化的糖蛋白,是副血鏈球菌最重要的粘附素致病因子,前期研究表明:Gap1與Gap3通過相互作用組成Gap1酶複合物調控Fap1的糖基化,缺失相互作用結構域的突變株以及Gap1與Gap3基因置換株均表達約470KD高分子量不成熟的Fap1,並導致細菌粘附力顯著下降。在本研究中,我們首先採用基因同源重組技術對Gap2進行基因置換,並採用免疫印跡技術檢測Fap1糖蛋白的表達,結果發現Gap1、Gap2和Gap3的基因置換株中Fap1糖蛋白呈現相同的表型。隨後採用酵母雙雜交技術與GST PULL-DOWN技術檢測Gap1、Gap2和Gap3的相互作用,結果發現Gap1與Gap2以及Gap2與Gap3之間均存在相互作用,因此Gap1酶複合物中,除了Gap1和Gap3外,至少還包括Gap2。隨後我們採用Co-IP實驗也證實Gap1與Gap2的相互作用。在明確Gap1與Gap2的相互作用後,我們採用PCR致突變技術構建一系列的Gap1突變體,明確了其相互作用的結構域。隨後我們將缺失相互作用結構域的表達載體轉入Gap1的基因置換株,發現其並不能恢復成熟Fap1的表達,說明Gap1酶複合物的完整是Fap1成熟的重要保障。另外,Gap1酶複合物的解離將導致副血鏈球菌黏附能力下降、生物膜形成減少和長菌毛數量的顯著減少,但是對小鼠齲齒的形成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