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SM原理及其網路最佳化(第2版)

GSM原理及其網路最佳化(第2版)

《GSM原理及其網路最佳化(第2版)》是2019年8月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韓斌傑。

基本介紹

  • 書名:GSM原理及其網路最佳化(第2版)
  • 作者:韓斌傑
  •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9年8月
  • 定價:43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111091110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主要從GSM原理及網路最佳化的角度出發,首先通過對GSM移動通信系統的組成、最佳化流程、無線接口理論的介紹使得用戶對GSM網路原理有了一定的理論基礎.隨後通過對呼叫處理過程的分析、信令協定的介紹,將GSM的BSS部分和NSS部分有機地結合起來,使得讀者對移動台和網路針對各種通信需要的信令傳輸過程有了一個全面、深刻的認識,這一部分是GSM網路最佳化所必備的理論知識,對於初學者來說該部分確實有一定的深度和難度.本書後較為詳細地闡述了有關網路最佳化實踐操作的相關知識,包括常用參數的最佳化調整、網路最佳化應注意的部分問題以及網路故障的處理,這一部分是GSM網路最佳化理論的套用與實踐,通過大量實例的列舉可以使讀者對各種疑難的網路故障處理找到入手之處. 本書較側重於實用性,對於廣大從事GSM網路最佳化、維護以及研究和管理人員具有很強的可讀性。

