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背景介紹,預測內容,科學依據,中國科學研討,
背景介紹
2004年美國國防部出資10萬美元,委託GBN公司完成,研究的出發點是構想全球氣候變化可能導致的最壞的可能性,並提出應對之策。
預測內容
2010年全球氣候
亞洲和北美洲的年平均溫度下降達2.8攝氏度,北歐下降3.3攝氏度。整個澳洲、南美洲和非洲南部的關鍵地區年平均溫度上升2.2攝氏度。 到2020年,歐洲的沿海城市將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沒,英國氣候將像西伯利亞一樣寒冷乾燥。核戰、大旱、飢餓和暴亂等問題將困擾全球各國。
在歐洲和北美洲東部人口密集的農業產區和水資源供給地區,乾旱將持續幾十年。
冬季暴風雪和大風增強,西歐和太平洋北部將遭受更強烈的大風天氣。
2010年中國氣候
季風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將對中國產生重大影響。
中國南部地區在2010年前後將發生持續整整10年的特大幹旱。中國現在“南澇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時候可能變成“北澇南旱”的降水分布型。
科學依據
南旱北澇
第一個科學依據,就是通過對格陵蘭島冰芯樣本的分析,對歷史上氣候變化的情景進行了細緻回顧。他們發現,在歷史上每當氣溫逐漸升高到一定的數值,不利的天氣狀況可能會相對突然地增多,在這種情況下,氣候很可能發生突變,比如氣溫突然降低,並且降低的幅度和持續的時間都會很長。
GBA報告通過類比的方法認為,現在氣候的發展也是全球氣溫逐年升高,而且升高的趨勢和歷史上的幾次突變比較相似,所以就存在著突變的可能性。
根據GBN報告中的資料,歷史上曾經有3次這樣的突變。
第一次突變,是發生在距今12700年前的“新仙女木事件”。這次突變開始的幾十年里溫度下降了約5華氏度,迅速降溫過後,隨之就是持續了1000多年的冷乾天氣。
第二次突變,是發生在8200年前的歐洲和其他一些地區的“嚴冬事件”。這次突變,使得冰川前進、河水凍結、農業生產急劇下跌。
第三次突變,是在公元14世紀到19世紀中期,北大西洋地區經歷了一次相對寒冷的階段,通常叫做“小冰期”。它帶來了嚴冬和氣候突變,對歐洲的農業、經濟和政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格陵蘭海岸結冰,阻止了商船駛往格陵蘭,並且使得漁民在整個冬天不能捕魚。農民被迫屠宰那些營養不良的牲畜,魚、蔬菜和穀物供應不足。據統計,這次突變造成了成千上萬人的死亡。
另一個科學依據是,在世界各大洋的表層和深層,有一股溫(度)鹽(度)環流輸送帶,這個輸送帶從格陵蘭附近的北大西洋開始,因為這裡的海水的溫度比較低,海水鹽度比較大,在重力作用的推動下,這裡的海水會下沉,然後在海洋深層向南流經南大洋,最後在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上翻,變成表層洋流,流回到北大西洋,形成一個封閉的環流。
“環流經過的地方,帶去了海洋上的熱量和濕潤的氣候,所以這些地方降水較多,氣溫也比較好。”但是GBN的報告指出,隨著現在全球氣溫不斷升高,格陵蘭島的冰也在不斷融化,越來越多的淡水通過陸地上的河流,匯集到了北大西洋,這樣北大西洋的海水鹽度不斷降低,鹽度的降低導致海水失去了這種重力的推動,不再形成環流。“於是,沒有了環流,海洋上的熱量和濕潤的氣候不能到達陸地上。全球氣候突變,氣溫不斷降低也就成了可能的事實。”
中國科學研討
2004年3月4日,以GBN的報告為出發點,中國氣象事業發展戰略研究領導小組和中國科學院地學部,聯合組織召開了“氣候變化應對戰略研討會”。
在這次會議上,專家們肯定地指出,GBN報告裡所引用的科學依據,均是得到絕大多數同行科學家公認的研究成果,但是正像作者在報告中明確指出的,該報告的目的不是預測氣候將如何變化,而是描繪出如果我們對氣候變化沒有做好準備的話,氣候變化將對人類社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2004年5月10日~12日,香山科學會議第232次學術討論會,主題為“氣候變化的應對戰略”。專家建議應當把氣候變化問題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來對待,加強對氣候變化與國家安全對策的研究,建立國家應對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機制,並納入國家重大突發事件的應急反應系統中。
2004年6月29日~30日,青年科學家論壇在北京科技會堂舉行,主題為“氣候系統模式發展與氣候變化應對戰略”。GBN的報告再次成為會上大家關注的焦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