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國家形象:俄羅斯》是2015年1月智慧財產權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G20國家形象:俄羅斯
- 作者:楊青
- 出版社:智慧財產權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1月
- 頁數:324 頁
- 定價:49 元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3030779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G20國家形象:俄羅斯》運用史論結合的方法,展現出俄羅斯深層的文化宗教因素及不同時代的媒體變遷對國家社會面貌的影響,論述了不同時期的國家領導人如何把握國家利益塑造國家形象;之後以美國和中國為例,分析其“如何認識俄羅斯”及美中兩國眼中的俄羅斯國家形象差異巨大的原因。
《G20國家形象:俄羅斯》論證了國家形象在呈現、塑造和被解讀的過程中,多種因素都在發生作用。努力增加多邊及多邊關係中的共同利益、減小衝突利益、提升國家軟實力等,是縮小國家形象自我塑造和被外界解讀之間差距的可行途徑。
作者簡介
楊青,1973年生,中共黨員,博士。現為北京市委黨校/北京行政學院國際合作交流部副主任。本科畢業於解放軍外國語學院俄語專業;碩士畢業於解放軍國防大學軍事戰略專業(國際戰略方向);博士畢業於中國傳媒大學傳播學專業(大眾傳播與國際關係方向)。曾在北京軍區從事翻譯和科研工作,也曾在新華社新聞信息中心海外信息專線任編輯和記者。已在國家核心學術期刊發表論文近二十篇。
圖書目錄
《G20國家形象:俄羅斯》
序言Ⅰ
前言Ⅰ
第一篇 國家形象相關理論
第一章 跨學科視域下的國家形象理論
第一節 國際政治與國家形象
第二節 傳播與國家形象
第三節 國際公共關係與國家形象
第四節 符號學與國家形象
第五節 文學藝術與國家形象
第二章 相關研究文獻綜述
第一節 美國等西方國家的相關研究文獻
第二節 俄羅斯學者的相關研究成果
第三節 中國國內相關研究文獻
第二篇 俄羅斯國家形象的塑造
第一章 帝國擴張 “雙頭鷹”的追求
——俄羅斯封建帝國的政治歷程及歷史傳統
第一節 俄羅斯封建帝國的歷史進程
第二節 影響俄羅斯形象的歷史傳統因素分析
第二章 盛極而衰 七十年大國演繹
——蘇聯時期的國家道路選擇及內外戰略
第一節 蘇聯的成立和初期發展
第二節 從“雙重對外”到“謀求世界霸權”
第三節 傳媒由共產黨的“傳聲筒”到“顛覆性政治力量”
第四節 史達林模式與蘇聯形象
第三章 浴火重生 轉型中強力崛起
——世紀之交的俄羅斯政治與外交
第一節 新興媒介背景下信息與傳媒技術發展
第二節 葉爾欽時期俄羅斯國家形象嚴重衰落
第三節 普京重塑俄羅斯大國形象
第四節 梅德韋傑夫“經濟現代化”戰略提升國家形象
第五節 普京第三任治下的俄羅斯
第四章 強力應對 扭轉衰弱形象
——21世紀俄羅斯國內外危機事件應對
第一節 車臣戰爭及人質事件:艱難應對中彰顯治國決心
第二節 “顏色革命”應對:加強法制,重視獨立國協
第三節 俄格戰爭出手:展示威力確保核心利益
第四節 中東角力亮招:強勢彰顯“北極熊”的威力
第五章 整合傳媒重塑大國形象
——21世紀俄羅斯的媒體外交運作
第一節 巨觀體制:使傳媒成為“國家服務者”
第二節 中觀舉措:全面落實媒體外交戰略
第三節 微觀操作:注重媒體內容製作
第六章 彪炳青史 增輝國家形象
——俄羅斯思想、文化藝術等
第一節 俄羅斯思想的形成及新俄羅斯思想
第二節 俄羅斯文學藝術成就
第三節 俄羅斯科學教育及國民素質等優勢
第四節 俄羅斯文化中的國家形象符號
第三篇 俄羅斯國家形象的不同解讀
第一章 從“歐洲憲兵”到“社會主義領頭羊”
第一節 沙皇俄國時期的俄羅斯國家形象
第二節 蘇聯時期的俄羅斯國家形象
第二章 是“敵人”還是“老大哥”
第一節 “敵人”形象:美國意識形態對立中的蘇聯形象
第二節 “老大哥”形象:中國的追隨和集體想像中的蘇聯形象
第三章 是“民主倒退”還是“可控民主”
第一節 “民主倒退”“權威主義”:西方對俄羅斯的批評
第二節 “可控民主”“戰略夥伴”:中國對俄羅斯的認同
第四篇 不同俄羅斯鏡像的形成原因
第一章 巨觀:時代主題與國際體系因素
第一節 時代主題的不同判斷間接導致中蘇交惡
第二節 美國維護霸權體系需要有“敵人”存在
第三節 在戰爭與革命時代背景下中國形成了蘇聯“老大哥”幻象
第二章 中觀:意識形態及國家利益因素
第一節 “冷戰”前期意識形態利益決定著國家間形象
第二節 衝突利益主導下的美俄(蘇)關係:國家形象趨於負面
第三節 共同利益主導下的中俄(蘇)關係:國家形象趨於正面
第三章 中微觀:國內決策體制因素
第一節 美國相對科學的外交決策機製成就了美中關係正常化
第二節 中國和蘇聯當時相對集權的外交決策體制沒能維繫住中蘇同盟
第四章 微觀:社會認知及領袖個人因素
第一節 國際政治中的錯誤知覺影響著國家形象解讀
第二節 中蘇領導人個人關係的惡化導致兩國彼此形象認知的逆轉
結語
第一節 基本結論
第二節 對中國的啟示
參考文獻
後記