圖書目錄

前言
第1章 GSM移動通信系統及最佳化概述
1.1 GSM數字移動通信的發展
1.2 GSM數字移動通信系統
1.2.1 GSM系統的基本特點
1.2.2 GSM系統的組成
1.2.3 GSM系統的業務功能
1.3 GSM系統的編號計畫
1.3.1 移動用戶號碼(MSISDN)
1.3.2 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LMSI)
1.3.3 臨時移動用戶識別碼(TMSI)
1.3.4 移動用戶漫遊號碼(MSRN)
1.3.5 位置區識別碼(LAI)
1.3.6 全球小區識別碼(CGI)
1.3.7 基站識別色碼(CGI)
1.3.8 國際移動設備識別碼(IMEI)
1.4 GSM系統的行動網路功能
1.5 GSM網路最佳化
1.5.1 網路最佳化的概念
1.5.2 網路最佳化的安排及實施
1.5.3 日常最佳化措施
1.5.4 無線網路質量測試
第2章 GSM無線電接口理論
2.1 工作頻段的分配
2.1.1 我國GSM網路的工作頻段
2.1.2 頻道間隔
2.1.3 頻道配置
2.1.4 干擾保護比
2.2 時分多址技術
2.2.1 TDMA信道概念
2.2.2 TDMA幀
2.2.3 突發脈衝序列
2.2.4 邏輯信道與物理信道之間的對應關係
2.2.5 系統訊息介紹
2.3 移動環境中的電波傳播
2.3.1 陸地移動通信環境的特點
2.3.2 信號在無線路徑上的衰落
2.3.3 無線信號的傳播損耗
2.3.4 信號傳播的其它特性
2.3.5 分集接收
2.4 移動台和基站的時間調整
2.5 跳頻技術
2.5.1 跳頻的種類及各自實現的方法
2.5.2 跳頻的優點
2.5.3 跳頻序列
2.6 源數據的傳輸過程
2.6.1 語音編碼
2.6.2 信道編碼
2.6.3 交織技術
2.6.4 突發脈衝的形成
2.6.5 加密
2.6.6 調製和解調
第3章 呼叫處理過程分析
3.1 小區的選擇與重選
3.1.1 過程描述
3.1.2 小區選擇過程
3.1.3 小區重選過程
3.1.4 網路對處於空親模式下的MS的影響
3.1.5 不連續接收模式DRX和尋呼信道的定義
3.2 立即指配程式
3.2.1 信道申請
3.2.2 初始信道的分配
3.2.3 初始化報文
3.2.4 立即指配程式中遇到的異常情況
3.3 鑒權加密過程
3.3.1 鑒權過程
3.3.2 加密過程
3.3.3 TMSI再分配程式
3.3.4 識別程式
3.3.5 IMSI分離程式(IMSI DETACH)
3.4 位置更新
3.4.1 位置區的概念
3.4.2 位置更新的概念
3.4.3 正常位置更新流程(越位置區的位置更新)
3.4.4 IMSI附著過程
3.4.5 周期性位置更新過程
3.4.6 一般位置更淅程式概述(規範)
3.5 MS主叫信令流程分析
3.5.1 呼叫建立程式
3.5.2 呼叫釋放程式
3.6 MS被叫信充流程分析
3.6.1 查詢過程
3.6.2 尋呼過程
3.6.3 被叫的呼叫建立過程
3.6.4 呼轉移等補充業務對路由建立的影響
3.7 無線鏈路控制
3.7.1 無線鏈路故障
3.7.2 呼叫重建
3.8 切換
3.8.1 切換過程
3.8.2 切換準備
3.8.3 觸發切換的原因
3.8.4 切換的種類
3.8.5 切換流程分析
3.9 功率控制
3.9.1 功率控制
3.9.2 不連續發射(DTX)
第4章 信令與協定
4.1 信令協定概述
4.1.1 接口與協定
4.1.2 GSM通信系統的內部接口
4.1.3 無線接口信令協定
4.1.4 A接口信令協定
4.2 鏈路層信令協定
4.2.1 幀結構
4.2.2 檢錯和糾錯
4.2.3 復用
4.2.4 流量控制
4.2.5 LAPD和LAPDM幀比較
4.3 網路層信令協定
4.3.1 BSS網路層
4.3.2 NSS網路層
4.4 GSM信令網
4.4.1 信令網的結構
4.4.2 信令網路組織
4.4.3 信令點編碼方案
4.4.4 信令網定址方式
第5章 參數最佳化
5.1 概述
5.1.1 無線參數調整類型
5.1.2 本章的研究內容
5.2 網路識別參數
5.2.1 移動國家號(MCC)
5.2.2 移動網號(MNC)
5.2.3 位置區碼(LAC)
5.2.4 小區識別(CI)
5.2.5 網路色碼(NCC)
5.2.6 基站色碼(BCC)
5.3 系統控制參數
5.3.1 IMSI結合和分離允許(ATTACH DETACH ALLOWED,ATT)
5.3.2 公共控制信道配置(CCCH CONF)
5.3.3 接入準許保留塊數(BS AG BLKS RES)
5.3.4 尋呼信道復幀數(BS PA MFRMS)
5.3.5 周期位置更機關報定時器(T3212)
5.3.6 小區信道描述(CELL CHANNEI DESCRIPTION)
5.3.7 無線鏈路逾時(RADIO LINK TIMEOUT)
5.3.8 鄰小區描述(NEIGHBOUR CELLS DESCRIPTION)
5.3.9 允許的網路色碼(NCC PERMITTED)
5.3.10 最大重發次數(MAX RETRANS)
5.3.11 傳送分布時隙數(TX INTEGER)
5.3.12 小區接入禁止(CELL BAR ACCESS,CBA)
5.3.13 接入等級控制(AC)
5.3.14 等待指示(WAIT INDICATION,T3122)
5.3.15 多頻段指示(MULTIBAND REPORTING)
5.4 小區選擇與重選參數
5.4.1 小區重選滯後(CELL RESELECTION HYSTERESIS)
5.4.2 控制信道最大功率電平(MS TXPWR MAX CCH)
5.4.3 允許接入最不接收電平(RXLEV ACCESS MIN)
5.4.4 附加重選參數指示(ACS)
5.4.5 小區重選參數指示(PI)
5.4.6 小區禁止限制(CELL BAR QUALIFY,CBQ)
5.4.7 小區重選偏置(CELL RESELECT OFFSET,CRO)
5.4.8 臨時偏置(TEMPORARY OFFSET,TO)
5.4.9 懲罰時間(PENALTY TIME,PT)
5.5 網路功能參數
5.5.1 功率控制指示(PWRC)
5.5.2 非連續傳送(DTX)
5.5.3 新建原因指示(NECI)
5.5.4 呼叫重建允許(RE)
5.5.5 緊急呼叫允許(EC)
5.5.6 跳頻參數1-跳頻套用(H)
5.5.7 跳頻參數2-移動分配索引位置(MAIO)
5.5.8 跳頻參數3-跳頻序列號(HSN)
5.6 BSS的部分計時器
5.6.1 T3101
5.6.2 T3103
5.6.3 T3107
5.6.4 T3109
5.6.5 T3111
5.7 切換參數介紹
5.7.1 下行鏈路信號電平切換門限(LRXLEVDLH)
5.7.2 上行鏈路信號電平切換門限(LRXLEVDLH)
5.7.3 信號質量下行切換誤碼率門限(LRXQUALDLH)
5.7.4 信號質量上行切換誤碼率門限(LRXQUALDLH)
5.7.5 小區內部切換允許指示(INTRACELL USED)
5.7.6 鄰小區的最小允許接入電平(RXLEV MIN(N))
5.7.7 切換容限(HO MARGIN)
5.7.8 MS最大接入範圍(MS RANGE MAX HAND)
5.8 系統參數表
5.8.1 無線資源管理的定時器和計數器
5.8.2 移動性管理的定時器
5.8.3 電路交換呼叫控制定時器
5.9 工程參數的最佳化
5.9.1 天線性能參數的調整
5.9.2 小區物理參數的調整
5.9.3 頻率規劃調整
5.9.4 小區屬性調整
第6章 GSM網路最佳化應注意的部分問題
6.1 設定尋呼信疲乏復幀數和接入準許保留塊數應注意的事項
6.1.1 參數尋呼信道復幀數(BS PA MFRMS)對小區重選算法的影響
6.1.2 參數接入準許保留塊數(BS AG BLKS RES)對小區廣播訊息的影響
6.2 呼叫重建的影響
6.2.1 呼叫重建對網路容量的影響
6.2.2 呼叫重建對掉話的影響
6.2.3 呼叫重建的同步
6.3 通過參數最佳化實現話務的均衡時應注意的問題
6.4 基帶跳頻與射頻跳
6.4.1 基帶跳頻
6.4.2 射頻跳頻
6.5 測量報告的處理
6.5.1 對測量報告的處理
6.5.2 準則
6.6 設立鄰小區表和規劃BCC原則
6.6.1 概述
6.6.2 4/12復用模型
6.6.3 1:3和1:1分裂小區的規劃
6.6.4 切換小區表與重選小區表的比較
6.6.5 BSIC的規劃
6.7 鏈路平衡
6.7.1 上下行鏈路組成
6.7.2 鏈路預算
6.7.3 上下鏈路平衡在設計上的考慮
6.8 射頻跳頻的規則
6.9 信道分配及其優先權
6.9.1 信道分配與優先權(BSC控制)
6.9.2 排隊
6.10 雙頻網最佳化
6.10.1 GSM90/1800話務最佳化方法
6.10.2 雙頻手機的特點
6.10.3 對現有程式的影響
6.10.4 雙頻網層次的劃分
6.10.5 不同頻段電磁波傳播特性的差異
6.10.6 雙頻網建設的特點
6.10.7 GSM900/1800話務最佳化方法
6.11 PCH與RACH的控制
6.11.1 尋呼命令處理
6.11.2 尋呼信道的配置
6.11.3 接入請求命令處理
6.1.4 接入請求命令重發處理
6.12 定義重選鄰小區應注意的問題
第7章 網路故障分析
7.1 掉話分析
7.1.1 問題描述
7.1.2 由於覆蓋原因導致的掉話
7.1.3 由於切換引起的掉話
7.1.4 由設備硬體或系統參數錯誤引起的掉話
7.1.5 由於干擾而導致的掉話
7.1.6 由於天饋線原因而導致的掉話
7.1.7 由傳輸故障造成的掉話
7.1.8 由於採用直放站而導致的掉話
7.2 分配失敗率
7.2.1 問題描述
7.2.2 常見故障分析
7.2.3 解決措施
7.3 SDCCH/TCH擁塞
7.3.1 問題描述
7.3.2 僅SDCCH信道有擁塞
7.3.3 TCH信道擁塞
7.4 切換失敗率分析
7.4.1 問題描述
7.4.2 常見故障分析和解決措施
7.5 切換觸發原因所占比例分析
7.5.1 下行鏈路質量觸發的切換比例較高
7.5.2 上行鏈路質量切換所占比例較大
7.5.3 下行鏈路電平切換所占的比例較大
7.5.4 上行鏈路電平切換所占比例較大
7.5.5 距離切換所占比例較大
7.6 RACH接入有效性
7.6.1 問題描述
7.6.2 常見故障現象
7.6.3 常見故障分析
7.6.4 故障查找及解決措施
7.7 小區沒有話務量或切入
7.7.1 問題描述
7.7.2 常見故障分析及解決措施
7.8 射頻(RF)最佳化
7.8.1 上、下鏈路干擾檢測
7.8.2 上、下鏈路平衡驗證
7.9 長途來話接通率
7.9.1 尋呼逾時(PAGING TIMEONUT)
7.9.2 通信鏈路建立失敗
7.9.3 主叫用戶過早掛機
7.9.4 其它原因
7.10 基站覆蓋範圍叛亂小的原因及解決方法
7.10.1 基站側的原因及相應的解決措施
7.10.2 其它原因
7.11 用戶投訴的熱點問題分析及解決
7.11.1 被叫MS有信號,但作被時錄音通知用戶不在服務區
7.11.2 MS有信號,但做被叫時錄音通知用戶已關機
7.11.3 MS在空閒狀態下信號不穩定
7.11.4 MS在通話過程中信號不穩定
7.11.5 MS在通話時的回聲問題
7.11.6 其它問題
7.12 典型疑難案例分析及最佳化措施
7.12.1 案例1
7.12.2 案例2
7.12.3 案例3
7.12.4 案例4
7.12.5 案例5
7.12.6 案例6
7.12.7 案例7
7.12.8 案例8
7.12.9 最佳化措施一 通過調整參數來降低掉話率
7.12.10 最佳化措施二 通過調整參數來降低擁塞率
附錄
附錄A 呼叫信令流程圖
附錄B GSM系統縮略語辭彙
附錄C 無線接口訊息
附錄D MAP接口部分業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